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吧 关注:22,801贴子:586,520

豫剧永恒的经典——《刘墉下南京》(刘公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青天总是被人传颂的,尤其是在广袤的豫东大地上,根据清朝人刘墉而编写的多个剧目,被几代豫东红脸王们传唱着,在豫东、鲁西南、皖北、苏北一带的老百姓中倍受青睐。
这种清官戏其实就是当下所谓的廉政戏,之所以受热宠,其中缘由不难理解,清官难遇啊!想想那些“宁要南衙的草长满,也不让我的老百姓受屈冤”舞台上的一个个清官形象,多么的可爱,多么的大义凛然。
刘墉是豫东调里极其受关注的一个人物,关于刘墉的戏码也非常多。刘墉(1719 — 1804),即百姓口传的刘罗锅,字崇如,号石庵,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山东人,父亲刘统勋是清乾隆年间重臣。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来自百度贴吧)
《刘墉下南京》又称 《刘公案》,是个连本戏,一般包括《铡太师》、《铡西宫》、《下南京》、《会总督》、《双开铡》五部。这只是刘墉戏中的一部,此外还有下南京、下山东、回北京等剧目。可以说围绕刘墉形成了一个庞杂的剧目群,而主题只有一个:歌颂这位为国为民请命的青天刘墉,也足见人们对刘墉这个人物的喜爱。因此,《刘墉下南京》有豫东第一剧目之称,是豫东红脸的代表性剧目,必唱剧目。 该剧目由豫剧早期科班府八班(归德府八班衙役组建的科班)的著名艺人刘娃(刘芝兰)根据河南坠子改编,生动形象,轰动一时,广为传颂。后经豫东红脸宗师唐玉成大师加以借鉴改编,成为豫东唐门四代传承的优秀剧目。尤其是来自虞城路有着八大红脸之称的刘新民,高亢明亮的唱腔为其赢得了“活刘墉”的美誉。
《刘墉下南京》虽然是生角戏,但行当齐全,生旦净丑,豫东诸多名旦如段红玉、曹君秋、张水英等在剧中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如“西宫赔情”等唱段也颇受百姓喜爱。豫东红脸唱腔真假嗓结合,多采用老少配的方式,先低后高,刚柔相济,高低音衔接自如,浑厚朴实,耐人寻味。而且唱腔板式变化丰富,特别擅长运用偷字、嵌字、闪板、哀颤等技法,使人听起来高亢激昂,刚健浑厚,荡气回肠,同时又不乏细腻大方。
豫东红脸在传承上有虞城和柘城两路之分,两路各有特色,各红脸王自有丰韵。杨启超奇妙清脆,刘新民高亢明亮,张枝茂稳重大方,索文化激扬奔放,洪先礼古朴豪放,谢庆军悦耳动听,陈传明苍劲有力,张家训细腻圆滑,朱坤芳刚劲悲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粉丝圈。因此听不同红脸的《刘墉下南京》总会有不同的感触,每位红脸王在此剧中都有备受喜爱的经典唱段。我尤其喜欢索文化、陈传明和朱坤芳三位老师的唱腔。我记忆里的童年村间戏台上听到的豫剧就是这个味道,每当自己想家的时候,都会放一段豫东红脸的戏,哪怕时间仅仅只够听一两句,就那么一句荡气回肠的三起腔,就足以让我宛若回到故乡,让心绪平静下来。


1楼2016-08-01 09:21回复
    许翠屏的衣服穿的不对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8-01 10:51
    回复
      许翠屏的衣服穿的不对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8-01 10:51
      收起回复
        楼主贴贴精品,真正的行家,赞一个!


        5楼2016-08-01 10:59
        回复
          一听说来了个许翠萍
          刘三秀虽说不怕有点惊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8-02 10:01
          回复
            有个错误,纠正一下:《刘墉下南京》(即全本《刘公案》)共五本,除此五本之外的相关剧目,不包括《刘公案》(或曰《刘墉下南京》)的范畴内,可以统称为“刘公案”系列剧目,正如“包公案”、“海公案”系列剧目。
            如全本《九头案》、《刘墉下山东》、《二下南京》(一名《打奸唐》)、《三下南京》、《刘墉坐南京》等相关剧目不属于连台本戏《刘公案》之内!
            注释:全部《九头案》包括了五本的《刘公案》,从《换太子》至《双开铡》止。另外,现有张家训等其版本《刘墉下南京》,情节上盖含后三本,即《下南京》、《会总督》(实际上删去了大量唱工部分)、《双开铡》;不包括前两本,剧本处理上有别于传统五本的《刘公案》,为改编本。特此注释,切勿混淆。


            10楼2016-08-02 12:58
            回复
              此外许多剧种(除豫剧外)均有此相关剧目,现如下列出:
              曲剧:《刘公案》(分五本:《访良乡》、《铡太师》、《铡西宫》、《下南京》、《阴阳针》)
              京剧:《刘公案》、《铡阁老》、《旋风告状》。
              晋剧:《刘公案》。
              评剧:《铡西宫》、《铡阁老》。
              丝弦:《刘墉下南京》(“出京行路”至“会审铡许”)、《铡太师》、《铡西宫》、《金殿铡子》。
              河北梆子:《铡阁老》、《铡西宫》、《刘墉下南京》(“出京行路”至“会审铡许”)
              坠剧:《刘公案》。
              山东梆子:《铡阁老》、《铡西宫》、《刘墉会督》、《刘墉下南京》(“出京行路”至“抢棺审许”)、《双开铡》。


              11楼2016-08-02 13:03
              回复
                注释:《九头案》,即全部15本的《刘公案》,豫剧连台本戏。盖含:
                1.《换太子》
                2.头本《清官谱》(一名《放粮斗奸》)
                3.二本《清官谱》(一名《刘统勋斩子》,情节上与丝弦《金殿铡子》相近)
                4.《访良乡》(《铡太师》前半本)
                5.《铡太师》
                6.《铡西宫》
                7.《下南京》
                8.《会总督》
                9.《审花子瓜》(折子)
                10.《打茶馆》(折子)
                11.《审旋风》(折子)
                12.《铡曹英》(折子)
                13.《失印招亲》(叙刘墉寻印招亲之事)
                14.《双开铡》
                15.《撵旋风》(情节在“会审铡许”之后、“回京审鬼”之前,一般作为过场处理)


                12楼2016-08-02 13:12
                收起回复
                  另外,可以推荐一下郭德纲老师的京剧《撵旋风》。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8-05 18:54
                  收起回复
                    就算不想像晋剧谢涛、越剧茅威涛那样为艺术剃头,也不能穿明朝官服演清朝戏吧?看看人家怎么演的清朝戏剧


                    IP属地:四川14楼2018-01-15 11:51
                    收起回复
                      回复江淮李子,你不懂不要乱说。豫剧刘墉穿不是明朝服装,传统戏服


                      IP属地:贵州17楼2018-12-12 17:2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