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好文,应该让大家看看,这木剑客是以前今古传奇杂志的主编。
古龙小识录
文/木剑客
欢乐英雄
我认识的古迷中,资历浅一些的,多喜欢《多情剑客无情剑》,有历历在目的人物与故事,有伟大的小李飞刀,有性的化身的林仙儿,名侠美女,人间奇情,令人目不暇接。资历稍深的,常谈到的是《欢乐英雄》。
《欢乐英雄》是古龙中期的作品,这一时期,正是古龙创造力最鼎盛的时期,我觉得古龙的作品也就是六五至七五这十年中间写出来的,大旗英雄传是开始,陆小凤传奇是结尾。《欢乐英雄》则写在古龙名车宝马,美人初献,书商登门,朋友如云,酒已入肠,尚未入脑的时期。
《欢乐英雄》有奇妙的结构,在以消遣为主旨的武侠小说中,几乎是一个异数。一座无名的小山,山上有几间房子,名叫富贵山庄,山庄里住着几个游侠。山下是一座无名的小城。小城里住着一群身份不明确的人。一条路将山与城连接起来。
小山与小城,像郭大路,王动他们生活的两极。一个是友谊与爱的天堂,一个是芸芸俗世逐利的人间。这两极有奇妙的对立关系。不禁让人想到卡夫卡的《城堡》,村庄与山上,也有奇妙的对立的关系,村庄是可以把握的世界,山上是不可把握的世界,它被人的意志与权力的浓雾掩盖了。
组成故事的,是四位游侠的身世之谜:我是谁?由这四组身世之谜,组成了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故事。这些故事是平行的,列在山与城之间,由一条人来人往的上山的大路接起来。这样的故事办法,又是由波斯的故事传统中来,一群僧人与游客聚到了一起,彼此来讲经历过的故事,一部作品看起来,就是一个平行的结构。天方夜谭就是这样结构的,还有一本叫花园与春天的故事集,也是这样的结构。
两个世界的对峙,平行式的均匀的故事,令作品有了复调式的结构。人物与故事被精密地组织起来,显得张力十足。这种结构,在武侠小说中,应是绝无仅有的吧。我们知道金庸在《雪山飞狐》等作品中,有过对武侠小说叙事的模式的探索,那不过是由西方的探案小说中借过来的。而《欢乐英雄》的故事结构,就是纯文艺的小说中,也是不多见的,也许我自己读书有限,古龙也有借鉴,不过以我的判断,的确有创造的元气在。
武侠小说被列入类型小说中,以娱人为主旨,所以有更高要求的读者,会怀疑这种文体本身的表现力与创造力,能否走在文学的前列,来表现人性,来探索新的世界。《欢乐英雄》是古龙一个很好的回答吧。
边城浪子
古龙最拿手的其实是十万字左右的中篇,过十万字,在他的作品中,即可以看到故事本身对作者的反抗。边城浪子就是这样,傅红雪与叶开与马空群等在草原的边城小镇上出现,古龙花了十几万字来介绍他们的恩怨,却发现没有办法收场,只好将他们又赶出小镇,来到江湖中来接着讲他们的故事,古龙接着往下写,读者接着往下看,可是第二部开始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了书商们脸上的奸笑。虽然是被延展了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的形态本身又奇妙地与古龙的人物与思想契合,这又是一件令我吃惊的事情。
故事已经像一团乱麻,像一团迷雾,作为讲述的文体的作者的古龙在拼命地搏斗,以令故事能向一个模糊的方向靠近,又吸引读者的眼球。另一方面,那一些侠客们也要在这迷局中奔波,没有方向,被自己盲目的激情冲激着。作出选择来证明自已的存在。傅红雪与叶开,都是这样吧,他们一个要去爱,一个要去恨,然后怀着这样的念头一头栽到故事中去。
金庸的故事一古龙故事的一个区别,就是古龙的人物晚上睡觉时,不一定知道明天干什么,但是金庸的人物却是对这一点一清二楚的。
以前我自己是反对古龙的故事的,也许金庸顺理成章的故事更能撼动我们的心,像贝多芬的乐章,你完全可以指望一个奇妙的高潮。可是古龙却是要与自己的故事来搏斗的,就像德彪西一样,音乐是他的目的,也是他进行思考与争扎的方式,他同自已的音乐在乐章里进行战斗。
作者: 张载张载 2006-6-9 14:39 回复此发言
