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的64岁生日对张召忠来说有些特别,按照他的说法,“从来没过过这么好的生日”。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张召忠生日的前后三天时间里,他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局座召忠”涨了三万多粉丝。很难想象,64岁的军事评论员张召忠会突然火起来。虽然已经退休,但作为最受年轻人追捧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评论家,张召忠并没有就此隐退江湖。他依然继续奋战在军事评论的岗位上,为一代代电视观众品评军事热点,提供饭桌谈资。办微信公众号这个活是去年退休的张召忠自己给自己物色的,虽说当时是“草率”地提枪上阵,不过现在看来,他这场新媒体战争也算是打得风生水起。
五月中旬的一天,在解放军电视中心录制完节目后,张召忠马不停蹄地赶回位于西四环的工作室接受采访。在车上,他看完了这一天“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的推送预览——对于张召忠来说,这个环节已经成为了他64岁退休生活的一部分。
从1992年在中央电视台录制《三十六计》开始,张召忠作为军事评论员,已经和媒体打了24年的交道。而去年,刚刚从国防大学退休的张召忠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战场——2015年12月30日,张召忠开办了个人微信公众号“局座召忠”,在这里继续着他的国防教育普及。今天回想起来,张召忠觉得自己的这个举动是“贸然”的,那时候的他没有使用过微信,甚至分不清微信和微信公众号的区别。
开弓没有回头箭,虽然没有事先摸清敌人的情况,开办了微信公众号的张召忠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他坦言,这个过程中最困难的就是有太多没有预料到的事情,不知道大家想听什么看什么,几乎公众号上的每个栏目都经过多次的调整和变动才最终确定。如今,“局座召忠”公众号上有长文、视频、音频、漫画等各种形式的内容,后方运营也从张召忠一个人的孤军奋战发展到一个9人的“局座军部”。张召忠说,公众号开办了五个月,这才刚刚稳定下来。张召忠坦然,自己办微信公众号就是为了吸引年轻人关注国防,因为年轻人就是未来。而他吸引年轻人的方式就是和他们站在一起。在他的公众号上,你看不到国防大学教授张召忠,也看不到海军少将张召忠,你能看到的就是“局座”,或者干脆就是一个“退休老头儿老张”。他上B站看网友以他为素材制作的鬼畜视频,他把自己的照片交给公众号小编P成表情包,他参与斗鱼直播,他在公众号上转载漫画《进击的局座舰娘之玉碎》……张召忠说,自己想用一些健康的东西去影响年轻人,“但话说回来,现在什么是健康的东西?可能你越和年轻人说这是健康的,他越不听,所以必须要包装一下,用另一种方式去搞。”虽然不是每一个年轻人都会喜欢他讲的军事国防知识,但对于这样一个亲切和蔼、爱讲故事不爱讲道理并且愿意用你的方式和你沟通交流的老爷爷,几乎没有人能够残忍拒绝。
“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我不是叫你一定要当兵,而是告诉你要有军人的素质。军人的素质是什么?是把自己打扮得干干净净的,是和人交往要讲信用,要忠诚,能吃苦,遵守时间,做事不要半途而废,等等。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时间长了,大家就要慢慢养成这些习惯。”张召忠说。
采访的过程中,张召忠时不时拿起手机向记者展示“局座召忠”的推送内容,对于哪天发了什么内容,他如数家珍。五个多月前连怎么添加订阅号都不会的他如今已经能够非常熟练地使用微信的各项功能,还经常在节目里教他的中老年粉丝。
虽然“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已经运营得风生水起,但张召忠至今仍然不大使用微信,因为“没有时间和别人聊天”。他的微信里甚至没有自己的家人,只有公众号编辑部的“小伙伴们”,每天发推送前,他们都会在群里交流想法。不同于公众号头像的一本正经,张召忠自己的微信头像是一只萌萌的银狐犬,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那是他的爱宠“张小贝”。
采访结束时将近下午五点,这是“局座召忠”每天推送的固定时间。在进行接下来的拍摄之前,张召忠快速地和编辑又一次确认了当日的推送内容。一个多小时后拍摄工作结束,张召忠一下子就从最后拍照的演播室消失了,一分钟后,就见他兴冲冲地走回来,晃着手机对记者说:“今天头条推送的阅读量一个小时就到一万四了,你见证了!”脸上满满的都是笑容。
张召忠说自己是一个喜欢新技术、喜欢创新的人。对于近来大热的VR和游戏,他也表现得跃跃欲试。“现在我事情太多没来得及想,等过几年公众号的事情消停消停,我就在这些方面尝试一下。”看来,微信公众号也不会是“局座”的最后一个战场。
这个事总要有人做,我就当摸摸市场
Q:听说您在办“局座召忠”之前都不怎么用微信?
