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吧 关注:65,591贴子:7,068,045

回根据地发个孕妇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07-06 13:40回复
    先放个链接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07-06 13:40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6-07-06 13:40
      回复
        大量根本不能生育的女性也挺着大肚子来了!
        2016-07-05 唐闻佳 文汇教育
        从医30多年,上海仁济医院产科主任林建华如今每天上班,都要先吃一把药,否则撑不下去。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6-07-06 13:41
        回复
          原来,姑娘原本只身在深圳打工,眼看心脏病病情越来越重,一群IT小伙子得知后为她发起募捐,并找到医院给她做了临时性姑息治疗。奇妙的是,手术做完了,姑娘和募捐发起人的爱情也产生了。婚后,小两口搬到上海。不久,姑娘怀孕了。
          听了这对小夫妻的故事,林建华没再多说一句,“批评她不懂科学,不爱惜自己,都是徒劳的。”这个产科“老法师”决定做些违背“医学常识”的事:为这个家庭保住孩子。
          每天观察孕妇情况,调整治疗策略,一直保到32周,孕妇的心脏负荷太大了,林建华决定实施剖宫产。
          她自己上台主刀手术——1500克的小生命,母子平安!林建华感受着从业以来从未有过的高兴。
          “产科里的每个女人,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当你了解这个故事,医生们会感觉和产妇是同仇敌忾的,要去帮助她们完成这个梦想——就是拼了命地保大人、保小孩。”林建华说。
          她们为了生个孩子连命都不要?
          什么叫“违背医学常识”?这个深圳孕妇现在是皆大欢喜,但极有可能的另一种结局是:小孩出生,母亲去世。所以,医学常规告诉医生,这类产妇应该终止妊娠。
          常人难以想见林建华和同事所冒的风险,当然,担风险的前提是,这群医生对产妇的情况有把握。
          也因为风险的存在,产科常会遇到3种“最让医生头疼的产妇”:
          第一,知道自己有重病,也告诉医生的;
          第二种,自己糊涂,到临盆了才因为出现各种症状意识到出问题了,比如出血、昏迷;
          还有第三种人,对医生隐瞒病情的。“我要说了,你就不给我生了。”这是林建华和同事常听到产妇说的一句话。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6-07-06 13:42
          收起回复
            常人一听,会觉得这些产妇的逻辑有问题——命是自己的,又不是医生的,她们为了生个孩子连命都不要?是的。
            天黑了,产科医生办公室仍是一派忙碌景象
            林建华遇到过一个江苏产妇,心脏房间隔缺损足足有3公分,怀孕16周、怀孕19周时分别在当地医院两次写承诺书,保证“是我自己要生,去世了跟医院无关”,两次被当地医院拒绝。
            就这样,怀孕9个月时,产妇找到仁济医院。怀孕的负担让她的肺动脉高压飙到148mmHg,按医学常规,肺动脉高压达到50mmHg以上就不能怀孕了。
            “我30年没见过这么高的肺动脉高压。”林建华用“惊人”来形容这个病例。这个产妇患上艾森曼格斯综合征,加之怀孕的负担,这真是产科的凶症之一,分娩期和72小时的最初产褥期是最难挺过去的。
            怀孕36周零3天,产妇接受剖宫产,产后医生们费了大量心思抢救,第1天,第2天,第3天,熬过了72个小时,但第8天,产妇还是去世了。
            “孩子3000克,健康,但产妇进了重症监护室,连孩子一面都没见到。”这天以后,林建华反复说着两句话,“她应该早点来”“给我们的时间太少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6-07-06 13:44
            回复
              理性医生遇到产妇的悲喜人生
              论医学,这些产妇一个都不能生。可科学至上、绝对理性的另一面,恰是产妇的五味人生,她们的决定可不乖乖遵循“科学”“理性”。
              最近,林建华遇到一个产妇,怀孕17周,整个人却瘦得皮包骨头。产妇原本患有一种罕见的疾病:肠源性低蛋白血症。这导致产妇又是胸水,又是腹水,整个大肚子可以甩来甩去,就跟水袋子一样,水扑扑的。
              身体的毛病让这个产妇的全身营养支持很差,根本不足以支撑怀孕。
              可她为什么要怀孕?
              原来产妇是“新上海人”,多年前跟丈夫一起来上海打拼。结婚10年,她一直没怀孕——肠源性低蛋白血症让她本身就不容易受孕。因为要不到孩子,只能离婚。但刚一离婚,孩子来了,还是一对双胞胎!
              “我不准备找这个男的了,但我一定要把孩子生出来。”林建华记得产妇说的每个字,“因为没有孩子,我的婚姻没了;现在孩子来了,我一定要!”
              真是人间剧场,青春离奇。林建华再一次感觉,当医生,就是在给别人圆梦。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6-07-06 13:45
              回复
                有个孕妇27周找到仁济医院——慢性肾衰竭。到28周,产妇宫缩了,赶紧准备生。林建华对产妇说,“你的孩子救了你,孩子自己启动了宫缩。”如果再等下去,很可能一尸两命。
                还有一个心脏病产妇,好不容易在仁济医院生出了儿子,一家人都抱着孙子回老家了。
                医生问住在监护室的产妇:“你怎么办?”
                产妇回答:“我没关系的,我坐动车回去。”
                “你没搞错吧!好不容易把你这条命救回来,哪还经得起长途颠簸?”一群医生跳起来,逼迫着产妇家属叫了跨省救护车,一路开回老家。
                “我们没办法放弃这些人,我们是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即便不建卡,只要她来了,我们就不能拒绝她。我们不要,可能也就没人要了。”
                疲惫、无奈——每次看到林建华,听她说产妇的故事,一下子就读懂了这些表情。她说,看着病房里各种离奇的产妇,医生有时能说的,不是科学,不是医学。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6-07-06 13:45
                回复
                  睡了个午觉起来,发现居然木人捧场……我面壁思过去…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6-07-06 15:48
                  回复
                    没妈的孩子是根草,人都是自私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7-06 16:43
                    回复
                      命是自己的都不知道珍惜,医生又不是万能的。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6-07-06 16:56
                      回复
                        叹息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6-07-06 16:57
                        回复
                          我同事说这个主任是她实习的带教。我觉得比起医学的进步我更愿意看到人思想的进步。身体不好不生孩子又咋地?医学的进步反而惯的很多人不知天高地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7-06 17:46
                          回复
                            产妇们可怜 医生们更可怜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6-07-06 18: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