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那卜镇位于博白县南部,东南与广东省廉江市长山镇相邻,镇人民政府驻地那卜圩,距县城85公里(经凤山镇鸡塘村、英桥镇)。解放初期为十二区(那卜区),1958年改设那卜乡,同年8月改为那卜公社,1984年7月复为那卜乡,1986年分设沙陂乡,1989年7月分设大垌乡,1993年11月改乡为镇,下辖名六、那卜、双竹、石茅四个行政村,总面积63.29平方公里,2008年总人口2.2万,其中男12699人,女9661人,非农业人口713人。2012年末总人口4.2万。非农人口2000人。全镇通用涯话,属纯客家镇。 环境
全镇地势西高东低,属丘陵地带,主要山峰射广嶂,海拔684米;南容嶂,海拔240米。主要河流有那卜河、青山河,均注入老虎头水库。那卜河是那交河的东源,青山河是那交河的西源。属亚热带气候,年均气温23℃,年均降雨量2013毫米。已探明的矿产有钨矿、沙金、瓷土、石英石、水晶石、铌钽等。射定地区蕴藏丰富的高岭土,白度达86—88%,品位上乘,销往全国各大瓷厂。名六、那卜村石材资源丰富。全镇耕地面积9365亩,水田面积7772亩,旱地1593亩,人均耕地不足0.5亩。 社会各项事业
全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现有小学4所,17个教学点,学生2540人,教师134人;初中1所,学生820人,教师45人。中心校可容纳学生900多人,拥有教学楼、教师宿舍楼、电脑室等。初中新建了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教师宿舍楼,校园绿树成荫,是一所花园式学校。新建了文化站大楼。圩镇及附近农村均装上闭路电视,边远农村也用上彩电,电视覆盖率达100%。镇卫生院拥有门诊楼、住院楼、妇产科楼以及B超机、X光机等医疗设备,有医务人员34人,其中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13人,药店4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90%以上,居全县前列。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2008年全镇人口出生率15.21‰,人口自然增长率10.63‰,各项指标均控制在县下达范围内,完成了年度人口计划。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已建成五保新村3个。
那卜镇位于博白县南部,东南与广东省廉江市长山镇相邻,镇人民政府驻地那卜圩,距县城85公里(经凤山镇鸡塘村、英桥镇)。解放初期为十二区(那卜区),1958年改设那卜乡,同年8月改为那卜公社,1984年7月复为那卜乡,1986年分设沙陂乡,1989年7月分设大垌乡,1993年11月改乡为镇,下辖名六、那卜、双竹、石茅四个行政村,总面积63.29平方公里,2008年总人口2.2万,其中男12699人,女9661人,非农业人口713人。2012年末总人口4.2万。非农人口2000人。全镇通用涯话,属纯客家镇。 环境
全镇地势西高东低,属丘陵地带,主要山峰射广嶂,海拔684米;南容嶂,海拔240米。主要河流有那卜河、青山河,均注入老虎头水库。那卜河是那交河的东源,青山河是那交河的西源。属亚热带气候,年均气温23℃,年均降雨量2013毫米。已探明的矿产有钨矿、沙金、瓷土、石英石、水晶石、铌钽等。射定地区蕴藏丰富的高岭土,白度达86—88%,品位上乘,销往全国各大瓷厂。名六、那卜村石材资源丰富。全镇耕地面积9365亩,水田面积7772亩,旱地1593亩,人均耕地不足0.5亩。 社会各项事业
全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现有小学4所,17个教学点,学生2540人,教师134人;初中1所,学生820人,教师45人。中心校可容纳学生900多人,拥有教学楼、教师宿舍楼、电脑室等。初中新建了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教师宿舍楼,校园绿树成荫,是一所花园式学校。新建了文化站大楼。圩镇及附近农村均装上闭路电视,边远农村也用上彩电,电视覆盖率达100%。镇卫生院拥有门诊楼、住院楼、妇产科楼以及B超机、X光机等医疗设备,有医务人员34人,其中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13人,药店4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90%以上,居全县前列。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2008年全镇人口出生率15.21‰,人口自然增长率10.63‰,各项指标均控制在县下达范围内,完成了年度人口计划。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已建成五保新村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