A:我到现在都不怎么用微信,我没有时间跟人交流,我微信里只有我们这个团队的群“局座军部“,我们会在群里讨论交流。每天下午五点上线前的一个小时,全是交流这一天的内容。我现在不加别人的微信,电话也不怎么接,我没那个时间啰嗦半天,找我无非就是采访、做节目或者让我去讲个课,我都推了,在忙公众号的事呢。我的微信里连我老伴儿、我儿子都没有。
Q:怎么想到办这个公众号的?
A:一开始我没有区分开微信和微信公众号,我在家里老听我老伴儿说她加了一个战友群,谁又发视频了,给我感觉这是个大家交流的地方。后来到《最强大脑》录节目,我看他们都玩这个。有一天我看到《最强大脑》的微信公众号,还有他们给我拍的照片、小视频都放到上面了,我之前都没注意,不知道他们在旁边拍什么。凤凰网上流传的那个我补妆的视频,就是小孩们偷拍的,我以为他在玩手机呢,结果是在偷拍……那个视频弄出来之后,我觉得挺好,就是小孩们玩嘛。后来到了《最强大脑》,他们就玩得更邪乎了,把我各种和他们闹着玩、卖萌的东西都放上去了。我说你们现在都时兴玩这个啊,那我也弄一个。
Q:这大概是什么时候?
A:去年12月,我每周都去《最强大脑》录节目,就有了这个想法。我问他们,弄这个东西要什么程序?他们就说要先拍照片认证,我也不知道什么叫拍照片认证。后来在北京台录像,他们给我拍了照片拿去认证。认证下来之后,就说这个公众号要叫什么名,我说就叫“张召忠“,结果审核不通过。正好在酝酿这个名字的过程中,我去录《最强大脑》,在热场环节我一上场,下面就喊“局座!局座!“我说那我就从了你们了,就叫“局座召忠“吧,结果一报上去就审核通过了。
Q:最近“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推出了短视频节目《张召忠说》,为什么想做短视频?
A:《张召忠说》原来是我退休之后和凤凰网合作的一个项目,这其实是一个失败的项目。一开始我想,凤凰网在新闻方面是一个比较权威的门户网站,这个平台很好。另外,我的内容是系统地讲解了一下日本历史上曾经侵略了哪些国家,又深度挖掘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根源,很少有学者这么系统地讲。视频的点击率很高,有五六百万,大家的反映也很好。《军武次位面》是我们的一个合作伙伴,由一帮军迷组成,为了提高节目质量,我找到他们帮忙。节目做得一直都很好,但就是没有广告支持。我到现在都不明白,这么好的一档节目,观众、网友也都说好,点击量也很高,但就是没有广告,一个都没有,相当于自己花钱搞了三十多期节目,并且我连盒饭都没有。《军武次位面》和我们合作了那么多期节目,一分钱没拿,全是倒贴。那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不可持续的状态,既然如此,就算了吧。微信公众号也是一样,我都是自己往里面砸钱。《张召忠说》停了一个礼拜,这时候后台有一帮网友问“为什么没有了“,就说想看,我说那就抓紧吧,我们自己搞一个演播室做视频,一次十几分钟的。这一次我就再也不好意思去找别人了,因为没钱嘛,一次两次还可以,但是长期做节目就不好意思了。我想我自己没事,我从别处挣点钱,拿点稿费,贴补这边。
和年轻人交流要疏不要堵
Q:您总说办公众号主要针对的是年轻人,您觉得现在的年轻人有什么特点?
