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吧精品文库吧 关注:410贴子:4,513
  • 1回复贴,共1

[转载]古龙小识录 文/木剑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样的好文,应该让大家看看,这木剑客是以前今古传奇杂志的主编。 

古龙小识录 

文/木剑客 
                                        
欢乐英雄  

  我认识的古迷中,资历浅一些的,多喜欢《多情剑客无情剑》,有历历在目的人物与故事,有伟大的小李飞刀,有性的化身的林仙儿,名侠美女,人间奇情,令人目不暇接。资历稍深的,常谈到的是《欢乐英雄》。 

  《欢乐英雄》是古龙中期的作品,这一时期,正是古龙创造力最鼎盛的时期,我觉得古龙的作品也就是六五至七五这十年中间写出来的,大旗英雄传是开始,陆小凤传奇是结尾。《欢乐英雄》则写在古龙名车宝马,美人初献,书商登门,朋友如云,酒已入肠,尚未入脑的时期。 

  《欢乐英雄》有奇妙的结构,在以消遣为主旨的武侠小说中,几乎是一个异数。一座无名的小山,山上有几间房子,名叫富贵山庄,山庄里住着几个游侠。山下是一座无名的小城。小城里住着一群身份不明确的人。一条路将山与城连接起来。 

  小山与小城,像郭大路,王动他们生活的两极。一个是友谊与爱的天堂,一个是芸芸俗世逐利的人间。这两极有奇妙的对立关系。不禁让人想到卡夫卡的《城堡》,村庄与山上,也有奇妙的对立的关系,村庄是可以把握的世界,山上是不可把握的世界,它被人的意志与权力的浓雾掩盖了。 

  组成故事的,是四位游侠的身世之谜:我是谁?由这四组身世之谜,组成了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故事。这些故事是平行的,列在山与城之间,由一条人来人往的上山的大路接起来。这样的故事办法,又是由波斯的故事传统中来,一群僧人与游客聚到了一起,彼此来讲经历过的故事,一部作品看起来,就是一个平行的结构。天方夜谭就是这样结构的,还有一本叫花园与春天的故事集,也是这样的结构。 

  两个世界的对峙,平行式的均匀的故事,令作品有了复调式的结构。人物与故事被精密地组织起来,显得张力十足。这种结构,在武侠小说中,应是绝无仅有的吧。我们知道金庸在《雪山飞狐》等作品中,有过对武侠小说叙事的模式的探索,那不过是由西方的探案小说中借过来的。而《欢乐英雄》的故事结构,就是纯文艺的小说中,也是不多见的,也许我自己读书有限,古龙也有借鉴,不过以我的判断,的确有创造的元气在。 

  武侠小说被列入类型小说中,以娱人为主旨,所以有更高要求的读者,会怀疑这种文体本身的表现力与创造力,能否走在文学的前列,来表现人性,来探索新的世界。《欢乐英雄》是古龙一个很好的回答吧。 

边城浪子 

  古龙最拿手的其实是十万字左右的中篇,过十万字,在他的作品中,即可以看到故事本身对作者的反抗。边城浪子就是这样,傅红雪与叶开与马空群等在草原的边城小镇上出现,古龙花了十几万字来介绍他们的恩怨,却发现没有办法收场,只好将他们又赶出小镇,来到江湖中来接着讲他们的故事,古龙接着往下写,读者接着往下看,可是第二部开始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了书商们脸上的奸笑。虽然是被延展了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的形态本身又奇妙地与古龙的人物与思想契合,这又是一件令我吃惊的事情。 

  故事已经像一团乱麻,像一团迷雾,作为讲述的文体的作者的古龙在拼命地搏斗,以令故事能向一个模糊的方向靠近,又吸引读者的眼球。另一方面,那一些侠客们也要在这迷局中奔波,没有方向,被自己盲目的激情冲激着。作出选择来证明自已的存在。傅红雪与叶开,都是这样吧,他们一个要去爱,一个要去恨,然后怀着这样的念头一头栽到故事中去。 

  金庸的故事一古龙故事的一个区别,就是古龙的人物晚上睡觉时,不一定知道明天干什么,但是金庸的人物却是对这一点一清二楚的。 

  以前我自己是反对古龙的故事的,也许金庸顺理成章的故事更能撼动我们的心,像贝多芬的乐章,你完全可以指望一个奇妙的高潮。可是古龙却是要与自己的故事来搏斗的,就像德彪西一样,音乐是他的目的,也是他进行思考与争扎的方式,他同自已的音乐在乐章里进行战斗。 
 
 
  
