我诊所在传统三伏贴的基础上,根据生理病理特点以及中药学理论筛选和平的中草药,组方研制而成安全无副作用,
什么叫冬病夏治?
冬病是指所有阳气不足,肺气虚弱,及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各种症状。主要表现:手脚冰凉,畏寒,怕风,神倦易困,胃寒胃胀等。这类疾患,往往病程较长,不易根治。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患者自身阳气不足,再加上久治不愈,耗伤阳气,导致阳气更加亏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患有“冬病”的患者在炎热的夏季病情会相对缓解,甚至消失。而三伏天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旺盛的日子,此时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贴敷,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直达病处。这正是遵循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三伏贴的功效简介
三伏贴疗法,又名天灸,属膏药类,自古流传至今,已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冬病夏治的外治法。只要在一年夏季当中最炙热的三天,(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以中药直接贴敷于一些特定穴位表面上,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热性刺激,可以治疗及预防冬天发作的某些疾病(如鼻炎、哮喘、气管炎、过敏性咳嗽等),到了秋冬您就可以轻松告别过敏、气喘的老毛病,针对不同的疾病,保持数小时即可揭下。
根据中医理论,“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来施行贴药治疗。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效果最佳。建议最好每伏的第一天来进行三伏贴治疗,当然也不必过分拘泥于此,错过了第一天也会有满意的疗效。
选择在三伏天贴敷,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支气管哮喘、老慢支、过敏性鼻炎等冬天易发作的慢性呼吸道宿疾,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天(这段时间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以辛温祛寒的药物贴在不同穴位上,可以延缓或减轻冬季病症发作的症状,对于常年受气喘、过敏等病所苦的病患,就能有所改善。在这期间,过敏、气喘等疾病症状较轻,毛孔张开,易由皮肤吸收药效,对慢性患者能起到调节免疫、改善肺功能,平喘止咳的效果,是中医的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
三伏贴适合的人群
贴敷对象为6个月以上的儿童及成人,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因皮肤娇嫩,不宜贴敷。
三伏贴适应的病症
冬病夏治法最适用于虚证、寒证。
1、肺系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反复感冒体虚易感、自汗等。
2、脾系疾病:厌食,慢性胃肠炎、消化道溃疡、虚寒性胃痛、慢性结肠炎、慢性腹泄、胃肠功能紊乱者。
3、肾系疾病:肾虚,遗尿、颈肩腰腿痛、慢性四肢关节疼痛、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尤其以寒湿痹痛效果更明显。
4、另外四肢发凉,虚寒头痛、痛经、宫寒不孕、久病体虚等虚寒性的疾病均可贴敷。
三伏贴贴敷时间表
2016三伏时间一共40天,具体时间如下:
初 伏 2016年7月17日--7月26日
中 伏 2016年7月27日--8月05日
闰中伏 2016年8月06日--8月15日
末 伏 2016年8月16日--8月25日
贴敷疗程
贴敷疗法3年为一个疗程,疗程与疗效成正比;病程长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什么叫冬病夏治?
冬病是指所有阳气不足,肺气虚弱,及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各种症状。主要表现:手脚冰凉,畏寒,怕风,神倦易困,胃寒胃胀等。这类疾患,往往病程较长,不易根治。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患者自身阳气不足,再加上久治不愈,耗伤阳气,导致阳气更加亏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患有“冬病”的患者在炎热的夏季病情会相对缓解,甚至消失。而三伏天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旺盛的日子,此时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贴敷,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直达病处。这正是遵循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三伏贴的功效简介
三伏贴疗法,又名天灸,属膏药类,自古流传至今,已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冬病夏治的外治法。只要在一年夏季当中最炙热的三天,(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以中药直接贴敷于一些特定穴位表面上,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热性刺激,可以治疗及预防冬天发作的某些疾病(如鼻炎、哮喘、气管炎、过敏性咳嗽等),到了秋冬您就可以轻松告别过敏、气喘的老毛病,针对不同的疾病,保持数小时即可揭下。
根据中医理论,“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来施行贴药治疗。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效果最佳。建议最好每伏的第一天来进行三伏贴治疗,当然也不必过分拘泥于此,错过了第一天也会有满意的疗效。
选择在三伏天贴敷,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支气管哮喘、老慢支、过敏性鼻炎等冬天易发作的慢性呼吸道宿疾,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天(这段时间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以辛温祛寒的药物贴在不同穴位上,可以延缓或减轻冬季病症发作的症状,对于常年受气喘、过敏等病所苦的病患,就能有所改善。在这期间,过敏、气喘等疾病症状较轻,毛孔张开,易由皮肤吸收药效,对慢性患者能起到调节免疫、改善肺功能,平喘止咳的效果,是中医的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
三伏贴适合的人群
贴敷对象为6个月以上的儿童及成人,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因皮肤娇嫩,不宜贴敷。
三伏贴适应的病症
冬病夏治法最适用于虚证、寒证。
1、肺系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反复感冒体虚易感、自汗等。
2、脾系疾病:厌食,慢性胃肠炎、消化道溃疡、虚寒性胃痛、慢性结肠炎、慢性腹泄、胃肠功能紊乱者。
3、肾系疾病:肾虚,遗尿、颈肩腰腿痛、慢性四肢关节疼痛、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尤其以寒湿痹痛效果更明显。
4、另外四肢发凉,虚寒头痛、痛经、宫寒不孕、久病体虚等虚寒性的疾病均可贴敷。
三伏贴贴敷时间表
2016三伏时间一共40天,具体时间如下:
初 伏 2016年7月17日--7月26日
中 伏 2016年7月27日--8月05日
闰中伏 2016年8月06日--8月15日
末 伏 2016年8月16日--8月25日
贴敷疗程
贴敷疗法3年为一个疗程,疗程与疗效成正比;病程长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