A:80后尤其是1985年以前的孩子,都受过苦,他们的三观基本和我们这一代差不多。1985年以后的孩子,因为他们生下来就有网络,整个生活又好,家里又是独子,再加上开放,所以他们的世界观和我们就完全不一样了。不一样的话,将来当兵怎么办呢?这都是适龄青年啊,00后再过两年都十八了。所以我就想,主要是给这些孩子说说这些事。这是最难教育的一个群体,因为他的思想是全球化的、完全开放式的,他眼中任何东西都是扁平的,没有层级观念,不会因为你是一个领导或名人就尊重你。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你不能说“我是个什么官员、教授、名人,你坐下,我好好教育你“。其实现在的孩子责任心很强的,他们会觉得自己的任务一定要完成,而且要创造性地完成。就像我们把一个小鸟放在一个小笼子里,我可能觉得它会很舒服,但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这个笼子太小了,他们不要笼子,要自己飞出去。我们以为是好的东西,他们不一定以为是好的。孩子们有他们的文化,他们的角度。
Q:和年轻人交流您有什么经验?
A:我一辈子都在和年轻人打交道,自己不知不觉地就老了。我这么些年主要是搞军事科技普及,也是针对年轻人的。为什么要针对年轻人?年轻人是未来嘛。我记得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前,有一篇文章叫做《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谁来保卫》。那个时候大家对80后怨声载道,觉得这一代是垮掉的一代,独生子女吃不了苦等等,事实上现在80后挑大梁了,没有垮掉啊。现在大家又开始说90后、00后。我的观点是,作为过来人,要分清朝阳和夕阳,要把更多的机遇留给他们。作为过来人,对年轻人的态度就是要用望远镜来看他们,他们永远是美好的未来,蒸蒸日上;不要用显微镜去看他们--如果你用显微镜看一盘菜,那看到的都是细菌。我们不能一看见年轻人上弹幕就指责他们:“你说的话怎么好像有对社会不满意的?删掉删掉!“我从来不赞成这样。两千多年前李冰父子修的都江堰其实也没什么玄机,但上游的洪水经过那么一疏散,就能灌溉万亩良田。这是什么道理?要疏不要堵,一堵肯定出事。他有什么怨气你让他发泄出来,小孩嘛,青春期总是这样嘛。孩子们很神奇,他们心中的偶像不是你能够给他们树立的,而是他们要自己找,他们要自己感觉我在某个方面佩服他。别人讲的道理再好,如果方法不对,可能他们都听不进去。我们对孩子们要宽容,不要整天挑毛病、打棍子、上纲上线,这样不好。
想尝试VR和军事游戏
Q:办微信公众号对您的生活有什么影响?A:对生活的影响就是很累,但是很高兴,每天最高兴的时候就是五点之后看看这一天有多少阅读量。一般情况下,推送发出去之后一小时涨一万阅读量,一直持续到晚上十二点。但有时候长文就不行。比较累的就是每天想要做什么节目,还不能是单一的文章,还要是音频、文章、视频穿插起来,满足大家的不同口味。
Q:家里人怎么看您办公众号这件事?
A:一开始家里人都不支持我搞这个东西,他们觉得“岁数这么大了,好不容易退休了,整这个干嘛?“他们都不太赞同我搞这个。我这个人的性格就是干一件事就要把它干好,我很少半途而废。所以他们现在也不管这个事情了,他们也不看,偶尔看一些,也不怎么关心我这个东西。
Q:您空闲时间会做些什么?
