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名书吧 关注:146贴子:642
  • 4回复贴,共1

一个新作者一部受热捧的新书《小时候》,请大家多多关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个新作者一部受热捧的新书《小时候》,请大家多多关注~


1楼2016-06-30 10:49回复











    2楼2016-06-30 10:50
    回复
      刘静,笔名二嫚,青岛胶州里岔人,生于1980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现居就是扬州。爱旅游,喜摄影,好写作。自大学起在《农民日报》《沈阳晚报》《辽宁青年报》《农家致富顾问》等报刊上发表多篇文章及摄影作品。毕业十年后,自2013年起,重拾手中笔,再续写作路,著有长篇婚恋小说《磨合》、中篇乡土小说《牧马城》、乡土随笔《小时候》。描写大学毕业生情感生活的中篇小说《爱情是什么颜色的》正在创作中。


      4楼2016-06-30 10:52
      回复
        2. 那些与眼疾有关的事
        得了麦粒肿(在俺胶州西南乡叫眼疖子),如果你到医生那
        里去,医生会很严肃地跟你说这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
        炎症,得消炎,甚至是跟你说得做个小手术。 如果你到了俺娘跟
        前去求助,俺娘会说:趁着眼睛刚起火,赶紧抻一抻,保你两天
        就好。
        娘说的抻眼的具体操作方法是这样的:如果左眼长了麦粒
        肿,那么需要患者用右手绕过头后,摁住左眼的眼角,一抻把眼
        皮拉成一条缝,一松让眼睛恢复原状,再一抻再一松,这样反复
        多次,如果是右眼长了麦粒肿就用左手绕过头后操作。 具体要
        抻多少下,我曾经问过俺娘,但看起来俺娘也没有确切的答案,
        她想了一下,然后说,反正你闲着没事的时候你就抻抻呗,又不
        累人。
        这个病我得过几次,都是抻抻就好了,至于这里面的科学原
        理我一直寻而未解。
        后来还听其他乡邻说,如果起了麦粒肿,患者的背上会有个
        疙瘩状的根,起病的时候把这个根挑掉即可,对此我没有去探
        究过。
        还有一种眼疾是眼红,磨人,这种情况在俺西南乡的说法是
        004
        患者动了什么不该动的东西。 这个时候的解决办法比较有迷信
        色彩,就是需要在家里院子的地上画个“十冶字,操作者面朝南,
        站在“十冶字的两横上,一手持新饭帚一手持装水的水瓢,用饭
        帚蘸水洒在各处,一边洒一边默念:“上洒青龙,下洒白虎,三洒
        尘灰暴土。冶洒得差不多了,跳转 90 度站到“十冶字的两竖上,重
        复上述动作和咒语;然后再跳转 90 度站到“十冶字的两横上去,
        面朝北,洒水念咒;洒完后就再跳转 90 度站到两竖上去,洒水念
        咒。 四面八方都念到了洒到了,就离开“十冶 字,到家里的各个
        门前去,默念“不定窝不定点,染染门轴冶,把瓢里剩余的水洒到
        门轴上去。
        这个我没有经历过,只是听俺娘说是管用的。 我想或许以
        前家里都是土地面,尘土大,空气湿度小的缘故,人的眼睛干涩,
        而洒点水之后,空气湿度高了,眼睛干涩的症状就消失了? 我也
        说不好,只是这仪式和咒语充满了西南乡的乡土气息,让我迷
        恋,让我忍不住去仔细地品味它。 写此书时,为了了解得更透彻
        些,我专门回家再次跟娘求证了各个细节,并按照娘说的在院子
        里实地操作体会。 我那个叫悦悦的小外甥女,看我像个跳大神
        的巫婆一般洒着水,念着咒,忍不住捂着嘴巴在旁边笑,我就故
        意越发地一本正经起来,像僵尸一样跳转了 90 度,她终于忍不
        住了,哈哈大笑起来,弯着腰,笑得喘不上气来,后来实在受不
        了,跑炕上去找她娘给她揉肚子去了!
        还有一种说的是眼睛的外伤。 我还是个中学生的时候,听
        说槐树底有个老中医有个很厉害的祖传秘方,如果眼睛受了外
        伤,只要瞳仁不化,到他那里都可以治好。 我那时年少,对所有
        的东西都充满了好奇,我请求槐树底的同学阿琴带我到老中医
        的家里去,阿琴也年少,她答应得很痛快,于是我们两个小姑娘
        很冒昧地出现在人家家里。 记得当时老中医去打兔子草了,我
        们还等了很久,老中医回来后亲口证实了那个关于眼睛受了外
        005
        伤,只要瞳仁不化他就可以治疗的事情,我当时觉得太神奇了,
        很幼稚地跟老中医约定,我以后会去读医科大学,等我学了医要
        拜他做师傅,让他传授我那个祖传秘方。 不知道这个老中医怎
        么看待我这个傻里傻气的孩子,但我确切地记得他是答应了我
        的,只是后来我自己终究没有去学医,也就没有去找他拜师。
        (2015. 6. 2 于江苏扬州)


