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诗吧 关注:44贴子:1,801
  • 5回复贴,共1

(之烁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6-08-02 16:29回复
    2楼2016-08-02 16:30
    回复
      为官之道
      http://txdyptd.blog.163.com/blog/static/4931562006751152550/


      5楼2016-08-03 11:20
      回复
        吏部 主管全国文职官吏的挑选、考查、任免、升降、调动、封勋,大体相当于现代的组织部的职能。
        户部 主管国家户籍、田亩、货币、各种赋税、官员俸禄,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农业部、财政部。
        礼部 主管朝廷重要典礼(如祭天地、祭祖先等)、科举考试、接待外国来宾,类似于现代的教育部和外交部礼宾司。
        兵部 主管全国武职官员、练兵、武器、驿站,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
        刑部 主管国家司法、行政、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司法部。 工部 主管兴修水利、重要的土木建筑工程,大体相当现代的水利部和建筑工程部。
        各部的最高长官是“尚书”相当于现代的部长;副长官称“侍郎”,相当于副部长。


        6楼2016-08-03 11:26
        回复
           沁园春
            孤馆灯青,[url]http://野店[/url]鸡号,[url]http://旅枕[/url]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url]http://耿耿[/url];云山[url]http://摛锦[/url],朝露[url]http://漙漙[/url]。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url]http://二陆[/url]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url]http://胸中万卷[/url];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url]http://行藏[/url]在我,袖手何妨[url]http://闲处[/url]看。身长健,但[url]http://优游卒岁[/url],且斗尊前。


          9楼2016-08-05 16:22
          回复
            都察院
            都察院,明清时期官署名, 由前代的御史台发展而来,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与刑部、大理寺并称三法司,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亦称“三司会审”。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前代所设御史台为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下设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又依十三道,分设监察御史,巡按州县,专事官吏的考察、举劾。明代都察院不仅可以对审判机关进行监督,还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利,为最高监察机关。
            清代改以左右副都御史专为总督、巡抚的国衔(明代,都御史、副都御史都兼用作加衔),以方便其行事。至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又以六科给事中并入。乾隆十三年(1748),废左佥都御史。清代都察院是法纪监督机关,既审核死刑案件,另外参加秋审与热审,还监督百官。
            作为明清监察制度的主要实施者,都察院在维护封建统治正常秩序和保障封建国家机器平稳运转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0楼2016-08-07 11: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