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忠吧 关注:458贴子:9,034
  • 10回复贴,共1

关于这颗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1部分 序言
1.这本书将改变你的生命
第2部分 灭苦之道
1.阿姜查开示一景
2.阿姜查的教导风格
3.上座部的传承
4.阿姜曼影响了森林传统
5.阿姜查向阿姜曼请益
6.建立森林修行体系
7.阿姜查的弟子们向西方传法
8.颠扑不破的因果法则
9.通过否定的方式表达
10.教法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正见与戒
11.了解苦的因并放下
12.阿姜查强调修行的实用性
13.阿姜查以身体示范生命的不确定性
第3部分 关于这颗心
1.修行就是要看见本心
2.修行的成果完全取决于自己
3.修行正念和正知将能生出善戒
4.修行最有效的方式是对呼吸保持正念
5.修行的果报将会生起
第4部分 与法同住世间
1.哪里有迷妄,哪里便有平静
2.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
3.不了解戒律,修行不会有结果
4.了悟法即了悟自心
第5部分 使心变好
1.不肯断恶,永远求不到功德
2.及时看见自己,就可停止作恶
3.觉知心,就可以获得清明
4.若无智慧,善也会变成恶
第6部分 感官接触--智慧的泉源
1.真正的平静在我们内心
2.每件事物皆可用来修行
3.一直逃避,智慧无从生起
4.痛苦生起时别不理
5.顶多只能依赖老师百分之五十
6.跟着心走,永远不能领悟法
第7部分 了解戒律
1.要完全知晓戒律是不可能的
2.死背所有的戒律是不可能的
3.只借由听闻,无法真的了解戒律
4.不知戒条就难免违犯
5.“智者自知”
6.了解害处,舍弃就不难
7.保持离欲心,正确地了解戒律
第8部分 维持标准
1.研读与修行相辅相成
2.专心致力于修行
3.修行在于心,而不是外表
4.看见轮回过患,行为更有智慧
5.当老师去世,弟子就各自四散


1楼2016-06-20 08:29回复
    第1部分 序言
    1.这本书将改变你的生命
    我不知道如何介绍这位我所见过的最有智慧的人。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就有机锋与活力、率真与实话、庄严与亲密,以及幽默与严肃的戒律、动人的悲心与自然的解脱。阿姜阿玛洛(AjahnAmaro)对本书精彩的导读,将他描写得很传神。
    阿姜查的多数教导,是借由举例、譬喻与活泼的对话所作的即时开示。他的教导直接而诚恳,没有任何保留。"观察人世间的苦因,它就像这样。"他会如此说,而将我们的心导向实相。因为他是个拥有十八般武艺的巧师,他与每位访客都坦诚相见,对眼前的处境皆保持幽默与直观,因此,很难完全用语言捕捉他教学的活力。所幸他的遗产还包括近两百座寺院、许多活生生的优秀传法弟子、数百卷泰语录音带以及数百万个被其智慧感动的人。
    在这些篇章中,你将发现阿姜查的另外一面,有条不紊与略微严肃的一面,它们主要是针对比丘、比丘尼与访客团体所作的比较有系统的长篇开示。在这些教导中,他邀请我们所有人省察教法的本质,思维它们,并将之谨记在心。在这本书中,他不厌其烦地提醒我们,无论我们是谁,生命的状态都是不确定的,"如果死亡在你里面,那么你可以逃到哪里去呢?无论是否害怕,你都一样会死:死亡是无法逃避的。"以这个事实为基础,他举出超越生死轮回的解脱之道。"这是重点:你应该持续思维,直到放下为止。那里一无所有,超越善恶、来去与生灭。训练这颗心,安住于无为法中。"他宣称,"解脱是可能的。"
    那些遵循这位亲爱导师教导的人,都一定愿意探索他们自己的心,把结松开,放下执著、恐惧与我见。"如果你真的了解,则无论你过的是哪种生活,你时时刻刻都可以修行。为何不试试看呢?"阿姜查建议,"它将改变你的生命!"
    愿阿姜查所传达的慈悲佛陀的祝福,能充实你的心灵,并利益十方一切众生。
    献上我诚挚的敬意。
    杰克·康菲尔德
    2002年于加州灵岩禅修中心