A:睡觉。再就是学习,我原来的学习大部分是看书看报,现在大部分是看手机。我每天的学习时间应该平均不会少于三个小时,否则我不会保持到现在,我一直都工作在第一线,没有新的东西是不行的。不管是什么专家,如果不学习,哪怕只有半个月,就会落后。在现在这样的信息时代,可能都用不了半个月,几天就不行了,你就不知道孩子们在说什么了。
Q:您挺会穿衣服的,您的衣服都是自己搭配的吗?
A:对。穿衣服有几个要素,一个是要保持整洁,讲卫生,指甲不要太长,不要胡子拉碴。这个习惯是军人必须要养成的,这叫军容风纪,内务条令规定的,把皮鞋擦好,衣服熨好,这并不是说我特别讲究,而是必须要做到的。便装的话,由于我原来在北大学外语,有一个必须要训练的课程,当翻译就要知道自己的位置,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知道怎么样去尊重别人,知道穿衣服、吃饭要遵守什么规矩,这些礼宾的内容是列入正式课程的。也就是说,我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养成了礼宾的这一套习惯。后来做节目的时候又有一些做节目的要求。有一次录《军情解码》,我不知道他们突然改版了,原来后面就是一块大屏幕,我穿着西服很合适嘛。结果那天我穿着西服过去之后发现背景改了,那我得马上把我的衣服换成衬衣,因为后面都是伪装网、麻袋、弹药箱之类的画面,我穿西服就没法融入到这个场景里。虽然说穿衣戴帽是个人喜好,但别人能从中看出你的品位和修养。
Q:公众号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新动作吗?
A:如今我们算是刚就绪,多不容易啊。我们刚把所有的节目固定下来,我说不要再变了,现在基本上就是提高质量的问题。还有,公众号上的一些内容可能要出书,“八一“前就出,我们找了一个编辑现在正在做。从长期来讲,我对新技术特别感兴趣,我以后想做两个事,一个是VR,一个是军事游戏。这些年做电视节目接触过一些VR,五月初我去参加广东卫视的一个节目录制,现场八个摄像头进行VR的拍摄,这是我第一次进入到VR的拍摄现场。再一个就是游戏,好的军事游戏是军事科普教育的一部分,号召年轻人多玩一些好的游戏,我会在这方面有筛选地加强一些宣传。如果以后时机成熟了,我还琢磨着自己构思一些游戏,看看自己能不能参与制作游戏。(来源/北京青年周刊)
五月中旬的一天,在解放军电视中心录制完节目后,张召忠马不停蹄地赶回位于西四环的工作室接受采访。在车上,他看完了这一天“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的推送预览——对于张召忠来说,这个环节已经成为了他64岁退休生活的一部分。
从1992年在中央电视台录制《三十六计》开始,张召忠作为军事评论员,已经和媒体打了24年的交道。而去年,刚刚从国防大学退休的张召忠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战场——2015年12月30日,张召忠开办了个人微信公众号“局座召忠”,在这里继续着他的国防教育普及。今天回想起来,张召忠觉得自己的这个举动是“贸然”的,那时候的他没有使用过微信,甚至分不清微信和微信公众号的区别。
开弓没有回头箭,虽然没有事先摸清敌人的情况,开办了微信公众号的张召忠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他坦言,这个过程中最困难的就是有太多没有预料到的事情,不知道大家想听什么看什么,几乎公众号上的每个栏目都经过多次的调整和变动才最终确定。如今,“局座召忠”公众号上有长文、视频、音频、漫画等各种形式的内容,后方运营也从张召忠一个人的孤军奋战发展到一个9人的“局座军部”。张召忠说,公众号开办了五个月,这才刚刚稳定下来。张召忠坦然,自己办微信公众号就是为了吸引年轻人关注国防,因为年轻人就是未来。