 作者: 张载张载  2006-6-9 14:39   回复此发言    
 
--------------------------------------------------------------------------------
 



1楼2008-08-14 17:22回复
    无花 

      血海飘香是楚留香系列中的第一本。古龙成熟期的作品,端的了得。其中的妙僧无花令在下印象深刻。他放舟在大明湖上,弹弦琴,焙新茗,饮美酒,下围棋,不着一丝人间的飞尘,不染一丝人间的烟气,好一位得道的高僧,后来我们的香帅,经过一番曲折的调查,却发现他正是那一桩桩精妙的血案的策划者,他这个东瀛剑客的长子的僧衣下面,藏着偌大的一统江湖的野心。当然,聪明一些的,对武侠的种种路数熟悉的朋友,可能在这个小和尚一露面就嗅到了他的邪气,过犹不及,一尘不染的外衣之下定然藏有一颗偏执的心。 

      看过电影《沉默的羔羊》的朋友,也许会觉得无花非常的亲切,无花与南宫灵恐怕都是有人格分裂的症状,南宫灵是无花的影子。自我与本我,美与恶在他们的身上较量,好像天使与魔鬼,同时看中了这么一块良田美玉,要来此展现它们的力量,最后恶占去了上风,他们的一身的才华,被扭曲,被控制,通过另外一种恶的方式表现出来,充满了妖异之气。所以他们的奋斗,在我们心头唤醒的,有时竟是一种妖艳的美。 

      所以无花得到的下场是骄傲的自杀,而不是被丐帮的长老们处治,因为自命不凡的无花不愿受到俗人的审判。楚留香面对丐帮长老的质问时,他变得异常的暴躁,因为他心中,对无花也有复杂的感情,正是像《沉默的羔羊》中的那个美丽能干的女警察一样。也许在香帅的内心里,他对这样的妖艳的美也有好感,却又要作出善与恶的判断,所以才变得如此的粗暴,大反香帅谦和的性情。他的心头,也没有解开重重谜团之后,智力得以显现的快慰,他觉得需要回到他海上的方舟中去,来由美人与美酒来缓解他疲乏的心灵。 

      一般我们认为,古龙的作品里有金庸作品中缺乏的现代性,无花也许是一个很好的个案。侠友们有兴趣,可以将他与金庸笔下的林平之东方不败等作比较,林平之与东方不败也有一种妖艳的美,但这种美,是通过技术来实现的——对男人的去势,令男人妖魔化,而不是来自于人内心的意志的较量。林平之他们作恶,是出自世俗的功利的目的,他也认为他们的作法是不对的,而无花的作恶竟是来自一种血液的呼唤。 

      在无花身上的这样妖艳的美,实际上也是有古龙接受的日本文化的因子在其中,正如无花身上的日本浪人的血统。生命的优雅,优越,血腥,短暂,都得以体现,无花的花,该是那妖艳的樱花才对吧。 


    第十四剑 

      前两天看过了古龙的《三少爷的剑》。读完之后,只觉得心绪茫然。没有办法来谈自己的印象,就像燕十三没有办法来谈论第十四剑一样。可惜我辈俗人,偏喜欢做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事,还是努力地讲一讲吧,三少爷的剑有糟糕已极的结构,由谢晓峰假死开始,到江湖上化作阿吉的流浪,实在是令人难以卒读吧,可是如果你不坚持读完,又如何知道燕十三与谢晓峰的那一场精彩至极的决战。可是偏偏是这么松散已极的结构,却在最后激发出了一种惊人的美,打个比方吧,开头,正好如同朝阳初升,中间则是沉闷的白日,到结尾的时候,黄昏来临,气象万千,其造化来自天工,令你惊叹莫名。你看那燕十三的疗伤,求剑,比武,哪一笔,不是来自非凡的灵感与想像。 

      作品的这样的一种节奏,还与作品的主旨——对剑道的讨论是暗合的吧。十三剑,也许是平常散乱,也许是神奇莫测,它们有局限,有麻烦,它们是平凡的人类的剑法,但是由这十三剑,却可以激发出人的无穷的创造力,这时候,神将眷顾,非凡的第十四剑将会凭借人的手来实现,那么就这个作品的结构来讲,前面的章节又何尝不是灵感与笨拙交织的十三剑,而结尾即是由此得出的第十四剑呢,第十四剑已出,前面的十三剑也同样被照亮。觉得它神奇莫测。 

      还有第十四剑与第十五剑,当燕十三知道这一点的时候,我想他会是多么幸福啊。作家们都知道,写作一生,只能求出十三剑来,第十四剑,第十五剑只能够等待,等待着缪斯的青目。这是一个深邃的道理,柏拉图讲过迷狂说,中国的诗里面,也是讲究下笔如有神的,这个“神”即是上帝予作家,与剑客的最高的奖赏。 
     
     
     
     作者: 张载张载 2006-6-9 14:39   回复此发言


    3楼2008-08-14 17: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