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具义体,是由现在已经长大成人的男孩一直珍重地保存着的。
男孩在六岁的时候遇上了飞机事故。听说是乘客几乎全部死亡的重大事件,被救出的人不久之后也全都去世了,只剩下这个男孩和偶然坐在他旁边的女孩。两人虽然奇迹般地保住了性命,但是女孩却没有恢复意识,男孩也除了左手之外,身体完全无法活动。
男孩伤好后马上就理解了自己的情况,一起乘坐飞机的双亲已经死去。远亲们虽然一开始对自己还很亲密,但很快就疏远了。他以自己幼小的心灵,竭尽全力地去接受现实。渐渐地,他把躺在自己旁边,和自己境遇相同的女孩,当成了世界上唯一的朋友。他一边祈祷着‘希望她能醒来’,一边用一只左手拼命地折着纸鹤。但是……”
“女孩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久之后,女孩的身体状况发生了剧变。第二天早上,男孩被告知女孩去了很远的地方。其后的两年,男孩不和任何人说话,只是每天默默地折着纸鹤,仿佛不断折纸鹤就是加在他人生上的沉重责任一样。
(《I do》起)诉讼等手续全部的办完之后的某一天,一名年轻的医师和他的亲属一起来探访他。医师对男孩说,如果你希望,有一种治疗方法可以把你所有不能活动的肢体都换掉,你有勇气接受试试看吗?顺利的话,你就能像以前一样正常地生活了。男孩没有回答。并不是他没有勇气,你能理解吗,他没有像以前一样回到正常生活中去的动机了,已经对继续折纸鹤之外的所有事情都失去了兴趣。这样,周围的大人们放弃了劝说男孩。但是,一个女孩创造了打开男孩心扉的契机……”
“就是这孩子吧?”
“……是啊,这孩子是已经接受了全身义体治疗并成功的人。大概年轻的医师认为这是说服男孩的最后手段才介绍两个人认识的。据说女孩每天都来见男孩,是个非常明朗活泼的孩子。在习惯全身义体之前应该是非常痛苦的,但她却一句都没有向男孩说过。不仅如此,还常常建议男孩接受义体化(只要一有机会就劝男孩接受义体化)。男孩只是默默地听着,有一次突然这样说道,你能够用义体折纸鹤吗?如果能,我变成全身义体也可以。可是,她虽然能够使出力气,但还不能把精巧(精细)的动作传达给义体。也许是这孩子不服气吧,拼命努力想要折出纸鹤来。对于男孩来说,女孩也应该是他的希望。但是啊,两个孩子都还太小了……
男孩失望了,(他说:)如果连为那个死去的女孩折纸鹤都做不到,那就保持这样好了。那天之后,女孩就从男孩面前消失了,留下一句:这次我会(换我)为了你练习折纸鹤。
没错,她就是男孩认为已经死去的那个女孩。为什么她没有说这件事呢,大概是有什么重大的原因吧。男孩从那天开始决定自己也要接受义体化,并在心里发誓要去找到从医院里消失的那个女孩。
后来,男孩接受了全身义体化,经历了痛苦的康复锻炼,成长为优秀的义体使用者。在那个还几乎没有儿童全身义体的时代,要承担的痛苦大概超出一般人想象。但一想到那个女孩也挺过了同样的痛苦,他就轻易克服了困难。”
“那么,他找到那个女孩了吗?”
“遇过飞机事故又是全身义体的女孩,这个线索应该是足够的,但他还是没能找到女孩。”
“那么,女孩的义体是在哪里……”
“听说男孩在大学研究室的时候,找到了这具作为标本保存起来的义体。男孩虽然马上就知道了这就是他在找的女孩,但是换过义体尺寸后的本人却不知所踪。所以,女孩那边的记忆至今还是一片空白。”
“男孩他现在……”
“大战的末期,出兵到海外,就再也没有见到过。从那之后就再也没有来过这里。也许是死了吧。”
“是吗……谢谢你讲给我听。女孩现在也一定还在寻找她第一次喜欢上的男孩吧。”
“第一次喜欢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