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聊吧 关注:156贴子:3,410
  • 8回复贴,共1

孩子犯错,不用着急着批评,先试试问这八句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孩子是否能成功解决问题,更多地取决于他的经历而非聪明程度。而孩子的经历往往也取决于父母,“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出现问题不要着急帮孩子去解决,而要让孩子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楼2016-06-20 10:07回复
    孩子犯错,不要批评只要八句话就搞定
    第一个问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让孩子有机会说话)
    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许多成人碰到突发状况时,会习惯性的太快下判断:“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会打你。”“一定是你做错事,老师才会处罚你。”
    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过,很可能冤枉孩子。况且,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使真的是他的错,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比较甘心认错。


    2楼2016-06-20 10:08
    回复
      第二个问题是:“你的感觉如何?”(让孩子情绪有个出口)
      事情经过是客观事实,当事人心里受到的冲击纯然是主观的感受,无所谓是非对错。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而已。一旦说出来,哭一哭,骂一骂,心情就会好多了。
      脑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情绪强烈的时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脑部吸收。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还有情绪的时候,别人说什么他都会听不进去。总要等到他心情平静下来,才可能冷静思考。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听得进去我们的意见,我们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让他的情绪有个出口。

      孩子够冷静之后,可以问他第三个问题。


      3楼2016-06-20 10:09
      回复
        第三个问题:“你想要怎样?”(家长不做批评或判断)
        这时不管孩子说出什么惊人之语,先不要急着教训他,而是冷静的接着问他第四个问题:“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
        在这个阶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脑力激荡,想各种点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恶心的、幼稚的……脑力激荡的重点就是允许任何看似无稽的想法。这时候不论听到什么,都暂时不要做批评或判断。
        这时不管孩子说出什么惊人之语,先不要急着教训他,而是冷静的接着问他。


        4楼2016-06-20 10:09
        回复
          第四个问题:“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
          在这个阶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脑力激荡,想各种点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恶心的、幼稚的……脑力激荡的重点就是允许任何看似无稽的想法。这时候不论听到什么,都暂时不要做批评或判断。
          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点子的时候,就可以问他第五个问题。


          5楼2016-06-20 10:09
          回复
            第五个问题:“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
            让孩子自己一一检视,每个方法的后果会是什么?你可能会很讶异的发现,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后果。
            如果他的认知有差距,这时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讨论,让他明白现实真相。这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沟通机会,但是要避免说教,只要陈述事实就可以了。


            6楼2016-06-20 10:10
            回复
              第六个问题:“你决定怎么做?”(让孩子检视自己的判断)
              孩子一定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状况,如果他了解后果,通常会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选择。
              即使他的抉择不是成人期望的结果,也要尊重孩子的决定。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问他怎么决定,然后又告诉他不可以这么决定。这样子,他以后再也不敢信任你了。
              何况,就算他选择错误,他从这个错误中也可以学习到更珍贵难忘的教训。


              7楼2016-06-20 10:10
              回复
                第七个问题:“你希望我做什么?” 并且表示支持。
                当孩子说出自己希望如何帮助他时,家长一定要积极表示支持。或许孩子会说自己就能解决,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加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等到事情过去之后,问他最后一个问题。


                8楼2016-06-20 10:10
                回复
                  第八个问题:“结果怎样?有没有如你所料?”
                  或是“下次碰见相似的情形,你会怎么选择?”
                  让他有机会检视自己的判断。并对以后出现类似的事情便有了一定的处理方式了。如此练习几次,孩子就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需要我们操心了。
                  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年龄小,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运用一些策略和办法来解决问题。
                  家长最好不要包办代替,在孩子不需要的时候擅自帮助孩子或替孩子作决定,因为一旦失去锻炼机会,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退化,遇到问题就会束手无策。
                  所以当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家长不妨试试先问以上八个问题,多练习几次,孩子就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需要我们操心。只有给孩子足够的机会、适当的鼓励和具体的指导,才能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好孩子成长过程中这不可或缺的一课。


                  9楼2016-06-20 10: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