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学校一班吧 关注:43贴子:22,218
  • 7回复贴,共1

【超清晰排版】高中物理公式(拼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百度…


1楼2008-08-16 16:13回复
    实在是太强了……所以忍不住要发上来……
    转自物理吧,心心郡主~


    2楼2008-08-16 16:15
    回复
      【注意】以下是物理公式重要级别的符号说明。 
                 ▲▲▲▲  ̄ ̄ ̄ ̄ 
          (1)一般公式 
              ┏━━━━━━━━┓ 
              ┃        ┃ 
              ┃        ┃ 
              ┃        ┃ 
              ┗━━━━━━━━┛ 

          (2)特别重要的公式 
              ★━━━━━━━━★ 
              ┃        ┃ 
              ┃        ┃ 
              ┃        ┃ 
              ★━━━━━━━━★ 

          (3)特别重要的公式而且比较难记忆 
              ★★━━━━━━★★ 
              ★        ★ 
              ┃        ┃ 
              ★        ★ 
              ★★━━━━━━★★


      3楼2008-08-16 16:16
      回复
        (1)重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对应单位: 牛(N)    千克(kg)  
            ②产生原因: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  
                       ̄ ̄  ̄ ̄ 
            ③方向:竖直向下    ④作用点:物体重心位置(物体的重心不一定位于物体上。) 
                 ̄ ̄ ̄ ̄            ̄ ̄▲▲       ̄ ̄ ̄ 
                            比如,向自行车轮胎状的东西“◎”形 

                                        和 

                                      ▓▓▓▓▓ 
                                      ▓   ▓ 
                                      ▓   ▓ 
                                      ▓▓▓▓▓ 

                           重心则是物体的中心,物体的中心没有在物体上。 
                           ▔▔     ▔▔ ▔▔▔▔▔▔▔▔▔▔▔ 
        (2)弹力:    ——→ 产生原因: ①接触 ②形变 
                             ̄ ̄   ̄ ̄ 
           第一类:特殊的一种力能用公式——→“弹簧弹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对应单位:牛(N)   牛∕米(N∕m) 米(m)—→形变量 
                           ↓ 
                   k:劲度系数(拉伸或压缩形变量的大小) 
                      ̄ ̄ ̄ ̄ 
            ②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沿着恢复形变的方向。 
                ▲▲▲ ̄ ̄ ̄ ▲▲ ̄ ̄ ̄ ̄ ̄ ̄ ̄ 
            ③作用点:在接触面或点上。 
                    ▲ ▲ 
           第二类:非弹簧弹力 
                | 
                └——→用“力的平衡”求解   
                      ▲▲▲▲ 
        (3)摩擦力:       产生原因  ╱ 接触   挤压 (合为“有弹力”) 
           第一类:滑动摩擦力 —————→〈  作用物体之间粗糙 
                            ╲ 相对运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滑   ◢◤ ◥◤█ █   N ┃ 
                ★━━┯━━━━━━━━┯━━━━┯━━━★ 
                   ↓        |    ↓ 
            ①对应单位:牛(N)      |   牛(N) 
                            | 
                            ↓                    _ 
              μ为动摩擦因数(比例常数,只与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读音“miu”,没有单位。 
            ②方向:与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 ̄ ̄ ̄ ̄ ̄   ▲▲▲▲ ̄ ̄ ̄ ̄ 
            ③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可以被视为质点的物体的重心位置。(物体的重心不一定位于物体上。) 
                       ̄ ̄ ̄ ̄ ̄ ̄ ̄     ̄ ̄▲▲        ̄ ̄ ̄—→“特例见重力部分” 
                     产生原因  ╱ 接触   挤压 (合为“有弹力”) 
           第二类:静摩擦力 —————→〈  作用物体之间粗糙 
                           ╲ 相对运动 
                              ̄ ̄ ̄ ̄ 
            ①静摩擦力没有特定的公式,应用“力的平衡”的知识来求解,单位为牛(N) 
                  ̄ ̄         ▲▲▲▲ 
           ★②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用“假设法”分析) 
                 ▲▲▲▲▲▲           ▲▲▲ 
            ③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4楼2008-08-16 16:16
        回复
            ┏━━━━━━┓ 
           ★┃ 知识体系 ┃ 
            ┗━━━━━━┛ 
                 ┏━━━┓ 知识联系 
                ╭┃ 重力 ┃←————→ 万有引力 
              三 ∣┗━━━┛ 
              种 ∣┏━━━┓    ╱ 弹簧弹力 
              基 < ┃ 弹力 ┃——→〈              
              本 ∣┗━━━┛    ╲ 其他弹力 
              力 ∣┏━━━━┓    ╱ 滑动摩擦力 ——→ 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 摩擦力 ┃——→〈   ↕         ̄ ̄ ̄ ̄ 
                 ┗━━━━┛    ╲ 静摩擦力 ——→ 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 ̄ ̄ ̄ ̄ ̄ 

            ┏━━━━━━━━┓ 
           ★┃ 重点公式再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 ┃ 
                 ◥◣    ◢◤   ┃ ██ 滑               ┃ 
                  ◥████◤    ★━━━━━━━━━━━━━━━━━━━━★


          5楼2008-08-16 16:17
          回复
            (1)最简单的运动 ——→ “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v为定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对应单位: 米(m)  米∕秒(m∕s) 秒(s)  
                        (图像见下) 
               ②图像: 
                   S∕m 
                    ↑  
                    ∣        ◢◤ 
                    ∣       ◢◤ 
                    ∣      ◢◤| M 
                    ∣     ◢◤╲| 
                    ∣    ◢◤╲╱| 
                    ∣   ◢◤╲╱╲| 
                    ∣  ◢◤╲S╲╱| 
                    ∣ ◢◤╲╱╲╱╲| 
                    ∣◢◤╲╱╲╱╲╱| 
                    └————————————→ t∕s 
                   O         x 
                 【关于图像的说明】这些是我用符号拼成的图像。(以后符号拼成的图像的图示类同) 
                               ﹌﹌﹌﹌﹌﹌﹌   ̄ ̄         ̄ ̄ ̄ ̄ 
                      ┏━━━━━━┳━━━━━━┳━━━━━━━━━━━┓ 
                    a.┃      ┃坐标轴的含义┃对应的物理单位(符号)┃ 
                      ┣━━━━━━╋━━━━━━╋━━━━━━━━━━━┫ 
                      ┃横坐标t∕s┃   t   ┃     s     ┃ 
                      ┣━━━━━━╋━━━━━━╋━━━━━━━━━━━┫ 
                      ┃纵坐标S∕m┃   S   ┃     m     ┃ 
                      ┗━━━━━━┻━━━━━━┻━━━━━━━━━━━┛ 
                    b.斜率k = tan∠Mox ╲ 
                                〉图像特定部分的物理意义 
                                   ▲▲▲▲ ▲▲▲▲ 
                      面积S=S△Mox  ╱ 
                         ↓ 
                         阴影 
                       ╲╱╲╱╲╱ 
                       ╱╲╱╲╱╲ 
                       ╲╱╲╱╲╱ 
                       ╱╲╱╲╱╲


            6楼2008-08-16 16:19
            回复
              好像和咱们的教材不太一样……不过还是很不错的~
              后面的还没做出来,做好了我会转过来~


              7楼2008-08-16 16:21
              回复


                8楼2008-08-17 17: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