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听力是大家公认的托福高分路上的拦路虎。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能站在出题者的角度来考虑,什么地方可以出题,什么内容不会出题,再回到考生的角度去做题,这样是否会轻松一些呢?
顺序原则,意味着托福听力是按照文章顺序出题。简单来说,如果第一题在文章第二段,那么第二题的考点一定在第一题的出题点之后,在第三题的出题点之前。这个原则似乎很好理解,但也存在一些例外的情况,也就是说,有些题型它并不符合顺序原则。
第一类是配对题,选项提供给你来自文章不同部分的信息,让你放到对应的位置;第二类是排序题,选项同样也是选自文章的不同部分,要求考生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第三类是多选题;选项的答案往往散布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之中,自然没有顺序可循;最后一类是回放题,回放的原文可能选自文章的任何一个地方,但题目的顺序往往是放在最后。
第二个和第三个原则分别是开头原则和结尾原则,顾名思义,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往往都会有考题出现。我们知道,托福听力每篇文章的第一题都是主旨题,而外国人的行文方式是总分原则,于是这开头原则对应的往往都是第一题的主旨题。
第四个原则是举例原则,一个十分常考,也比较容易把握的原则。具体处理方法是在文章当中出现表示举例的信号词(常见的有:for example/instance, such as, like, etc.)时,在笔记中用e.g.符号表示,然后记下举例的对象即可,腾出心神来听懂例子的内容(简记:记对象,听内容)。
第五个原则是问答原则,问答可分为“问”和“答”两个部分,“问”,往往是引出下一段,常考回放题,因此我们要关注“问”的部分;同时,文章当中的问题,很有可能变成题目的问题,因而我们同样需要关注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第六个原则是因果原则,同样可细分为“因”和“果”两方面。在听力过程中,我们既要关注表示原因的信号词(如because, as, since, etc.),通常题目会问Why…;也要关注表示总结/推论的信号词(如therefore, so, thus,etc.),通常题目会问What…。
第七个原则是转折原则。比如说你想要跟朋友借钱,你问他:你身上有100块可以借我吗?你朋友回答说:我钱包里有200块,但我自己要用。在这个对话里的重点是200块钱,还是“但”后面的信息。
第八个原则是强调原则,除了要注意听那些明显表示强调的信号词(如the most important, significant, essential, vital, key point, etc.),我们还要关注同样表示强调的重读、停顿等。
第九个原则是比较原则,即文章中出现了比较的地方可能会出考题。
第十个原则是并列原则,常见整体是并列结构的听力文章,如某一现象的若干成因或某一原则的各个组成部分。此原则对应的通常是宏观的多选题或者是具体到每一个分论点的细节题。
第十一个原则是态度原则,其提示信号常常表现为说话者的语音、语调,表示肯定、否定、不确定以及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动词和形容词。常见的是教授在互动中纠正学生的错误,此处常考回放题。
最后两个原则分别是人名原则和术语原则,这两个原则可以理解为当文章中提到某个人名或某个术语,一定是有意而为之。对于人名,常见于艺术类的文章中考查此人的风格流派和作品成就;而对于术语,常见于各个学科考查对于该术语的理解。托福听力文章中的人名和术语往往生僻,无法完全正确的记下来,但因为重要在笔记中又必须要记。
熟悉并掌握好这十三个出题原则,在练习TPO时将其运用到笔记当中的同时在做题时反复验证,考生将对这十三个原则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能更好的运用。有了“十三太保”的保驾护航,相信考生们在考试中必将有所精进。
顺序原则,意味着托福听力是按照文章顺序出题。简单来说,如果第一题在文章第二段,那么第二题的考点一定在第一题的出题点之后,在第三题的出题点之前。这个原则似乎很好理解,但也存在一些例外的情况,也就是说,有些题型它并不符合顺序原则。
第一类是配对题,选项提供给你来自文章不同部分的信息,让你放到对应的位置;第二类是排序题,选项同样也是选自文章的不同部分,要求考生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第三类是多选题;选项的答案往往散布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之中,自然没有顺序可循;最后一类是回放题,回放的原文可能选自文章的任何一个地方,但题目的顺序往往是放在最后。
第二个和第三个原则分别是开头原则和结尾原则,顾名思义,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往往都会有考题出现。我们知道,托福听力每篇文章的第一题都是主旨题,而外国人的行文方式是总分原则,于是这开头原则对应的往往都是第一题的主旨题。
第四个原则是举例原则,一个十分常考,也比较容易把握的原则。具体处理方法是在文章当中出现表示举例的信号词(常见的有:for example/instance, such as, like, etc.)时,在笔记中用e.g.符号表示,然后记下举例的对象即可,腾出心神来听懂例子的内容(简记:记对象,听内容)。
第五个原则是问答原则,问答可分为“问”和“答”两个部分,“问”,往往是引出下一段,常考回放题,因此我们要关注“问”的部分;同时,文章当中的问题,很有可能变成题目的问题,因而我们同样需要关注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第六个原则是因果原则,同样可细分为“因”和“果”两方面。在听力过程中,我们既要关注表示原因的信号词(如because, as, since, etc.),通常题目会问Why…;也要关注表示总结/推论的信号词(如therefore, so, thus,etc.),通常题目会问What…。
第七个原则是转折原则。比如说你想要跟朋友借钱,你问他:你身上有100块可以借我吗?你朋友回答说:我钱包里有200块,但我自己要用。在这个对话里的重点是200块钱,还是“但”后面的信息。
第八个原则是强调原则,除了要注意听那些明显表示强调的信号词(如the most important, significant, essential, vital, key point, etc.),我们还要关注同样表示强调的重读、停顿等。
第九个原则是比较原则,即文章中出现了比较的地方可能会出考题。
第十个原则是并列原则,常见整体是并列结构的听力文章,如某一现象的若干成因或某一原则的各个组成部分。此原则对应的通常是宏观的多选题或者是具体到每一个分论点的细节题。
第十一个原则是态度原则,其提示信号常常表现为说话者的语音、语调,表示肯定、否定、不确定以及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动词和形容词。常见的是教授在互动中纠正学生的错误,此处常考回放题。
最后两个原则分别是人名原则和术语原则,这两个原则可以理解为当文章中提到某个人名或某个术语,一定是有意而为之。对于人名,常见于艺术类的文章中考查此人的风格流派和作品成就;而对于术语,常见于各个学科考查对于该术语的理解。托福听力文章中的人名和术语往往生僻,无法完全正确的记下来,但因为重要在笔记中又必须要记。
熟悉并掌握好这十三个出题原则,在练习TPO时将其运用到笔记当中的同时在做题时反复验证,考生将对这十三个原则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能更好的运用。有了“十三太保”的保驾护航,相信考生们在考试中必将有所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