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南:
同样是射击,同样是上届冠军,朱启南和杜丽遇到了同样的命运……
说实话,当朱启南站在领奖台上,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的时候,我并没有十分感动,因为我认为他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但是,我当时并没有站在他的立场上,所以才会这么想。领奖结束后,记者再次采访朱启南,这是朱启南看上去已经平静下来了,然而事实上他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这四年参加过不少比赛,虽说雅典奥运会上夺金了,但是我的目标只有一个,梦想只有一个,就是零八年奥运会上夺冠。站在颁奖台上的时候,忽然一下想起了这四年间自己和师傅的努力和汗水,那是很难说的一种心情,我们那么努力都是为了今天,但是却只得到银牌……现在,感觉到了崩溃的边缘吧……无奈,真的是很无奈……我真的是特别努力了……”说到这里,朱启南忍不住再次哽咽了……
很难受,但是却想不出一句可以安慰的话来……
虽然我们认为结果已经不错了,但是朱启南的目标并不是银牌啊!我们可以说:“朱启南,你做的已经很棒了!我们大家为你而骄傲!得不得金牌不是最重要的。”但是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法!我们认为得不得金牌并不重要,但是朱启南不一样!我们根本不了解他这四年的辛苦,不了解他为了这块金牌所做的牺牲!!!为一件事情付出了几乎全部心血,却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是非常非常难受的,此时别人说任何话都是没有用的,任何安慰都是无济于事的。对于朱启南来说,除非能够再给他一次机会,并且夺得金牌,否则只能靠时间来抹平心底的创伤!
“我真的特别特别努力了,但是结果却是这样……”,这种心情,这种自己尽了全力却因为无法改变的因素而失败的失落至极的心情,一个旁观者是无法理解的……正是这样,所有的痛苦都压在了一个人的身上,没有人可以来分担,没有人可以真正安慰,除了流下无奈的失落的伤心的泪水,还能做什么呢?
不过,会变好的,只不过需要时间。请大家相信朱启南,让他自己调整吧,大家不要再说什么了。
对我们来说,不要把成绩太当回事就够了,现在我们很多人已经能做到这点了。所谓英雄,是人们对一个人的功绩的肯定。不管是否以成败论英雄,都是以功绩为标准的。这功绩,并非成绩,每一滴汗水,每一次付出,都是一个人的功绩;这功绩或属于他自己,或和他人分享。那么我们何妨非要用英雄来界定呢?一个值得我们尊敬的人,足矣。
朱启南和杜丽与金牌擦身而过后的失落,以及庞伟和郭文珺夺冠后的冷静,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射击运动的残酷。冷静,作为一名射击运动员必不可少的素质,已经成为了他们性格的一部分。除了实力,还有很多因素影响着比赛的成败,这就注定了这项运动中有很多悲剧人物,有很多异军突起。有多少令人惋惜的优秀运动员被意外挡在了胜利的门外啊!
赛场,就是缩小的人生。赛场充满了眼泪和欢笑、痛苦和惊喜,人生亦然。
杨维和张洁雯:
上届是冠军、这届运动会却提早出局,这种令人惋惜的事情已经多次上演了。这次被命运女神捉弄的,是羽毛球女双卫冕冠军,杨维和张洁雯。
过重的心理压力葬送了实力上比对手强很多的卫冕冠军。实力,就是一个瓶子的容量;临场发挥,就是瓶子里装的水的容量。大瓶子装的水可能很少,小瓶子的水装得满反到比大瓶子装得多。过重的心理压力限制了临场发挥。
她们已经尽力了,但是结果不理想。两位运动员出了赛场都哭了,但愿我们的记者不要再去打扰她们!刚才看到央视记者的采访,记者居然问:“作为卫冕冠军,才走到第二轮,是不是心情有点糟啊?”这种往人伤口上撒盐的问题!难道她没看到杨维和张洁雯的失望的表情吗?记者只是个职业,我们可都是人啊!在他们心情如此低落之时,是不是应该首先考虑他们作为两个失意的人的心情,而不是首先考虑你作为记者的采访?运动员们尽力了,打完比赛已是十分辛苦了,还要接受采访,采访还要接受这种令人难受的问题……我理解记者们希望第一时间采访运动员的心情,但希望以后不要再问这种问题了!
