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贾龙为首的原益州地方官僚集团对于益州牧刘焉突然任命五米道师君张修和大祭酒张鲁为别部司马和督义司马的职位持强烈的反对态度,一伙人以五米道曾经是和太平道同等性质的叛逆之党,而张修和张鲁更是判党之首,眼下固然已经表现出投诚姿态,但谁知是真心还是假意这样的理由来反对刘焉的任命一事。
刘焉则以五米道既已投诚,自然就是弃恶从善,而且自己入川以来,也并没有听说再有五米道教众发生叛乱之事,这显然也说明了五米道师君张修和大祭酒张鲁等领袖的教化有功,所以自己才决定将这两位五米道内最重要的领袖人物任命为别部司马和督义司马,也正符合有功该赏的规定,而且如此一来还能够将两人的行动限制在自己所能够控制的范围之内。
贾龙对与刘焉的解释并不认可,直接提出当下五米道教众从益州各处赶到成都城聚合的情况,甚至以此为理由质疑刘焉的办事能力。
刘焉勃然大怒之下,硬邦邦地扔出一句正是因为五米道教众的突然聚合,他才发觉事态有所变化,所以才不得不给于张修和张鲁名义上的官职,以安其心的话,然后拂袖而去,留下贾龙等人面面相觑。
由于此事实在过于突然,毫无半点风声,所以事前贾龙等人并不知情,直到知晓刘焉突然任命张修张鲁的消息后,情急之下才纠集众人找刘焉评论,谁知刘焉仿佛早有定论,根本就没有容他们有太多争辩的机会。
贾龙和其他益州豪强心生不愤之下,所有人聚集在贾府里头商议半天,这才回转各自府中!
刘焉得到情报后,表面不露声色,只是在心中暗自冷笑不已。
正是夜羽那日对他的提议,才让他有现在的打算。只要五米道能够攻取汉中郡之后,将汉中太守苏固斩杀,然后又出现如夜羽所言的内讧局面,则无论是张修胜出,还是张鲁胜出,对他刘焉来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苏固被杀,对贾龙等人而言,自然是极其严重的打击;五米道内杠,实力大损,也可以消除在他心头缠绕已久的一块心病;而且五米道之事一旦成功,更是极其有利于他内心深处的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只是,这夜羽年纪虽轻,心计却如此深沉,很是让他感觉事情并没有只如夜羽如说的那么简单,刘焉隐隐约约甚至还觉得夜羽对自己有所隐瞒。
******
五米道总坛,所有大小祭酒齐聚一堂,商议着刘焉突然任命张修和张鲁两人为官的事情。
张鲁原本建议让夜羽也参加会议,但被张修以夜羽并非是教内之人冷冷否决。
自会议一开始,隶属于张修势力的祭酒们就在张丰的带领之下,对于张鲁突然间从中原带来的夜羽的居心提出了质疑,认为正是因为夜羽的原因,才让五米道陷入多事之秋。
当张鲁将夜羽是左慈弟子的事情向大家说明之时,却招来张丰的嘲笑,因为此时夜羽是王越弟子的消息已经传遍江湖,张丰甚至语气刻薄的说这只是张鲁的托词而已。张鲁又说明夜羽身背的天清剑正是昔年左慈年轻时行走江湖兵器的理由,而夜羽也极其配合地将天清剑交给前来取剑的五米道教众让其验证,对夜羽身份有所怀疑的众人这才知道夜羽原来身兼两家之长。
虽然对夜羽身份不再怀疑,但张丰又先发制人,质问张鲁为何召集教众赶来成都,从而将所有责任推卸给张鲁。如此态度让亦有份参加会议的张卫大为恼火,差点就要当场与张丰在会议之中动起手来。
张鲁制止住张卫的卤莽行动,将夜羽告诉自己的如何才能以最大可能地发展实力的方法向参加会议的众人叙述了一遍,自然说是自己在拜访中原道门前辈后参考众人的提议后才得出的结论(这是因夜羽要求之故),顿时引起所有人的议论纷纷,最后甚至演变成意见完全相对立的两大阵营。
以张丰为首的一方提出当年趁着天下陷入太平道起事的混乱局面之时,五米道仍旧不能成功的旧事,认为此时益州在刘焉管辖之下的稳固统治,并与当年的情况相互比较之后,以为张鲁所提计划的成功的可能性十分渺小,稍微有所不慎,就会让刚刚重新有所起色的五米道陷入灭教之灾。
张鲁于是将刘焉与贾龙等人的矛盾一一说明,并指出自己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才会突然召集教众,为的就是让刘焉看到现在五米道在民间的威信,然后兴起收买五米道以助自己对抗贾龙等益州豪强的心思,而之所以没有事先对张修禀明则是为了即使事情不是自己所预料的那样,那么五米道最多也不过牺牲了一小部分教众,并没有太多的损失。
