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军营你想起了哪些?
张济国
八一将至,对曾经生活过的军营思念日甚,年复一年。老了,思念之情好像更浓。那正是我们青春火热每时每刻都在迸发火花的年龄啊!活了六十多岁,待过的地方很多,唯有军营让人思念不断,梦萦魂绕。近来,天南海北的战友们竟建起了一个QQ群和3个微信群,每天聊的热火朝天,让人有了重回军营的感受,也让人对那几年的军营生活更为想念。说到军营,我们想起了什么?有哪些事情会让你刻骨铭心?
首先是那嘹亮的军号和急促的哨音。自打进了新兵连我们就是伴着号音和哨音度过每个日日夜夜的,那高音喇叭放出的悠扬的号声和连排干部们吹出的长长短短粗粗细细弯弯直直的哨音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血液中,溶化到了我们的一举一动中。没有了哨子和军号,我们的日子就会显得寡淡无味,就会手足无措,虽然我们有时也会讨厌那尖厉的哨音,比如紧急集合。可真要是时间长了听不到这两种声音,我不知我们的日子该如何打发。所以,等我有了手机,我就把军号设为手机铃声,让军号时不时地在我的生活中出现。当然,退休后,电话少了甚至没了,军号也就听的少了。不过不要紧,我在没事时就翻出收藏,专门放出来听听。听听,舒服哪,提神哪!听到军号就像回到金口河军营一样,就像年轻了四十岁一样。原来军号竟有让人返老还童的神效!
其次是那用竹席和油毡搭成的营房。从小对部队生活充满向往,从却没想到我将要所在的军营竟全部是用竹席和油毡搭成,我们连的连部还是搭在一块岩石上,文书的房间有一半儿是悬空的!刚到部队时望着晚上能数星星的简易营房,心中的豪情曾一落千丈,情绪失落至极。后来想想这有什么了不起?我们的部队从建军起不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吗?毛主席还住窑洞哪!条件简陋怕什么?照样打胜仗,照样谁也不敢欺负。到了现在,我还觉得住了几年油毡营房倒真是了不起哪!甚至成了我们向后代儿孙炫耀的资本。不在乎归不在乎,这样的席棚问题还是蛮多的,比如火灾隐患。1976年1月,在周总理逝世后不到40天时间内,我们的营房竟三次发生重大火灾,真正的火烧连营哪!至今想起那些日子依然心有余悸。
再次是那几乎从不间歇的口令声。部队是集体生活,集体生活要井然有序须得有统一的号令,所以此起彼伏的口令就成了军营的一大特色。立正稍息向右看齐向左转齐步走,各种各样的口令会时不时地在你耳边响起,让你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而且部队的人来自五湖四海,什么样的口音也有,虽然刚开始有些不习惯,可听的时间久了,听到他们的口令竟如美妙的歌声一样,有几天如果听不到还挺不舒服。当然也有“一个营(人)带着一个旅(驴)”的笑话,可我们从不感到别扭,不会真的把一个人听成一个营。
再次是那振天动地的劳动号子声。我们是工程兵——搞工程的兵,而且是重大工程,可我们搞工程的工具却是最原始的,没有大型机械,没有自动化,全凭我们这些当兵的用体力上,手脚并用,肩膀、脊背、胸脯,甚至是脑袋。劳动量如此之大,加油鼓劲就凭劳动号子,所以进了我们的军营和施工工地,能听到的除了风枪声、放炮声,剩下的就是那可以排山倒海的号子声。不管是谁,你只要在现场,你只要听到那很多人共同喊出的号子,你不由地回浑身增添无穷的力量,成为世界的巨人。
还有那到处漂荡着的牙膏香皂味。部队以连为基层单位,一个连的人哪,一百大几,早晨起来统一洗脸,统一刷牙,基本上统一洗衣服,基本上用的都是军人服务社那有限的几个牌子,所以每当早晨那一段时间整个营房就会漂满浓浓的香味,让人陶醉,也让人兴奋。几百人在一起,干什么都有力量,干什么都能成了气候。退伍后我曾在机关工作过,在厂矿工作过,也曾过过集体生活,牙膏香皂洗衣粉照样用,不知为什么再也闻不到军营那股特殊的味道。
还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南腔北调。当兵前我们把外地人叫老侉儿,凡与自己口音不一样的都是老侉儿。可那时能见到的老侉儿最多是邻省的河北人,何时见过这么多天南海北的人?身在其中了,老侉也就无所谓老侉了,后来还感到老侉们的话怪好听的,有几天不听还怪想的,倒是我们这些山西兵虽然身处同一个省,有些战友的话却是到退伍也还听不明白。这些老侉们各有特色,云贵川的婉转,湖北的绵软,湖南的急促和快频率,河南的慢悠悠,山东的高大上,哪一个都让人听的如醉如痴,百听不厌,山歌一般。
还有那开饭时围成的13个圆圈。工程兵的特征:工作辛苦,生活艰苦,一个肩膀担着两个苦字。我们住的是工棚,睡着大通铺,吃饭还没有饭桌和板凳,全连13个班,每个班围一个圆圈,中间是菜盆,四周蹲着十几个人,那场景恐怕只有在中国出现,也只有在军队中出现,还有可能只在工程兵和铁道兵中出现。我就有幸到了工程兵部队,过了四年蹲着吃饭的生活。唯一的不同是南方兵两个碗,一个盛菜一个盛饭,北方兵则一个大碗,下边是饭上边是菜,或下边是菜上边是饭。还有个不同是冬天到了室内,夏天则在露天。因为蹲着吃饭时间长了腿会发酸,所以我们都养成了速战速决的本领,原来在家细嚼慢咽的习惯一扫而光。
还有那些良好的生活习惯。部队虽然在山沟中,虽然条件简陋,可兵们并不邋遢,看样学样,大家都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每天洗脚,如天再热不裸睡总要穿着衬衣衬裤,如仅穿着二股筋背心和裤头不到室外,如饭前便后洗手,如炊事员穿着围裙不上厕所,如常洗衣服常晒被褥,还有缝缝补补,每个人都要把自己整饬得整整齐齐。等等。这些好习惯会让我们感觉咱是当兵的人,与普通的人不一般。其实,好习惯也是战斗力。
还有那浓浓的化不开的战友情。养兵为打仗,可当兵不一定打仗。不打仗也是战友,因为兵们的工作生活与其他行业的人不一样,他们干活如同打仗一样,如同上了战场,是那种拼命的不要命的工作,为了完成任务可以献出一切,包括健康与生命。所以,虽处于和平年代,战友们的情谊并不淡薄,依然如战场上的战友一样,同样是生死之交。也许平日也要闹个矛盾,有个意见,翻个脸,可到了关键时刻总要互相搀扶着前进,也就是后来流行的那句:不抛弃,不放弃。这就是军人精神,这就是部队为什么能打胜仗的根本原因,有了这种精神再简陋的军队也能打胜仗,也能排山倒海。正因为此,美国人才说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怕的是中国军队毛泽东思想化。
还有,还有,还有很多,只要一提起军营,我就有说不完的话,就有理不清的思绪,就有回一趟老军营的冲动和渴望。可听说我们拼命修建的工程废了,说是现在是和平发展了,不打仗了,我们的建制早撤了,我们的营房早已荡然无存,可能连痕迹也没有了。可我还是想回去,想,哪怕是找找当年搭建工棚的地基,当然能找到那块承载我们连部勤杂班的巨石更好。我就想坐在那块巨石上坐它半天,再看看那片在石头尖上开辟出来的操场,再看看营房后那常常上山帮当地老百姓干活的羊肠小道。
期盼着。
2016/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