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兵法吧 关注:1,271贴子:13,945

孙膑兵法为什么会失传?

收藏回复

  • 124.132.174.*
近来我在精心研读我优惠价格买的《中国兵法全书》中的《孙膑兵法》,我越读越觉得这部兵法非同小可,不容小觑,与孙子兵法可以相互参考,相互补充,优势互补。我不由地思考一个问题:孙膑兵法为什么会失传?没有理由啊?大家猜测一下可能的原因


1楼2008-08-22 11:04回复
    • 124.132.174.*
    没有说的,我就先说一下我的看法,以抛砖引玉。我估计与孙武写孙子兵法不同,孙武是在未登军事舞台前就先写好了兵法,去见吴王阖闾时就献上了兵法作为敲门砖。后来统兵作战战果辉煌,世人都羡慕其兵法高明,就争相学习,所以就普及得很广泛


    2楼2008-08-22 14:1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 124.132.174.*
      而孙膑却恰恰相反,他在指挥作战时是用的其祖父辈孙武的孙子兵法,并没有写出自己的兵法,只是到了后来田忌被相国诬陷后,他也急流勇退,到了楚越交界的莒县甲子山隐居,同其门徒研究兵法,写出了《孙膑兵法》,这时他的影响不大


      3楼2008-08-22 14:18
      回复
        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因为不知道它是在哪个朝代失传的


        IP属地:山东禁言 |4楼2008-08-22 14:18
        收起回复
          晕 你现在哪里哈


          禁言 |5楼2008-08-22 18:08
          回复
            • 221.2.61.*
            我还没有写完,现在继续进行:由于是隐居,孙膑淡出江湖,隐姓埋名,其兵法就不为世人所知。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采用法家思想进行独裁统治,对于犯上作乱的教科书-兵法类绝不放过,全部禁绝


            6楼2008-08-25 08:40
            回复
              • 221.2.61.*
              连战略类兵法吴孙子-孙子兵法都禁,当然不会放过战略战术兼而有之的齐孙子-孙膑兵法。吴孙子由于流传较广,没有被一网打尽,还是流传了下来。而齐孙子比起吴孙子来,无论是指导性,还是可操作性,都毫不逊色,并且特别推崇秦军善用的弩,泄露了秦军统一天下的军事秘密。所以秦始皇更不能放过它。


              7楼2008-08-25 08:46
              回复
                • 221.2.61.*
                一定要斩草除根。并且由于其流传不广,几乎无一漏网。这是失传的原因之一。
                其次,我估计孙膑兵法应该是他本人只写了大部分,他的弟子及后人根据其言行,事迹整理了很多资料附于其中,所以成为定本的时间较晚。就象《论语》。甚至是在孙膑去世后才得以流传


                8楼2008-08-25 08:5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 221.2.61.*
                  《东周列国志》说孙膑在与庞涓斗法时用的是他祖父孙武的《孙子兵法》,鬼谷子先生传给他的也是《孙子兵法》,却绝口不提他本人的著作《孙膑兵法》,也难怪后来的专家学者对于有没有《孙膑兵法》而大打口水战,这毫不奇怪。如果没有后来出土的汉简本,我也会否定有《孙膑兵法》的。这起码说明了《孙膑兵法》的成书是较晚的。


                  9楼2008-08-25 09:06
                  收起回复
                    • 221.2.61.*
                    再次,我估计到了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写史记时就没有见过孙膑兵法,只是从史料记载中知道孙膑有兵法传世,因为他再史记中并没有引用孙膑兵法中的话,仅有的那句“夫救斗者不控拳……”在孙膑兵法中却没有相应的话;后来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指出“孙膑兵法89篇,图4卷。”估计也是引用的资料,可能也没有见到原书。


                    10楼2008-08-25 09:16
                    回复
                      • 221.2.61.*
                      从历史上来看,没有人读过《孙膑兵法》,因为如果有人读过的话,一定会在其作品中引用其语句,那样就可以用来考证,修补,校释,订证《孙膑兵法》汉简本的缺失,而至今没有人有这些资料来进行这项工作,我们只能从汉简本来窥其大概。这就说明汉简本是秦禁书时唯一的漏网之鱼。读过的人微乎其微。


                      11楼2008-08-25 09:24
                      收起回复
                        • 221.2.61.*
                        非常幸运地是,在远离秦都城的东方一隅,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在汉代时,离孙膑隐居地不远的临沂,那时应该叫作琅瑘,在那儿的银雀山兵营有一个参谋人员,官职司马,酷爱兵法,精通业务,十分佩服孙膑的韬略,但是孙膑早已去世,他就去找孙膑的弟子,后人探讨孙膑兵法,得到了他们的同意,抄录了躲过秦禁书文网的《孙膑兵法》。


                        12楼2008-08-25 09:38
                        回复
                          • 221.2.61.*
                          后来这人死后就葬在了银雀山,他将他钟爱一生的兵法都带进了他的坟墓,包括《孙膑兵法》,《孙子兵法》,《尉缭子》等。到了公元1972年被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出来,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孤本《孙膑兵法》汉简本。由于他的底本来自于孙膑的弟子后人,所以可信度更高


                          13楼2008-08-25 09:47
                          回复
                            • 221.2.61.*
                            另外从孙膑兵法的思想倾向来看,孙膑慎战思想浓厚,不希望后人运用他的兵法进行战争,残杀无辜,荼毒生灵;又为人处世低调,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的兵法,乃将兵法秘不示人,也是导致他的兵法流传不广的原因之一


                            14楼2008-08-25 09:5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 221.2.61.*
                              综上所述,孙膑兵法的失传原因可能是:孙膑兵法成书较晚,无法文以人传;孙膑为人低调,隐姓埋名,兵法流传不广;秦朝禁书严密严酷,几乎一网打尽。这几方面导致其几至湮灭。当然这仅是我的猜测分析,尚无定论,很多专家学者都指出《孙膑兵法》汉简本中可能掺杂有《孙子兵法》82篇的内容,我们只能期待着能有新的考古发现来加以证明了。


                              15楼2008-08-25 10: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