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81d1b244ba98226b8c12b2fba83b97a/c8cccdcd7cd98d1072309560293fb80e7aec908a.jpg)
现阶段VR游戏无论是在游戏载体设备保有量上,还是在游戏制作精良度上,暂时都无法与传统3D游戏比肩,但是如果当VR游戏已经出现了游戏类型合适、制作质量精良、故事内容饱满的产品,我们将看到怎样的游戏商业模式呢,反正应该不会再有光盘了吧。
在传统主机游戏时代,主机销售作为核心存在于商业模式中。主机端硬件的技术含量作为该模式的基础,厂商们重金将其打造的炫酷耀眼并以相对低廉的价格销售,后期针对硬件平台不断进行升级换代,增加特色功能,只为用户在游戏中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增强用户黏度,提升用户购买欲望,保证市场装机量,进而通过游戏销售攫取利润。
索尼公司的PlayStation 1到PlayStation 4的发展历程,深刻的印证了这一道理,PS主机功能不断改进,用户体验越来越好,市场保有量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独占游戏的巨大销量和令人咋舌的高额利润。我们相信VR时代游戏产业的竞争核心力同样也将体现在硬件“头盔式显示器”上,厂商除了围绕用户体验升级硬件外再无可选项。
即便是使用现在的三大头盔制造商的玩家们在体验过其消费者版本产品后,已经开始大肆诟病这些硬件的不足之处。比如屏幕分辨率、信号传输延迟、头部眩晕等等,VR硬件的发展才刚刚起步,还需要时间,但玩家们要求完美的VR体验也印证了,利用硬件的迭代作为厂商的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模式。
另外,在传统主机游戏模式中,硬件厂商以相对低廉的价格销售硬件平台,将攫取利润的希望放在了游戏销售上。厂家之所以有如此的自信,是因为他们手上拥有杀手间武器——平台独占游戏。为什么优质游戏都出现在主机平台上?
原因无他,在非主机游戏市场,就算是投资最高的网络游戏,其投资也无法和主机游戏模式中的3A游戏投资相比,也就是说,质量上的巨大区别背后是差别巨大的真金白银。为什么偏偏是主机游戏砸的最多?原因在于二者在风险承担能力上的明显差距:研发投资大的主机游戏,其预期风险居然比非主机游戏更低!
今后高品质的VR游戏作为一项高风险投资,完全规避风险是不可能的,任何人都无法断定一款游戏一定会大卖或一定不会大卖。但“预期风险”却是可控的,而这对于开发者来说更加重要。VR游戏的生产,采用主机游戏商业模式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有效降低游戏投资者和开发者的“预期风险”。
迄今为止,所有游戏机战争中的优胜者,从任天堂、索尼、NEC、世嘉、微软,甚至包括广义上的游戏主机Steam平台,都忠实地执行着主机游戏中的所有规则。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一商业模式下,VR游戏开发商和VR设备制造商从他们忠诚的用户手中获取金钱,然后又开始支持规模更大、技术水平更高、内容更精彩的下一代VR游戏生产。最终,VR游戏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良性循环中实现所谓的“VR游戏对传统游戏的颠覆”,替代主机游戏逐渐成为游戏市场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