    2楼2016-06-20 08:39
    回复
      第3部分 关于这颗心
      1.修行就是要看见本心
      2.修行的成果完全取决于自己
      3.修行正念和正知将能生出善戒
      4.修行最有效的方式是对呼吸保持正念
      5.修行的果报将会生起
      1.修行就是要看见本心
      关于这颗心--事实上,它实在没有错。它本质上是清净的,且原本就是平静的;若不平静,那是因为它跟着情绪走。真心与这些无关,它只是自然的一面,因受情绪欺骗,而变得平静或扰动。未受训练的心是愚痴的,感官印象很容易让它陷入快乐、痛苦、愉悦或忧伤之中。不过心的真实本质并没有那些东西。欢喜或悲伤不是心,它只是欺骗我们的情绪,未经训练的心迷失后,就跟随着情绪而忘了自己。于是,我们便以为是自己在沮丧、感觉自在或其他等等。
      但是,其实这颗心原本是不动与平静的--真正的平静!只要风静止,叶子就会安住不动;风来了,叶子随之舞动,它舞动是源自于风。心的舞动则是源于感官印象,心跟随着它们,否则就不会舞动。若完全觉知感官印象的真实本质,我们就能不为所动了。
      修行就是要看见本心,我们必须训练心去觉知那些感官印象,且不迷失其中,让它能平静下来。我们艰苦修行的一切努力,都只是为了这个单纯的目标。
      获得佛法须培养心中的戒、定、慧
      人们从许多来源听到佛法,例如不同的老师或比丘。在一些例子中,法以非常广泛与模糊的字眼进行教导,以至于很难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在其他例子里,它则以华丽的语辞或特殊的名相进行教导,尤其是逐字解释经典的方式,更让人难以理解。最后,或是以平衡的方式进行,既不会太模糊或深奥,也不会太空泛或隐晦,最适合听者理解与修行,符合每个人的利益。在此,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我惯常用来指导弟子的教法。
      希望获得佛法者必须以信仰或信心为基础,我们必须了解佛法的意义如下--
      佛:觉知者,心中有清净、光明与安稳者。
      法:清净、光明与安稳的特征,从戒、定、慧生起。
      因此,获得佛法者是培养与增长心中的戒、定、慧的人。
      希望回家的人,不是那些只坐着幻想旅行的人。他们必须踏上旅程,朝着正确的方向一步步前进。若走错路,就可能遇到沼泽或其他类似的障碍,甚至陷入险境而永远到不了家。家,是个让身心舒适的场所,那些真正到家者才能放松与舒服地睡觉。但旅行者若经过或绕过家门而不入,那么在整段旅程中,他们将无法得到任何利益。
      2.修行的成果完全取决于自己
      同样的,达到佛法的道路是每个人必须独自去践履的,没有人能替代。我们必须走戒、定、慧的正道,直到获得内心清净、光明与安稳的喜悦,那是践履正道的成果。
      但若人拥有的只是书本、圣典、教戒与经典的知识--那只是旅游的地图或计划--就永远无法觉悟心的清净、光明与安稳,即使经过几百世,他将只是徒劳无功,永远无法得到修行的真实利益。老师只能指出正道的方向,我们是否行走正道而获得修行的成果,则完全取决于自己。
      在此有另一个观察的角度。修行就如医师开给病人的药,瓶子上有详细的用药说明。但若病人只是阅读说明,即使读上一百遍,还是可能会死。他们无法从药物得到任何利益,并可能会在死前埋怨医生差劲,是个骗子,那些药物无法治愈他们,因此毫无价值。殊不知他们只是花时间检视药瓶与阅读说明,并未遵从医师指示服药。
      但若遵从医生指示服药,就能康复--假使是重病,就必须采用较重的药量;若病情轻微,则只须服用少量的药即可。较重的药量是因为病重的关系,那是非常自然的,你们自己仔细思量后就会了解。
