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文史吧 关注:2贴子:11
  • 0回复贴,共1

屹立百年迎来送往,达官显贵、王室宗亲在此停留……“十里接官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网
本报记者 李 宾
旧戏舞台中,可以经常看到官员到某地就任,会先到城郊一建筑休息洗尘、更衣整装,然后再由当地官员组织仪仗队,鸣锣开道、黄沙铺街,或乘马或坐轿迎进城内官署……这建筑便是接官厅。
南阳古属重镇,有接官厅亦不例外。南阳接官厅始建年代不详,原有规模较大,数百年风雨侵蚀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昨日记者获悉接官厅已经开始抢救性修复,并前往探访……
十里接官厅,屹立百年迎来送往
接官厅位于光武东路市林科所附近,因离南阳古城府衙十里,所以俗称“十里接官厅”。
这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承载的任务就是迎来送往,是过往官员们在鞍马劳顿之后短暂憩息的场所。穿过郁郁葱葱的树林,抬眼望去,接官厅高高的屋顶兀自挺立,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对门厅进行修复。随行的市文物保护志愿者协会会长李君介绍,曾经的接官厅巧借独山天然之景构园结室,典雅庄重,意境幽深。
整个建筑坐北朝南位于一条中轴线上,呈几何形对称,有前厅后厅,回廊环抱,浑然一体;饰有36条千姿百态的小龙,绕山越脊盘绕在整个房顶上,活灵活现;院内花门相向,有山泉一眼,可谓“仰观山,俯听泉,旁倪竹林云石……”漫步庭院,遥想当年,这几间客厅,一排马厩,两杯清茶,三通锣鼓,几位差官,曾经接待过多少达官显贵、王室宗亲,传说清朝“中兴重臣”曾国藩也曾经在此停留过。不再人声鼎沸的这里,留下一片有别于曾经喧嚣繁华的苍凉平静,只有路边那枝头上清脆的鸟鸣,似乎在讲述一个个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抢救性修复,留住城市文化名片
数百年风雨沧桑,接官厅这处“市保”早已辉煌不再,现仅存一处相连的便门、客厅、正房及两侧廊房,构成一处半封闭的院落布局。早在2004年,我市文物部门就对其进行了局部修复:对沉降较大的正房东山墙进行局部重砌,对客厅褪坡及漏雨严重的屋面进行整理或局部重瓦……“
正房前廊与廊房交接部位因漏雨造成构件糟朽、局部坍塌。”现场施工人员说,这次抢救性修复将对涉及结构安全的部位及漏雨屋面进行维修,并恢复南侧的门厅卷棚。正房屋面也存在漏雨现象,因经费有限,无法全面维修。修复工作预计8月上旬结束。“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厢一院,无不承载着南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李君说,接官厅是南阳的城市文化名片,它与南阳府衙、内乡县衙、宛城驿、察院等古建一样,都是南阳厚重官署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
接官厅周边有宛襄古驿道、申伯遗址碑以及规划建设的申伯公园等遗迹、建筑,待其修复后将它们合理、有效地保护利用起来,可以形成南阳一处新的人文景观!”⑦


IP属地:河南1楼2016-07-21 00:4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