而他吸引年轻人的方式就是和他们站在一起。在他的公众号上,你看不到国防大学教授张召忠,也看不到海军少将张召忠,你能看到的就是“局座”,或者干脆就是一个“退休老头儿老张”。他上B站看网友以他为素材制作的鬼畜视频,他把自己的照片交给公众号小编P成表情包,他参与斗鱼直播,他在公众号上转载漫画《进击的局座舰娘之玉碎》……张召忠说,自己想用一些健康的东西去影响年轻人,“但话说回来,现在什么是健康的东西?可能你越和年轻人说这是健康的,他越不听,所以必须要包装一下,用另一种方式去搞。”虽然不是每一个年轻人都会喜欢他讲的军事国防知识,但对于这样一个亲切和蔼、爱讲故事不爱讲道理并且愿意用你的方式和你沟通交流的老爷爷,几乎没有人能够残忍拒绝。
“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我不是叫你一定要当兵,而是告诉你要有军人的素质。军人的素质是什么?是把自己打扮得干干净净的,是和人交往要讲信用,要忠诚,能吃苦,遵守时间,做事不要半途而废,等等。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时间长了,大家就要慢慢养成这些习惯。”张召忠说。
采访的过程中,张召忠时不时拿起手机向记者展示“局座召忠”的推送内容,对于哪天发了什么内容,他如数家珍。五个多月前连怎么添加订阅号都不会的他如今已经能够非常熟练地使用微信的各项功能,还经常在节目里教他的中老年粉丝。
虽然“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已经运营得风生水起,但张召忠至今仍然不大使用微信,因为“没有时间和别人聊天”。他的微信里甚至没有自己的家人,只有公众号编辑部的“小伙伴们”,每天发推送前,他们都会在群里交流想法。不同于公众号头像的一本正经,张召忠自己的微信头像是一只萌萌的银狐犬,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那是他的爱宠“张小贝”。
采访结束时将近下午五点,这是“局座召忠”每天推送的固定时间。在进行接下来的拍摄之前,张召忠快速地和编辑又一次确认了当日的推送内容。一个多小时后拍摄工作结束,张召忠一下子就从最后拍照的演播室消失了,一分钟后,就见他兴冲冲地走回来,晃着手机对记者说:“今天头条推送的阅读量一个小时就到一万四了,你见证了!”脸上满满的都是笑容。
张召忠说自己是一个喜欢新技术、喜欢创新的人。对于近来大热的VR和游戏,他也表现得跃跃欲试。“现在我事情太多没来得及想,等过几年公众号的事情消停消停,我就在这些方面尝试一下。”看来,微信公众号也不会是“局座”的最后一个战场。
这个事总要有人做,我就当摸摸市场
Q:听说您在办“局座召忠”之前都不怎么用微信?
A:我到现在都不怎么用微信,我没有时间跟人交流,我微信里只有我们这个团队的群“局座军部“,我们会在群里讨论交流。每天下午五点上线前的一个小时,全是交流这一天的内容。我现在不加别人的微信,电话也不怎么接,我没那个时间啰嗦半天,找我无非就是采访、做节目或者让我去讲个课,我都推了,在忙公众号的事呢。我的微信里连我老伴儿、我儿子都没有。
Q:怎么想到办这个公众号的?
A:一开始我没有区分开微信和微信公众号,我在家里老听我老伴儿说她加了一个战友群,谁又发视频了,给我感觉这是个大家交流的地方。后来到《最强大脑》录节目,我看他们都玩这个。有一天我看到《最强大脑》的微信公众号,还有他们给我拍的照片、小视频都放到上面了,我之前都没注意,不知道他们在旁边拍什么。凤凰网上流传的那个我补妆的视频,就是小孩们偷拍的,我以为他在玩手机呢,结果是在偷拍……那个视频弄出来之后,我觉得挺好,就是小孩们玩嘛。后来到了《最强大脑》,他们就玩得更邪乎了,把我各种和他们闹着玩、卖萌的东西都放上去了。我说你们现在都时兴玩这个啊,那我也弄一个。
Q:这大概是什么时候?