      医师开列处方以减轻身体的疼痛,佛陀的教导则是心病的药方,让心能恢复自然的健康状态。因此,佛陀可说是开列心病处方的医师。事实上,他是世上最伟大的医师。
      我们每个人毫无例外地都有心病。当你看见这些心病时,难道不会合理地想寻求法作为依靠或药方吗?践行佛法之道,不能以身体去完成,你必须用心去实践。我们可以将解脱道的行者区分成三种层次:
      第一层次,包括那些了解自己必须修行,并知道如何做的人。他们皈依佛、法、僧,决心依教法精进修行。这些人已摒弃盲从的习俗与传统,而能根据理智亲自检视世间的本质。这群人名为佛教行者。
      中间层次,包括那些已修行到对佛、法、僧深信不移的人,他们已觉悟一切因缘法的真实本质,逐步降低执取与贪著,不会紧抓事物不放。他们的心深悉佛法,根据不执著与智慧的程度而分别称为入流、一来、不来,或统称为圣者。
      最高层次,是那些修行已导向佛陀的身、口、意者。他们超越世间,解脱世间,解脱一切贪染与执著而称为阿罗汉或世尊,是最高层次的圣者。
      3.修行正念和正知将能生出善戒
      戒,是对身和语业的自制与纪律,正式的区分是在家戒与比丘、比丘尼戒。不过,一般而言,戒有个基本特性--动机。当我们正念或正知时,就有正确的动机,修行正念与正知将能生出善戒。
      若我们穿上脏衣服,身体会变脏,心也会感到不舒服与沮丧,那是非常自然的。若保持身体洁净,并穿上整洁的衣服,心就会变得轻快与喜悦。同样的,当无法守护戒律时,我们的身行与言语就会腐化,而让心痛苦、悲伤与沉重;我们将偏离正确的修行,无法洞见法的本质。善的身行与言语有赖于正确训练的心,因为身体与语言都由心所控制。因此,我们必须持续调伏自己的心。
      定的修习能让心更坚固
      以定来训练,能让心更坚定、稳固,为心带来平静。通常,未经训练的心是动荡不安的,难以控制与驾驭。这种心狂野地跟随感官起舞,就如水往低处窜流一样。农学家与工程师知道如何控制水,以供人类社会使用。他们筑起水坝以拦截河流,建立水库与渠道,只为了输送水让人更方便地使用。这些蓄积起来的水,变成电力与灯光的来源--这是控制水流更进一步的利益,如此一来,不仅阻止它四处流窜、淹没低地,还能发挥它的最大功效。
      心受拦阻、控制、疏导的情况也是如此,这将能带来无边的利益。佛陀说:"调伏之心,将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因此好好训练你的心,以得到它的最大利益。"同样的,周遭的动物,如大象、马、牛等,在使用它们之前,也必须先加以训练,唯有如此,它们的力量才能充分发挥,为我们所用。
      调伏的心所带来的福报,比未调伏的心要来得多。佛陀与圣弟子们都和我们一样--从未调伏的心开始,但他们后来都成为我们尊敬的对象,我们从他们的教导中得到许多利益。仔细想想,整个世界已从这些调伏心且获得解脱者的身上,得到多少利益。受到控制与调伏的心,将能更适切地在各行各业帮助我们。有纪律的心,会使我们的生活保持平衡,让工作更顺利,并培养与发展出理性的行为模式。最后,我们的快乐亦将随之提升。
      4.修行最有效的方式是对呼吸保持正念
      心的训练可通过许多方式,使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去做。每个人都可以修行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对呼吸保持正念,即培养入息与出息的正念。
