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吧 关注:18,210贴子:306,666
  • 59回复贴,共1

北京话中的满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哈喇(hā la):来源于满语har,意为“刺鼻”,今意为食用油变质。
举列说明:这瓜子别吃了,一股哈辣味儿。
2:抹擦(ma sa):来源于满语macimbi,意为“舒展”,今意为将有褶皱的东西抹平。
举例说明:衣服抹擦平了再叠,要不都褶子。
3:敞开儿(chǎng kār):来源于满语changkai,意为“尽量”、“任意”、“随意”
举例说明:知道您好这口儿,特意炖了一大锅,您别局着,敞开儿着招呼!
4:摘歪(zhāi wai)::来源于满语jailambi,意为“躲”、“避”,
举例说明:身子一摘歪,好悬没从马上掉下来
5:该漏(gái lou):来源于满语gaimbi,意为“要、取”。
举例说明:这些衣服我现在穿着都瘦了,您看看要是有看上眼儿的,您该漏走。
6:额吝 (é lìn): 来自满语,波纹的意思。日常生活中多指衣物或者被子上的渍痕。
举例说明:拿碗接着点,弄上块儿额吝且洗不掉呢。
7:磨蹭(mò ceng)来源于满语moco,原意为“迟钝”,今意为“繁琐缓慢”
举例说明:别磨蹭了,再不走就赶不上火车了。
8:咋呼(zhà hu):来源于满语cahu,意为“泼妇”,现在意为不沉稳,喜欢大呼小叫。
举例说明:我还寻思多大的事呢,就这呀?也值得您这么咋呼?
9:克(kei,发四声):来源于满语koikasambi,原意为“打架”,转义为“批评”。
举例说明:作业好好写,瞧这涂的跟花瓜似的,找你们老师克你呢!
10:掰持( baichi),来源于满语baicambi,本意为查看、详查。在《北京土话中的满语》一书中记载北京话中的“掰持”专指“争论”。
举例说明: 这事不能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过去了,咱们得掰持清楚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6-18 08:47回复
    “摘歪”应该是侧歪,词典上有这音。还有几个我也怀疑是否源于满语。
    我说一个“饽饽”,源于满语应该无疑。


    IP属地:北京2楼2016-06-18 08:55
    收起回复
      我怎么觉得克,北京话是一声?不是四声。念kei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6-19 16:33
      收起回复
        看来当年鞑子留下的种不少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6-06-19 16:49
        收起回复
          ☁️☁️🌞   ☁   ☁
             ☁ ✈   ☁  🚁
           🏬🏨🏫🏢🏤🏥🏦🏪
          👬🌲 / 🚶 l🚍 \🌳👫👫
           🌳/ 🚘 l 🏃 \🌴🐈
          🌴 /  🐢 l 🚔 \🌲👯👯
          🌲 /🚖   l    \🌳👭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6-19 19:29
          回复
            腌臜(ā za)脏的意思 记得听阿龙说过 这好像也是满语 平时听老人也这么说过 河北地区好像也那么说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6-06-20 11:15
            收起回复
              上海話里的sadu也是滿語!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6-22 12:44
              收起回复
                读音一样?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6-25 16:57
                回复
                  克四声记得早年的时候也有去的意思,多半还是留在京城的旗人用的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6-27 02:04
                  回复
                    你说的全是正儿八经的汉语词,北京话的满语借词只有几个名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8-25 11:15
                    回复
                      马虎、喇虎、勒特、挺x……


                      IP属地:北京13楼2022-08-26 11:52
                      回复
                        楼主列举的“哈喇(hā la)、克(kei,发四声,应该是1声)、掰持( baichi)”三个词是满语音译。爱新觉罗·赢生所著《满语杂识》中详细论述了这三个满语词成为北京话的渊源。“该漏(gái lou)”不懂。其他的应该都是汉语,其汉语特征十分明显。


                        IP属地:天津14楼2022-08-26 18:04
                        回复
                          另:饽饽肯定是汉语!《玉篇•食部》:“饽,面饼也”;《广韵•没韵》:“饽,面食也”。元•孙仲章《河南府张鼎勘头巾》:“两次草钱都不与,刚刚吃得一个大饽饽”。《全元曲•冯玉兰夜月泣江舟》:奶奶敢肚饥了,且住一住儿,等我买几个波波来吃吃咱。明徐渭《四声猿•雌木兰替父从军》:“才叫小鬟买得几个热波波,你拿着,路上也好嚼一嚼”。


                          IP属地:天津15楼2022-08-26 18:05
                          回复
                            腌臜也不该是满语。本义 比喻窩囊或惡劣。《水滸傳.第七回》:「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這般腌臢的氣。」《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五》:「況我當不得這擦刮,受不得這腌臢,不如死了,與他結個來生緣罷。」亦作「骯髒」。后引申表不干净义。


                            IP属地:天津16楼2022-08-26 18: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