A:去年12月,我每周都去《最强大脑》录节目,就有了这个想法。我问他们,弄这个东西要什么程序?他们就说要先拍照片认证,我也不知道什么叫拍照片认证。后来在北京台录像,他们给我拍了照片拿去认证。认证下来之后,就说这个公众号要叫什么名,我说就叫“张召忠“,结果审核不通过。正好在酝酿这个名字的过程中,我去录《最强大脑》,在热场环节我一上场,下面就喊“局座!局座!“我说那我就从了你们了,就叫“局座召忠“吧,结果一报上去就审核通过了。
Q:最近“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推出了短视频节目《张召忠说》,为什么想做短视频?
A:《张召忠说》原来是我退休之后和凤凰网合作的一个项目,这其实是一个失败的项目。一开始我想,凤凰网在新闻方面是一个比较权威的门户网站,这个平台很好。另外,我的内容是系统地讲解了一下日本历史上曾经侵略了哪些国家,又深度挖掘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根源,很少有学者这么系统地讲。视频的点击率很高,有五六百万,大家的反映也很好。《军武次位面》是我们的一个合作伙伴,由一帮军迷组成,为了提高节目质量,我找到他们帮忙。节目做得一直都很好,但就是没有广告支持。我到现在都不明白,这么好的一档节目,观众、网友也都说好,点击量也很高,但就是没有广告,一个都没有,相当于自己花钱搞了三十多期节目,并且我连盒饭都没有。《军武次位面》和我们合作了那么多期节目,一分钱没拿,全是倒贴。那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不可持续的状态,既然如此,就算了吧。微信公众号也是一样,我都是自己往里面砸钱。《张召忠说》停了一个礼拜,这时候后台有一帮网友问“为什么没有了“,就说想看,我说那就抓紧吧,我们自己搞一个演播室做视频,一次十几分钟的。这一次我就再也不好意思去找别人了,因为没钱嘛,一次两次还可以,但是长期做节目就不好意思了。我想我自己没事,我从别处挣点钱,拿点稿费,贴补这边。
和年轻人交流要疏不要堵
Q:您总说办公众号主要针对的是年轻人,您觉得现在的年轻人有什么特点?
A:80后尤其是1985年以前的孩子,都受过苦,他们的三观基本和我们这一代差不多。1985年以后的孩子,因为他们生下来就有网络,整个生活又好,家里又是独子,再加上开放,所以他们的世界观和我们就完全不一样了。不一样的话,将来当兵怎么办呢?这都是适龄青年啊,00后再过两年都十八了。所以我就想,主要是给这些孩子说说这些事。这是最难教育的一个群体,因为他的思想是全球化的、完全开放式的,他眼中任何东西都是扁平的,没有层级观念,不会因为你是一个领导或名人就尊重你。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你不能说“我是个什么官员、教授、名人,你坐下,我好好教育你“。其实现在的孩子责任心很强的,他们会觉得自己的任务一定要完成,而且要创造性地完成。就像我们把一个小鸟放在一个小笼子里,我可能觉得它会很舒服,但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这个笼子太小了,他们不要笼子,要自己飞出去。我们以为是好的东西,他们不一定以为是好的。孩子们有他们的文化,他们的角度。
Q:和年轻人交流您有什么经验?