      在本寺,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鼻端,并配合念诵Bud-dho以培养入出息的觉知。若禅修者希望念诵另一个字,或单纯地于气息的进出保持正念,那也很好,调整方法以适合自己。禅修的基本要素,是必须在当下注意或觉知呼吸,因此,在吸气和吐气时都要保持正念。修习行禅时,我们尝试将注意力放在脚接触地面的感受上。
      禅修要想有结果,就必须尽可能经常练习。不要某天禅修一小段时间后,隔了一两个星期甚至一个月才再修习一次,如此不会有什么效果。佛陀教导我们要经常练习,要精进地练习,尽可能持续训练心。要想有效地修行,应该寻找不受干扰的理想僻静处。适合的环境是花园、后院的树荫下或任何可以独处的地方。若是比丘或比丘尼,应该找个茅棚、安静的森林或是一个洞穴。山林,是最适合修行的场所。
      无论如何,不管身在何处,我们都必须努力维持入息与出息的正念。若注意力转移,就把它再拉回到禅修的所缘上。尝试放下其他一切想法与关心的事,不要想任何事--就只是观察呼吸。念头一生起,便立即警觉,并努力回到禅修的所缘上,心将变得愈来愈平静。当心达到平静与专注后,就可以把它从禅修的所缘--呼吸上放开。
      现在,开始检视组成身心的五蕴--色、受、想、行、识,观察它们的生灭,你将清楚地了解它们都是无常的;无常让它们成为苦与可厌的;它们自行生灭,没有一个主宰的我,只有根据因果而生的自然变动。世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无常、苦与无我的特征。若你能如此看待一切存在的事物,对五蕴的贪染与执著就会逐渐减少,这是因为你了解世间的实相。我们称此为慧的生起。
      了解身心各种现象的实相就是慧
      慧是指了解身心各种现象的实相。当我们以调伏与专注的心观察五蕴时,就会清楚地了解身与心都是无常、苦与无我的。以智慧了解这些因缘和合的事物,我们就不会贪取或执著。无论接收到什么,都以正念接受,就不会乐不可支;当拥有的事物坏灭时,也不会不快乐或痛苦,因为我们清楚了解一切事物的无常本质。心已经调伏,遭遇任何疾病或苦难时,就能保持平常心,所以,最真实的依怙,就是这颗调伏的心。
      这一切便被称为慧--明了事物生起时的真实特相。慧从正念与定生起,定则从戒的基础生起,戒、定、慧三者彼此密切相关,无法断然区分。修行时它如此运作:首先,以调伏的心注意呼吸,这是戒的生起;持续修习入出息念,直到心平静下来,定便生起;接着,观察呼吸的无常、苦与无我,如此便能不执著,这是慧的生起。因此,入出息念可说是发展戒、定、慧的因,三者辗转相互提携。
      当戒、定、慧同时开发时,如此的修行即称为八正道,佛陀说这是唯一的离苦之道。八正道是最殊胜的,因为若正确地修习,它直接通往涅槃、寂灭。
      5.修行的果报将会生起
      当我们依上述的解释禅修,修行的果报将分三阶段生起:
      首先,对随信行者[15]而言,将会增加对佛、法、僧的信心。此信心会成为他们内在真实的支撑,他们也将了解一切事物的因果法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此,这种人的快乐与安稳将大为提升。
      其次,达到入流、一来与不来圣果者,将增长对佛、法、僧的不坏净信,他们是喜悦与趋入涅槃的。
      第三,阿罗汉或世尊,已完全离苦得乐。他们是觉者,已出离三界,并进入究竟圆满解脱道。
      我们都有幸生而为人,并且听闻佛法,这是难得、难遇的机会。因此,切莫轻忽、放逸,赶紧持戒行善,遵从初、中、高级的修行正道,切莫蹉跎光阴,甚至就在今天,尝试证入佛法的真谛。让我以老挝的一个俗谚作为结语:
      欢乐已逝,暗夜将至。此时饮泣,驻足观望,不久之后,结束旅程,将已太迟。


