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在第一个的想法上下凿,灵感的喷泉是止都止不住的:
新模型题要有出题背景,给大家一个大轮廓,告诉他们:陌生模型,不要方;
试题解答要详细、系统,更要能启发同学们拿到题目怎么去思考。多重平衡从哪个未知量入手?有机题怎么做的快、狠、准(别花时间去检查)?甚至元素推断题,怎么向大家阐明“无需刻意背诵古怪现象,通过原理、计算与推理一样能做对题目”?(这一点上,需要表扬俄罗斯的出题老师,大家可以看看45届IChO的元素预备题)
试题评注、知识拓展是最重要的。上文已详细表述,这是我们有别于他人的核心。
恰逢初赛落幕,是做分析的最好时机。把想法简单地归纳了一下,几个哥们便一块去了找裴老师“谈理想”(笑)。恰好裴老师、卞老师也都有此意,便是一拍即合,立刻着手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