自然,眼下刘焉急急地将张修和张鲁两人任命为别部司马,督义司马的事情,恰好也说明自己的策略是正确的,所以眼下正是挥军进攻汉中郡的大好时机。当张鲁将这样的话在会议上说出之后,引起与会众人更大的震动。
刘焉则以五米道既已投诚,自然就是弃恶从善,而且自己入川以来,也并没有听说再有五米道教众发生叛乱之事,这显然也说明了五米道师君张修和大祭酒张鲁等领袖的教化有功,所以自己才决定将这两位五米道内最重要的领袖人物任命为别部司马和督义司马,也正符合有功该赏的规定,而且如此一来还能够将两人的行动限制在自己所能够控制的范围之内。
贾龙对与刘焉的解释并不认可,直接提出当下五米道教众从益州各处赶到成都城聚合的情况,甚至以此为理由质疑刘焉的办事能力。
刘焉勃然大怒之下,硬邦邦地扔出一句正是因为五米道教众的突然聚合,他才发觉事态有所变化,所以才不得不给于张修和张鲁名义上的官职,以安其心的话,然后拂袖而去,留下贾龙等人面面相觑。
由于此事实在过于突然,毫无半点风声,所以事前贾龙等人并不知情,直到知晓刘焉突然任命张修张鲁的消息后,情急之下才纠集众人找刘焉评论,谁知刘焉仿佛早有定论,根本就没有容他们有太多争辩的机会。
贾龙和其他益州豪强心生不愤之下,所有人聚集在贾府里头商议半天,这才回转各自府中!
刘焉得到情报后,表面不露声色,只是在心中暗自冷笑不已。
正是夜羽那日对他的提议,才让他有现在的打算。只要五米道能够攻取汉中郡之后,将汉中太守苏固斩杀,然后又出现如夜羽所言的内讧局面,则无论是张修胜出,还是张鲁胜出,对他刘焉来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苏固被杀,对贾龙等人而言,自然是极其严重的打击;五米道内杠,实力大损,也可以消除在他心头缠绕已久的一块心病;而且五米道之事一旦成功,更是极其有利于他内心深处的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只是,这夜羽年纪虽轻,心计却如此深沉,很是让他感觉事情并没有只如夜羽如说的那么简单,刘焉隐隐约约甚至还觉得夜羽对自己有所隐瞒。
******
五米道总坛,所有大小祭酒齐聚一堂,商议着刘焉突然任命张修和张鲁两人为官的事情。
张鲁原本建议让夜羽也参加会议,但被张修以夜羽并非是教内之人冷冷否决。
自会议一开始,隶属于张修势力的祭酒们就在张丰的带领之下,对于张鲁突然间从中原带来的夜羽的居心提出了质疑,认为正是因为夜羽的原因,才让五米道陷入多事之秋。
当张鲁将夜羽是左慈弟子的事情向大家说明之时,却招来张丰的嘲笑,因为此时夜羽是王越弟子的消息已经传遍江湖,张丰甚至语气刻薄的说这只是张鲁的托词而已。张鲁又说明夜羽身背的天清剑正是昔年左慈年轻时行走江湖兵器的理由,而夜羽也极其配合地将天清剑交给前来取剑的五米道教众让其验证,对夜羽身份有所怀疑的众人这才知道夜羽原来身兼两家之长。
虽然对夜羽身份不再怀疑,但张丰又先发制人,质问张鲁为何召集教众赶来成都,从而将所有责任推卸给张鲁。如此态度让亦有份参加会议的张卫大为恼火,差点就要当场与张丰在会议之中动起手来。
张鲁制止住张卫的卤莽行动,将夜羽告诉自己的如何才能以最大可能地发展实力的方法向参加会议的众人叙述了一遍,自然说是自己在拜访中原道门前辈后参考众人的提议后才得出的结论(这是因夜羽要求之故),顿时引起所有人的议论纷纷,最后甚至演变成意见完全相对立的两大阵营。
以张丰为首的一方提出当年趁着天下陷入太平道起事的混乱局面之时,五米道仍旧不能成功的旧事,认为此时益州在刘焉管辖之下的稳固统治,并与当年的情况相互比较之后,以为张鲁所提计划的成功的可能性十分渺小,稍微有所不慎,就会让刚刚重新有所起色的五米道陷入灭教之灾。
张鲁于是将刘焉与贾龙等人的矛盾一一说明,并指出自己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才会突然召集教众,为的就是让刘焉看到现在五米道在民间的威信,然后兴起收买五米道以助自己对抗贾龙等益州豪强的心思,而之所以没有事先对张修禀明则是为了即使事情不是自己所预料的那样,那么五米道最多也不过牺牲了一小部分教众,并没有太多的损失。
自然,眼下刘焉急急地将张修和张鲁两人任命为别部司马,督义司马的事情,恰好也说明自己的策略是正确的,所以眼下正是挥军进攻汉中郡的大好时机。当张鲁将这样的话在会议上说出之后,引起与会众人更大的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