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联盟吧 关注:18贴子:77
  • 3回复贴,共1

汉硕汉硕 各科复习时间权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考研就是这样,要么先苦后甜,要么先甜后苦,你现在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复习,可能很苦,但是后期你会对所有的知识点巧妙的归类,灵活的运用,得心应手。试想一下临考的时候别的同学都在复习知识点,你这翻翻那翻翻发现还有不熟悉甚至不会的知识点,你能考出好成绩吗?所以要以最高效率去复习,权衡好考试科目的时间,权衡好看书和做题的关系。而不是盲目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尝试着去做不同的努力,比如花两个月时间去看一本书,比如去看了很多不是考点的章节,等等。都是属于沉默成本的付出。
近来,很多同学向老师咨询这样一个问题--专业课和公共课孰轻孰重,该怎样进行时间分配?公共课都是全国统考的,这个大家肯定都是知道的,英语是英语一(每年还有个别的学弟学妹认为是英语二,咱们汉硕虽然是专硕,但是考英语一.),政治是全国统一的范围,没有水分,谁的基础好,谁复习的好谁就考的高,但是专业课不一样,尤其一些需要信息比较多的学校,考出来的成绩拉开几十分非常正常。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花精力在信息搜集上。针对咱们汉硕,全国有制定一个统一的范围,也就是大纲,各校进行自主命题,其实还是相对来说没那么难的,因为和英语一样,都是文字的组合。但是我希望你们永远记住一句话,见多识广是这个专业永恒不变的东西,不要说自己去研究自己学校的题目,题型,其实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请各位摸着自己的良心,现在看到一道题目你能够知道这个知识点是什么吗?和其他学校的对比,他的出题用意又在哪里。也许你并不知道,但是你又很期待自己能够知道,其实无形中这已经有很多的时间被耽误了。关于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一下:


1楼2016-08-03 23:03回复
    一、优势科目更突出,基础科目无差距
    现在很多自主命题的学校进入复试的标准是参照初试总分,即最终录取的成绩是初试成绩的比重加上复试成绩的比重,初试也是有占分值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考过程中,专业课和公共课都不能偏废。在备考初期可以仔细分析自己的优势科目,并据此来安排各科的时间划分,最后要保证优势科目更突出,基础科目与别人无大差距。英语其实是很看重基础的一门课,可能长时间的积累相对高效的复习方法会给你带来更大的作用,针对基础不好的同学可以着重看看分值高的阅读长难句以及写作部分怎么提高。
    二、跨考考生攻专业,政治英语莫偏废
    对于跨专业考研的考生来说,专业课是在备考过程中相较非跨考考生的一项劣势,所以更要多在专业课上下功夫。此外,有些学校的专业进入复试的标准是专业课成绩,公共课只需要通过国家线就行,全国比较特殊的是北京外国语和上海外国语。这种情况也需要我们主攻专业课。
    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专攻专业课、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专业课上,同时也要每天拿出一定时间来看政治和英语。虽然现在考研政策有变动,允许对公共课没过国家线的同学破格录取,但是这个条例的实际应用却有很严苛的要求。所以同学们还是不要过多地寄希望于这项政策。也有同学在没有弄清学校的具体录取政策前就着手复习,以至于时间分配不当,最后与理想院校失之交臂。
    三、公共课重视基础,专业课体现能力
    很多同学的弱势科目集中在公共课中的英语上,而这科的弱势往往会在总成绩中有很大的体现,甚至有可能影响你的录取。因为这科首先考察的是学科基础,可能在选择专业时,你可以巧妙地避开自己的弱项,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但在公共课上无论是否擅长,你往往无从选择。所以,在备考初期,英语不太好的同学不能完全地均衡分配时间,而是要想办法补短板,给弱科多一点时间,以缩小和其他同学的差距。但是很大人在复习的时候其实夸大了英语复习的效率问题,听说过半年还在准备英语的人,这其实就是没有清晰认识到自己复习任务的人。


    2楼2016-08-03 23:04
    回复
      18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小百科。


      3楼2016-08-04 22:00
      回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对外汉语专业硕士 17、18的小伙伴们, 很多人都在问一个问题,就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是专业硕士,这个专业到底值不值得读,有没有继续读博深造的机会?考博的话会不会受导师歧视?任何事物都有利必有弊,如果我一味的跟你说汉硕如何如何好,那是不现实的,任何新事物也都有成长的过程,如果你觉得汉硕至少目前不是让你很满意。那么还可以选择别的专业,没有必要为其成长过程付出代价。
          关于汉硕是否可以考博的问题。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在08(或07)才开始成立硕士点,以前只招在职的,而面向本科生则是09年第一届。而目前,国内还没有跟汉语国际教育相对应的博士点。那么可以考什么方向的博士呢?我觉得考语言学、对外汉语、现代汉语等都是可以的。但是考博的难度,要看你自己读研期间的努力程度了,呵呵,学汉硕不代表你就“不学术”,如果真的是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极好的话,考博的导师凭什么不要你?就算你是学术硕士,考博就一定比专硕有竞争力吗?导师看的是能力,不是最后你拿了几个证,只要你符合报名的条件,剩下的事情都要你自己为之奋斗了。


        4楼2016-08-04 22: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