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考公社吧 关注:70贴子:222
  • 1回复贴,共1

每日一练(7月04日周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安全疏散
1、某商业建筑,地上4层、地下2层,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高度为20.6m,地上各层为百货、小商品和餐饮,地下一层为超市,地下二层为汽车库。地下一层设计疏散人数为1500人,地上一层至三层每层设计疏散人数为2000人,四层设计疏散人数为1800人。地上一至三层疏散楼梯的最小总净宽度应是()m。
(A)13 (B)15 (C)20 (D)18
2、某建筑高度应为38m且设有消防电梯的5层针织品生产厂房, 耐火等级为一级,每层建筑面积为5000㎡。消防电梯与疏散楼梯间合用前室。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设置2台消防电梯
(B)前室的使用面积为12m3
(C)消防电梯兼做员工用电梯
(D)在前室入口处设置耐火极限为3.00h 的防火卷帘


1楼2016-07-05 08:49回复
    参考答案:
    1、参《建规》5.5.21:“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上一至三层疏散楼梯为二至四层疏散服务,二至四层疏散人数最多的一层为2000人,该建筑层数为4层,耐火等级为一级,疏散楼梯的每100人最小疏散净宽度为1.0m/100人,疏散总净宽度为20m,故C正确。
    说明:这是很受争议的一个知识点,到底三层的疏散宽度指标该取0.75还是1?06版《建规》表5.3.17疏散指标只与楼层位置有关,与该建筑层数无关;而14版《建规》表5.5.21-1则只与该建筑层数有关,与所在楼层无关,且该规范图示亦是如此信息。如此重大的变动,在“主要修订内容”里只字未提。经消防队指点核实,确认了正确的计算方法。
    答案选【C】
    2、针织品生产厂房为丙类厂房,5层,建筑高度为38m,则该厂房为高层丙类厂房。参《建规》3.3.1,一类高层丙类厂房,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3000㎡。题中每层建筑面积为5000㎡,则一般分为两个防火分区。参《建规》7.3.3:“建筑高度大于32m且设置电梯的高层厂房(仓库),每个防火分区内宜设置1台消防电梯,故A正确;
    参《建规》6.4.3-3:“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不应小于10.0㎡;”B选项为12㎡,大于10㎡,故B正确;
    参《建规》7.3.4:“符合消防电梯要求的客梯或货梯可兼作消防电梯。”故C正确;
    参《建规》7.3.5-4:“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不应设置卷帘。”故D错误。
    答案选【D】


    2楼2016-07-05 08: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