同样是射击,同样是上届冠军,朱启南和杜丽遇到了同样的命运……
说实话,当朱启南站在领奖台上,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的时候,我并没有十分感动,因为我认为他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但是,我当时并没有站在他的立场上,所以才会这么想。领奖结束后,记者再次采访朱启南,这是朱启南看上去已经平静下来了,然而事实上他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这四年参加过不少比赛,虽说雅典奥运会上夺金了,但是我的目标只有一个,梦想只有一个,就是零八年奥运会上夺冠。站在颁奖台上的时候,忽然一下想起了这四年间自己和师傅的努力和汗水,那是很难说的一种心情,我们那么努力都是为了今天,但是却只得到银牌……现在,感觉到了崩溃的边缘吧……无奈,真的是很无奈……我真的是特别努力了……”说到这里,朱启南忍不住再次哽咽了……
很难受,但是却想不出一句可以安慰的话来……
虽然我们认为结果已经不错了,但是朱启南的目标并不是银牌啊!我们可以说:“朱启南,你做的已经很棒了!我们大家为你而骄傲!得不得金牌不是最重要的。”但是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法!我们认为得不得金牌并不重要,但是朱启南不一样!我们根本不了解他这四年的辛苦,不了解他为了这块金牌所做的牺牲!!!为一件事情付出了几乎全部心血,却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是非常非常难受的,此时别人说任何话都是没有用的,任何安慰都是无济于事的。对于朱启南来说,除非能够再给他一次机会,并且夺得金牌,否则只能靠时间来抹平心底的创伤!
“我真的特别特别努力了,但是结果却是这样……”,这种心情,这种自己尽了全力却因为无法改变的因素而失败的失落至极的心情,一个旁观者是无法理解的……正是这样,所有的痛苦都压在了一个人的身上,没有人可以来分担,没有人可以真正安慰,除了流下无奈的失落的伤心的泪水,还能做什么呢?
不过,会变好的,只不过需要时间。请大家相信朱启南,让他自己调整吧,大家不要再说什么了。
对我们来说,不要把成绩太当回事就够了,现在我们很多人已经能做到这点了。所谓英雄,是人们对一个人的功绩的肯定。不管是否以成败论英雄,都是以功绩为标准的。这功绩,并非成绩,每一滴汗水,每一次付出,都是一个人的功绩;这功绩或属于他自己,或和他人分享。那么我们何妨非要用英雄来界定呢?一个值得我们尊敬的人,足矣。
朱启南和杜丽与金牌擦身而过后的失落,以及庞伟和郭文珺夺冠后的冷静,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射击运动的残酷。冷静,作为一名射击运动员必不可少的素质,已经成为了他们性格的一部分。除了实力,还有很多因素影响着比赛的成败,这就注定了这项运动中有很多悲剧人物,有很多异军突起。有多少令人惋惜的优秀运动员被意外挡在了胜利的门外啊!
赛场,就是缩小的人生。赛场充满了眼泪和欢笑、痛苦和惊喜,人生亦然。
杨维和张洁雯:
上届是冠军、这届运动会却提早出局,这种令人惋惜的事情已经多次上演了。这次被命运女神捉弄的,是羽毛球女双卫冕冠军,杨维和张洁雯。
过重的心理压力葬送了实力上比对手强很多的卫冕冠军。实力,就是一个瓶子的容量;临场发挥,就是瓶子里装的水的容量。大瓶子装的水可能很少,小瓶子的水装得满反到比大瓶子装得多。过重的心理压力限制了临场发挥。
她们已经尽力了,但是结果不理想。两位运动员出了赛场都哭了,但愿我们的记者不要再去打扰她们!刚才看到央视记者的采访,记者居然问:“作为卫冕冠军,才走到第二轮,是不是心情有点糟啊?”这种往人伤口上撒盐的问题!难道她没看到杨维和张洁雯的失望的表情吗?记者只是个职业,我们可都是人啊!在他们心情如此低落之时,是不是应该首先考虑他们作为两个失意的人的心情,而不是首先考虑你作为记者的采访?运动员们尽力了,打完比赛已是十分辛苦了,还要接受采访,采访还要接受这种令人难受的问题……我理解记者们希望第一时间采访运动员的心情,但希望以后不要再问这种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