      10楼2016-06-20 09:26
      回复
        2.及时看见自己,就可停止作恶


        3.觉知心,就可以获得清明


        4.若无智慧,善也会变成恶




        13楼2016-06-20 10:29
        回复
          第6部分 感官接触--智慧的泉源
          1.真正的平静在我们内心
          2.每件事物皆可用来修行
          3.一直逃避,智慧无从生起
          4.痛苦生起时别不理
          5.顶多只能依赖老师百分之五十
          6.跟着心走,永远不能领悟法
          1.真正的平静在我们内心


          2.每件事物皆可用来修行


          3.一直逃避,智慧无从生起




          14楼2016-06-20 11:09
          回复
            4.痛苦生起时别不理
            疼痛的因是什么?它是扎入脚底的刺或碎片,痛感断断续续。每次疼痛生起时,你便稍作检查,但未看到碎片,于是就不理它。不久,它又再痛,你便再看一眼。
            当痛苦生起时,你必须注意它,别不理。每次疼痛生起,你就注意到:"嗯!刺还在那里。"每回疼痛生起,也会生起必须拔除那根刺的想法。若不将它取出,只会变得更痛,疼痛一再复发,直到你无时无刻不想着取出刺为止。最后终于受不住了,你决心一劳永逸,将刺取出--因为它会痛!
            在修行上的努力也必须如此,无论哪边会痛或哪里有摩擦,都必须探究。勇敢地面对问题,除掉那根刺,把它拔出来。一旦心有所贪著,就必须注意,当深入观察时,你就会如实地觉知它、看到它并体会它。
            但我们的修行必须坚定与持续,即所谓的勤精进(viriyrambha)--向前不断地精进。例如,当你的脚感觉不适时,必须提醒自己把刺拔出来,并努力不懈。同样的,当痛苦在心中生起时,我们必须坚持将烦恼从根拔除,彻底斩断它们。只要一直保持坚定的决心,最后烦恼一定会屈服,并被消除。
            觉知生的运作,也不要落入生中
            因此,关于乐与苦,我们应该怎么做?一切法都是有因而生,因若消失,果便消失。只要我们不贪爱或执著,仿佛它并不存在,苦便不会生起。苦因有而生起,以有为缘而有生;取则是造成苦的先决条件。
            只要发觉苦,就深入观察它,深入观察当下,观察自己的心与身。当苦生起时,问你自己:"为什么有苦?"立即观察。当乐生起时:"乐生起的因是什么?"每当这些事出现时都要警觉,乐与苦都是由执取生起。
            以前的修行人就以这种方式看自己的心,只有生与灭,并无常住的实体。他们从各个角度思维,发现心根本没什么,没有任何东西是稳定的;只有生与灭、灭与生,无固定不变的事物。无论走路或坐着,都如此看事情,无论看什么都只有苦,一切东西都如此。犹如刚从熔炉锻造出来的大铁球,每个地方都是滚烫的。若触摸,顶部是烫的,两侧也是烫的,整个铁球都是烫的,无一处是凉的。
            若不深思这些事物,对它们便一无所知。我们必须清楚地看见,切莫生出事物,也不要落入生中,要觉知生的运作。那么如"哦!我受不了那个人,他搞砸一切"的想法便不会再生起,或"我好喜欢某某"也不会再生起,剩下的只是世俗的好恶标准。我们必须使用它来与别人沟通,但内心必须是空的,这便是圣住。我们必须以此为目标如法修行,莫陷入疑惑中。
            在投入修行之前,我问自己:"佛陀的教法就在眼前,适合每个人,但为什么只有少数人能依教奉行,而其他人则不能呢?或有人只有三分钟热度,然后很快就放弃了;或有人虽未放弃,但是却心猿意马,无法全心投入。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此,我下定决心:"好!我将尽形寿,全心全意,彻底遵从佛陀的教导,于此生达到觉悟。因为若不如此,我终将在苦海中沉沦。无论需要承受多少苦难,我都要放下万缘,精进用功,永不懈怠,否则疑惑将一直纠缠着我。"
            如此思维后,我便认真地修行,无论多么困难,依然勇往直前。我将一生看成一天,丝毫不敢懈怠。"我将谨遵佛陀的教导,依循佛法而了知--这痴迷的世间为何会如此之苦。"我想明了,也想精通教法,因此我朝向法修习。
            5.顶多只能依赖老师百分之五十
            出家行者需要放弃多少世俗的生活呢?若我们终生出家,就意味着放弃一切,所有世人享受的事--色、声、香、味与触,都要完全抛开,但仍经验它们。因此,修行者必须少量知足,并保持离染。无论说话、吃饭或做任何事,都必须很容易满足:吃得简单、睡得简单、住得简单。你愈如此修行,就愈容易获得满足,你将能看透自己的心。