        6楼2016-06-30 10:53
        回复
          6. 家猫
          农谚里说:“狗恋家,猫恋食。冶“狗是忠臣,猫是奸臣。冶这字
          里行间流露着人们对狗的喜爱,对猫的厌烦。 但农谚归农谚,在
          鼠患严重的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那里的农村几乎家家都要
          养一只猫的。 当然,我家也养了一只,那是一只有着黑灰间纹
          的猫。
          大人们养猫,图它能把啃囤子盗粮食、嗑衣柜啃衣服、拖鸡
          蛋咬小鸡的老鼠统统都消灭掉。 家里如果没有一只猫,农人们
          时不时地就要去查查,囤子有没有被老鼠嗑破,粮食有没有被盗
          走;农人们日日都要惦记着,鸡窝里的鸡蛋有没有被老鼠打了小
          眼偷喝,毛茸茸的小鸡有没有被老鼠从脖子处咬死、吃掉;农人
          们夜夜都要在老鼠啃柜子磨牙的咯吱声里忐忑难眠,忍不了了,
          就起来翻箱倒柜地寻那可恶的老鼠。 可是哪里寻得到啊,那是
          一种形体极小、行走极其迅速的食耗子,弄得人心力憔悴。 家里
          要是养上一只猫,这些问题就统统解决了。
          小孩子养猫,贪图猫能陪自己玩。 那个时候卫生条件差一
          些,我们把猫当玩具一样抱来抱去,狗上不得炕,而猫上炕是没
          有任何障碍的,甚至睡觉的时候我也喜欢搂着那只黑灰间纹的
          大猫。 而猫并不愿意被一个小孩子束缚着,它躺不了多久就会
          016
          抽身离去,我就再去把它拖回来,塞进被窝,而它并不恼,只是躺
          了不久又要逃走。
          都说狗和猫是天敌,处处不对付,我小的时候就喜欢看狗和
          猫在天井里斗法。
          或许是因为猫的个头小,而猫又比狗更会撒娇,它趴在我的
          脚上,那么“喵呜冶地一叫,我的心就软了,就会心疼地把它抱到
          怀里。 我承认,我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是偏袒猫的,狗把猫逼
          在角落里,猫无处可逃的时候,我会冲上前去,掐着腰对家狗怒
          目而视,大声斥责,而家猫会趁机逃脱。 而每当家猫得了势,爬
          上树,家狗用爪子抓着树干,直起身子,汪汪地怒叫着,却没有丝
          毫办法的时候,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我坐在窗下的板凳上拍
          着手为猫欢呼,完全不考虑家狗的心情。
          村里老鼠多,养猫的人家多,撒耗子药的人家也多,老鼠吃
          了耗子药死掉了,猫吃了药死的老鼠也会死掉,我家的猫就是这
          么死的,在它并不是太老的时候,它就死了。 我的伤心是可想而
          知的,我一直在哭,哭着看着家猫奄奄一息地躺在那里,哭着看
          着爹把它带到西园的梧桐树底下埋葬。
          在我们那里,猫死之后必定是要好生挖土埋葬的,这是风
          俗,我们那里的人对于猫有一种带着神秘色彩的敬重,是绝对不
          会吃猫肉的。 嫲嫲说,人吃了猫肉,死后过不了天河。 我有时候
          在想是不是猫很久之前在这方土地上也有着类似图腾般的过
          往,当然这只是我的想象,无从考证。
          自家猫死后,小小的我不肯再养猫,也不肯再亲近猫。 不是
          因为我不喜欢它们,而是因为我怕投入了感情之后,再遭遇失去
          它们的悲痛,我受不了那痛的感觉。
          (2016. 1. 5 于江苏扬州)
          017


          10楼2016-06-30 10: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