--------------------------------------------------------------------------------
古龙小识录
文/木剑客
欢乐英雄
我认识的古迷中,资历浅一些的,多喜欢《多情剑客无情剑》,有历历在目的人物与故事,有伟大的小李飞刀,有性的化身的林仙儿,名侠美女,人间奇情,令人目不暇接。资历稍深的,常谈到的是《欢乐英雄》。
《欢乐英雄》是古龙中期的作品,这一时期,正是古龙创造力最鼎盛的时期,我觉得古龙的作品也就是六五至七五这十年中间写出来的,大旗英雄传是开始,陆小凤传奇是结尾。《欢乐英雄》则写在古龙名车宝马,美人初献,书商登门,朋友如云,酒已入肠,尚未入脑的时期。
《欢乐英雄》有奇妙的结构,在以消遣为主旨的武侠小说中,几乎是一个异数。一座无名的小山,山上有几间房子,名叫富贵山庄,山庄里住着几个游侠。山下是一座无名的小城。小城里住着一群身份不明确的人。一条路将山与城连接起来。
小山与小城,像郭大路,王动他们生活的两极。一个是友谊与爱的天堂,一个是芸芸俗世逐利的人间。这两极有奇妙的对立关系。不禁让人想到卡夫卡的《城堡》,村庄与山上,也有奇妙的对立的关系,村庄是可以把握的世界,山上是不可把握的世界,它被人的意志与权力的浓雾掩盖了。
组成故事的,是四位游侠的身世之谜:我是谁?由这四组身世之谜,组成了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故事。这些故事是平行的,列在山与城之间,由一条人来人往的上山的大路接起来。这样的故事办法,又是由波斯的故事传统中来,一群僧人与游客聚到了一起,彼此来讲经历过的故事,一部作品看起来,就是一个平行的结构。天方夜谭就是这样结构的,还有一本叫花园与春天的故事集,也是这样的结构。
两个世界的对峙,平行式的均匀的故事,令作品有了复调式的结构。人物与故事被精密地组织起来,显得张力十足。这种结构,在武侠小说中,应是绝无仅有的吧。我们知道金庸在《雪山飞狐》等作品中,有过对武侠小说叙事的模式的探索,那不过是由西方的探案小说中借过来的。而《欢乐英雄》的故事结构,就是纯文艺的小说中,也是不多见的,也许我自己读书有限,古龙也有借鉴,不过以我的判断,的确有创造的元气在。
武侠小说被列入类型小说中,以娱人为主旨,所以有更高要求的读者,会怀疑这种文体本身的表现力与创造力,能否走在文学的前列,来表现人性,来探索新的世界。《欢乐英雄》是古龙一个很好的回答吧。
边城浪子
古龙最拿手的其实是十万字左右的中篇,过十万字,在他的作品中,即可以看到故事本身对作者的反抗。边城浪子就是这样,傅红雪与叶开与马空群等在草原的边城小镇上出现,古龙花了十几万字来介绍他们的恩怨,却发现没有办法收场,只好将他们又赶出小镇,来到江湖中来接着讲他们的故事,古龙接着往下写,读者接着往下看,可是第二部开始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了书商们脸上的奸笑。虽然是被延展了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的形态本身又奇妙地与古龙的人物与思想契合,这又是一件令我吃惊的事情。
故事已经像一团乱麻,像一团迷雾,作为讲述的文体的作者的古龙在拼命地搏斗,以令故事能向一个模糊的方向靠近,又吸引读者的眼球。另一方面,那一些侠客们也要在这迷局中奔波,没有方向,被自己盲目的激情冲激着。作出选择来证明自已的存在。傅红雪与叶开,都是这样吧,他们一个要去爱,一个要去恨,然后怀着这样的念头一头栽到故事中去。
金庸的故事一古龙故事的一个区别,就是古龙的人物晚上睡觉时,不一定知道明天干什么,但是金庸的人物却是对这一点一清二楚的。
以前我自己是反对古龙的故事的,也许金庸顺理成章的故事更能撼动我们的心,像贝多芬的乐章,你完全可以指望一个奇妙的高潮。可是古龙却是要与自己的故事来搏斗的,就像德彪西一样,音乐是他的目的,也是他进行思考与争扎的方式,他同自已的音乐在乐章里进行战斗。
作者: 张载张载 2006-6-9 14:39 回复此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