            法是各自的(paccatta)--唯有自己了解,就是说你得亲自去修行。在解脱道上,你顶多只能依赖老师百分之五十而已。即使我今天给你们的教导也是完全无用的,它值得聆听,但若你只因我如此说而相信,你就不会正确地使用它;若完全相信我,你就是傻瓜。把我的教导用在自己的修行上,用眼睛与心去看,亲自去做,这会更有用,更能尝到法味。
            所以,佛陀不详说修行的成果,因为它无法以言语传达。就如试着为天生的盲人描述不同的颜色:"它是鲜黄色。"那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
            佛陀将它拉回到个人身上--你必须自己清楚地看见。若能清楚地看见,心里就会有清楚的证明,无论行、住、坐、卧,都将不再疑惑。即使别人说:"你的修行是错的。"你都不会动摇,因为你已亲自证明。
            别人无法告知,你必须自知自证
            身为佛法的修行者,无论在哪里都必须如此做。别人无法告知,你必须自知自证,一定要有正见。但在五或十次的雨安居当中,真的能如此修行一个月都相当难得。
            有次我前往北方,和一些年老才出家,只经历过两三次雨安居的比丘同住,那时我已经历过十次雨安居。和那些老比丘住在一起,我决定履行新进比丘应尽的各种义务--收他们的钵,清洗他们的衣服,以及清理痰盂等。我并不认为这是为任何特别的个人而做,这只不过是维持自己的修行罢了。由于别人不会做这些事,因此我就自己做,且视此为获得功德的好机会,它给我一种满足感。
            在布萨日,我得去打扫布萨堂,并准备洗涤与饮用的水。其他人对这些工作一无所知,只在旁观看,我并无批评之意,因为他们不懂。我独自做这些事,结束后对自己感到高兴。在修行中,我感到振奋,并充满活力。
            我随时都能在寺院中做一些事,无论我自己或别人的茅棚脏了,我就打扫干净。我并非为了讨好任何人,只是想维持一个好的修行。打扫茅棚或住处,就如清理内心的垃圾。
            你们必须谨记这点。与法、平静、自制、调伏的心共住,无须担心和谐,它会自动生起,没有任何问题。若有沉重的工作要做,每个人都会伸出援手,很快就能完成。那是最好的方式。
            6.跟着心走,永远不能领悟法
            不过,我也遇到过其他类型的比丘,而这些遭遇都成为我成长的机会。例如,在一座大寺院中,比丘与沙弥都同意在某天一起洗袈裟,我会去煮菠萝蜜果树。这时,就会有比丘等待别人将菠萝蜜果树心煮沸后,才来洗袈裟,再拿回茅棚晾晒,然后再打个盹儿。他们不必生火,也无须善后,自认为是聪明人,占尽便宜。其实,这是最愚蠢的,只是在增长无知,因为他们什么也不做,把所有工作都留给别人。
            因此,无论说话、吃饭或做任何事,都要记得自我反省。你可能想舒服地生活、吃饭与睡觉,但你不能。我们为何来这里?若能经常想到这点,便会很有帮助。我们不会忘记,能经常保持警觉,如此地警觉,无论任何情况都能用功。若我们无法精进用功,事情的发展将会大为不同:坐着,会坐得如同在城里;走着,会走得如同在城里。然后你会想回到城里,和世俗的人厮混。
            若不精进于修行,心就会转往那方向。你不会对抗自己的心,只会让它随着情绪起舞,这就称为"跟着心走"。就如对待小孩,若我们纵容他的一切欲望,他会是个好孩子吗?若父母亲纵容小孩的一切欲望,那样好吗?即使起初父母有些溺爱他,但到该打屁股的年龄,他们偶尔还是会惩罚他,因为怕宠坏了他。
            训练心也必须如此,你必须知道自己,并知道如何自我训练。若不知如何训练心,只寄望别人来为你训练,结果必定会陷入麻烦之中。修行并无限制,无论行、住、坐、卧都可以修行。打扫寺院的地板或看见一道阳光,都可能领悟佛法,但你当下必须保持正念。若你积极禅修,则无论何时何地都可能领悟法。
            精进不懈就能择法
            不要放逸,要清醒、警觉。在行脚托钵时会生起各种感觉,那些都是善法。当返回寺院进食时,也有许多善法可供观察。若你一直精进不懈,这些事物都会成为思维的对象,智慧将会生起,你也将会见到法。这称为择法,它是七觉支之一。若我们有正念,就不会轻忽它,会进一步探究法义。
            若我们达到这个阶段,修行就会不分昼夜地一直持续下去,无关乎时间。没有东西能污染修行,若有的话我们也会立即觉知。当修行进入法流时,内心就会有择法觉支,持续审察法。心不会去追逐事物:"我想去那里旅行,或可以去另一个地方……在那边应该会很有趣。"那就是世间的方式。只要走上那条路,修行很快就会完蛋。
            要不断警觉、学习。看见一棵树或一只动物,都可能是学习的机会。将一切都引进心里,在自己的心中清楚地观察。当一些感受在内心造成冲击时,应该清楚地见证它。
            你曾见过砖窑吗?在它前面有道两三尺的火墙。若我们用正确的方式建造砖窑,所有热气都会进到窑里,工作很快就能完成。我们修学佛法应该以这种方式体验事物,所有的感受都被导引入内,并转为正见。见色、闻声、嗅香、尝味--心将它们都导引入内,那些感受将得以生出智慧来。