A:我一辈子都在和年轻人打交道,自己不知不觉地就老了。我这么些年主要是搞军事科技普及,也是针对年轻人的。为什么要针对年轻人?年轻人是未来嘛。我记得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前,有一篇文章叫做《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谁来保卫》。那个时候大家对80后怨声载道,觉得这一代是垮掉的一代,独生子女吃不了苦等等,事实上现在80后挑大梁了,没有垮掉啊。现在大家又开始说90后、00后。我的观点是,作为过来人,要分清朝阳和夕阳,要把更多的机遇留给他们。作为过来人,对年轻人的态度就是要用望远镜来看他们,他们永远是美好的未来,蒸蒸日上;不要用显微镜去看他们--如果你用显微镜看一盘菜,那看到的都是细菌。我们不能一看见年轻人上弹幕就指责他们:“你说的话怎么好像有对社会不满意的?删掉删掉!“我从来不赞成这样。两千多年前李冰父子修的都江堰其实也没什么玄机,但上游的洪水经过那么一疏散,就能灌溉万亩良田。这是什么道理?要疏不要堵,一堵肯定出事。他有什么怨气你让他发泄出来,小孩嘛,青春期总是这样嘛。孩子们很神奇,他们心中的偶像不是你能够给他们树立的,而是他们要自己找,他们要自己感觉我在某个方面佩服他。别人讲的道理再好,如果方法不对,可能他们都听不进去。我们对孩子们要宽容,不要整天挑毛病、打棍子、上纲上线,这样不好。
想尝试VR和军事游戏
Q:办微信公众号对您的生活有什么影响?A:对生活的影响就是很累,但是很高兴,每天最高兴的时候就是五点之后看看这一天有多少阅读量。一般情况下,推送发出去之后一小时涨一万阅读量,一直持续到晚上十二点。但有时候长文就不行。比较累的就是每天想要做什么节目,还不能是单一的文章,还要是音频、文章、视频穿插起来,满足大家的不同口味。
Q:家里人怎么看您办公众号这件事?
A:一开始家里人都不支持我搞这个东西,他们觉得“岁数这么大了,好不容易退休了,整这个干嘛?“他们都不太赞同我搞这个。我这个人的性格就是干一件事就要把它干好,我很少半途而废。所以他们现在也不管这个事情了,他们也不看,偶尔看一些,也不怎么关心我这个东西。
Q:您空闲时间会做些什么?
A:睡觉。再就是学习,我原来的学习大部分是看书看报,现在大部分是看手机。我每天的学习时间应该平均不会少于三个小时,否则我不会保持到现在,我一直都工作在第一线,没有新的东西是不行的。不管是什么专家,如果不学习,哪怕只有半个月,就会落后。在现在这样的信息时代,可能都用不了半个月,几天就不行了,你就不知道孩子们在说什么了。
Q:您挺会穿衣服的,您的衣服都是自己搭配的吗?
A:对。穿衣服有几个要素,一个是要保持整洁,讲卫生,指甲不要太长,不要胡子拉碴。这个习惯是军人必须要养成的,这叫军容风纪,内务条令规定的,把皮鞋擦好,衣服熨好,这并不是说我特别讲究,而是必须要做到的。便装的话,由于我原来在北大学外语,有一个必须要训练的课程,当翻译就要知道自己的位置,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知道怎么样去尊重别人,知道穿衣服、吃饭要遵守什么规矩,这些礼宾的内容是列入正式课程的。也就是说,我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养成了礼宾的这一套习惯。后来做节目的时候又有一些做节目的要求。有一次录《军情解码》,我不知道他们突然改版了,原来后面就是一块大屏幕,我穿着西服很合适嘛。结果那天我穿着西服过去之后发现背景改了,那我得马上把我的衣服换成衬衣,因为后面都是伪装网、麻袋、弹药箱之类的画面,我穿西服就没法融入到这个场景里。虽然说穿衣戴帽是个人喜好,但别人能从中看出你的品位和修养。
Q:公众号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新动作吗?
A:如今我们算是刚就绪,多不容易啊。我们刚把所有的节目固定下来,我说不要再变了,现在基本上就是提高质量的问题。还有,公众号上的一些内容可能要出书,“八一“前就出,我们找了一个编辑现在正在做。从长期来讲,我对新技术特别感兴趣,我以后想做两个事,一个是VR,一个是军事游戏。这些年做电视节目接触过一些VR,五月初我去参加广东卫视的一个节目录制,现场八个摄像头进行VR的拍摄,这是我第一次进入到VR的拍摄现场。再一个就是游戏,好的军事游戏是军事科普教育的一部分,号召年轻人多玩一些好的游戏,我会在这方面有筛选地加强一些宣传。如果以后时机成熟了,我还琢磨着自己构思一些游戏,看看自己能不能参与制作游戏。(来源/北京青年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