            15楼2016-06-20 11:10
            回复
              第8部分 维持标准
              1.研读与修行相辅相成
              2.专心致力于修行
              3.修行在于心,而不是外表
              4.看见轮回过患,行为更有智慧
              5.当老师去世,弟子就各自四散
              1.研读与修行相辅相成


              2.专心致力于修行


              3.修行在于心,而不是外表

              4.看见轮回过患,行为更有智慧


              5.当老师去世,弟子就各自四散
              至于我,由于健康状况不佳,因此有些事留给其他比丘与沙弥们照料,也许我会稍事休息。自古以来,当父母亲健在时,子女们和谐昌盛;一旦父母过世后,子女就零星四散,过去富裕的生活也变得日益穷困。世间的生活通常如此,在寺院里也可看到这点。
              例如当阿姜还活着时,大众和合共住,道场兴隆,当他去世后,立刻就开始衰败。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当老师健在时,人们变得满足而忘记自己,没有真正精进研读与修行。就世俗生活而言,当父母亲健在时,子女将每件事都交给他们,凡事依赖父母,不知如何照顾自己;父母亲去世后,他们就变成得靠救济度日。
              僧团的情况也是如此,若阿姜离开或去世,比丘们几乎都有社会化的倾向,他们分裂成好几个团体,逐渐陷入衰败。在老师的庇荫下生活,事事顺利,而当老师去世后,弟子们就四散。他们的见解相互冲突,思想错误者共住一处,思想正确者则又别住一处。心存芥蒂者便离开旧团体,在别处另立门户,招收自己的弟子。事情就是如此,我们都有自己的毛病。当老师在世时,我们放逸地过活,不依循阿姜所教导的修行标准,也未牢记在心。
              即使在佛陀的时代也是如此。还记得经典里的须跋陀(Subhadda)比丘吗?当大迦叶尊者从波婆(Pava)城回来时,他问路边的苦行者:"佛陀离开我们了吗?"苦行者回答:"佛陀世尊在七天前就入般涅槃了。"
              那些尚未开悟的比丘悲伤不已,号啕大哭。那些已见道者则自我反省:"啊!佛陀已经去世了,他入灭了。"但烦恼仍深重者如须跋陀则说:
              "你们哭什么呢?佛陀已去世,那太好了!现在我们可以轻松地生活。当佛陀在世时,他总是要求我们要遵守规定或做其他修行,要求我们不可做这个、说那个。现在他去世了,那很好啊!我们可以为所欲为、畅所欲言。你们为何要哭泣呢?"
              从那时到现在,情况一直都是如此。
              唯一的任务就是好好修行
              假设我们有个玻璃杯,会小心翼翼地保护它,虽然知道它总有一天会坏灭。每次用过后,我们就把它洗干净,收到安全的地方,如此一来就可长期使用,当我们结束使用后,其他人还可以继续使用。现在我问各位,粗心地使用杯子,每天打破它们,和确保杯子完整,十年只使用一个杯子,哪种比较好呢?
              我们的修行就像这样。例如,若住在这里的人都稳定地修行,当中若有十个人修得很好,巴蓬寺将会昌盛。就如在一个有百户人家的村子里,即使只有五十个好人,那村子也会繁荣。事实上,要找到十个都很难。或举这座寺院为例,要找到五六个真心投入、真正在修行的比丘,也是不容易的。
              无论如何,我们现在唯一的任务就是好好地修行。想想看,在这里我们拥有什么?我们不再拥有财富、资产与家庭,即使食物,也只是日中一食。身为比丘与沙弥,我们放弃一切,已一无所有,也抛开了人们真正享受的东西。我们出家成为佛教比丘,就是为了修行,为何还要向往其他东西,耽溺于贪、嗔、痴呢?
              若不修行,我们其实比在家人更糟糕,因为我们丝毫没有作用。若我们不发挥任何作用或接受职责,那就是在浪费沙门的生命,违背沙门的目标。
              放逸犹如死亡。问问自己:"当我死时,还会有时间修行吗?"要时常自问:"我何时会死?"若我们能如此思维,心分分秒秒都会保持警觉。心不放逸,正念就会自动生起,智慧将更清晰,更能如实了解一切事物。正念将守护心,不分昼夜随时觉知生起的感受。这就是具有正念,有正念即能镇定,镇定即能不放逸。若人不放逸,就是正确的修行,也是我们的职责。


              17楼2016-06-20 11:29
              收起回复
                我的心无比的小气,如此的爱钻牛角尖。我的心无比的软弱,如此的害怕过去和未来。我如此的想拯救,却连自己也无法拯救。 这是我第一次发帖,看标题我很感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6-27 21: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