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胡同吧 关注:533贴子:6,518
  • 4回复贴,共1

南北都会临清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却说临清地方虽是个州治,倒是个十三省的总路,名曰大码头,商贾辐辏,货物骈填。更兼年丰物阜,三十六行经纪争扮社火,装成故事;更兼诸般买卖都来赶市,真是人山人海,挨挤不开。”
明末白话长篇小说《梼杌闲评》里,有这样一段描述山东临清的文字。
据历朝方志记载,直到元代,临清还不过是鲁西平原上一个普通的县,县治几经迁徙。但明清以来数百年,它却是南北商贾云集的“大码头”,一度成为山东乃至华北第一大商埠,堪称奇迹。
临清的发达,还得从那位不安本分的燕王朱棣说起。
  因“祸”得福连升三级
元末明初,鲁西平原连年兵火,土地荒芜,户口流失,时临清为山东东昌府属下一县,登记在册的户籍人口不过六“图”(相当于里)。明太祖洪武年间(1368~1398年),政府组织大规模移民迁入垦荒,逐渐增加至三十六“图”,全县百姓也不过3000余户。

清商业兴旺之前,曾为军事重镇。《明史·徐达传》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挥师北伐元大都时,麾下大将徐达与常遇春驻军于此。相传因常遇春是穆斯林,在临清还修
建了一座清真寺,遗迹至今犹存。朱元璋驾崩第二年,即1399年,镇守北平的四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大举南下,抢班夺权。他的侄儿建文帝驻重兵于
临清、东昌,双方爆发激战。在临清东南部战场上,朱棣遭建文帝官军包围,幸得手下大将张玉、朱能拼死相救,才得以脱身。
燕王夺权成功后,改元永乐,迁都北京 。为确保京城粮食物资充足,以及北征蒙古残余势力的军需供应,他决定重新疏浚大运河山东段——会通河,并建立漕运制度,每年运送数百万石漕粮北上。

明朝的地图上看,大运河自江淮北上,由台儿庄入山东,穿过鲁西平原,在临清与从河南来的卫河汇流,再由德州入北直隶,连通津京。曾让朱棣险些做不成皇帝梦
的小小临清县,正好地处长800余里的会通河咽喉,贯通南北、连结东西,“东南漕运岁百余万艘,使船往来无虚日,民船贾舶不可籍数”,它从此因“祸”得
福,商业地位扶摇直上。
明弘治二年(1489年),中央政府将临清由县升格为州,下辖馆陶、邱县,仍隶属东昌府。此乃当地自西汉有行政建制(初名清渊县)1600多年以来,头一次独立设州。可见经大半个世纪“运河经济”的拉动效应,临清商贸兴旺,生齿日繁,早已今非昔比。

清易代之际,临清因其军事要冲地位,难免受到兵火波及。经过“康雍乾盛世”,这座运河名城又恢复了生机。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临清再升格为直隶州
(相当于如今的省辖市),下辖武城、邱县、夏津三县,州域进一步扩充。继军事、经济之后,临清的行政地位也达到了高峰 .
  棉粮贸易华北第一
《梼杌闲评》中对临清的描述是小说家言,难免夸张铺陈,极尽渲染。但作者李清,崇祯初年进士出身,乃明清易代之际知名政客文人,他是扬州府兴化人,又曾在两淮为官,对大运河沿岸情况应该相当熟悉,以当时人写当时事,可信度甚高。我们再看看史籍上的记载。

康熙年间编纂,雍正四年(1726年)初版印行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中有云:“临清为南北都会,萃四方货物,带(土字旁)鬻其中,率非其地所出,岁
贡诸方物,往往购觅旁郡。”翻译成白话大意就是,临清得地利之便,各地商品荟萃在此售卖,当地每年进贡朝廷的奇珍异货,大多非本地土产,都是从周边地区采
购的。
乾隆时期《临清直隶州志》中则称:“东南纨绔,西北裘褐,皆荟于此”。又说:“临清为四方辐辏之区,地产麦谷不敷用,犹取资于商
贩。从卫河泛舟东下者,豫省为多,秫梁则自天津溯流而至;其从汶河来者,济宁一带之粮米也,布帛亦皆来自济宁。”意思跟前面差不多,就是临清“汇四方之
货,聚八面之财”,但描述得更具体,点明临清最大宗的商品交易,应该是布帛和粮食。
据《明神宗实录》等官书及私家著作记载,明朝的时候,就有东路来的“青州布客”,在临清、青州(今属潍坊)间贩运布匹,还有“辽左布商”往东北地区贩布。南方的太仓(今属苏州)人、徽州人到临清转贩棉花、棉布的也很多。
原来,明代华北棉花种植已经普及,山东更历来是产棉大省,但棉纺织加工业却尚不发达。而江南地区则是全国棉纺、丝织业中心,需要大量原材料供应,其质优价廉的大量制成品,也须向北方各地推销。得漕河运输之利的“南北都会”临清,自然承担起中转枢纽的重任。
据学者估算,明代临清每年经销的布匹,至少有一二百万匹,甚至更多。因此,临清无疑是当时华北最大的纺织品贸易中心。
到了清代,则不仅有山东省内登州府(辖境相当于今烟台、青岛一部分县市,治所在今蓬莱市)商人前来临清贩货,连直隶西北的宣化府也有“临清布帛铺”。临清布帛,近贩京师,远销内、外蒙古乃至遥远的西藏边陲。
布帛之外,粮食也成为清代临清市场上最大宗的贸易商品。据考证,乾隆年间(1736~1796年)临清城内粮食市场达六七处,粮店百余家,年交易量达500~1000万石之多,山东全省乃至整个华北无出其右者。
  “诸般买卖,都来赶市”

文已提及,明初以前,临清行政地位不高,长期是个小县,县治几经迁移,自然谈不上“建城”。直到明景泰元年(1450年),才在会通河北岸,以储备漕粮的
广积仓为依托,修筑方形砖城,城墙周长约9里有余,面积大约5平方里。城内除衙署、学宫等官方建筑外,粮仓几乎占去了四分之一地面。
1489年升格为临清州后,商业继续发展,商贾不断流入,常住人口大幅增长,地方官府不得不于正德(1506~1521年)、嘉靖(1522~1566年)年间两次扩建城池。

靖年间扩建的新城,周长20余里,面积足足扩大了5倍,最早的砖城反而依附于新城东北一角的。新城建设的目的,是“以卫商贾之列肆于外者”,换言之,纯粹
出于拓展市集规模、保护商贾安全的考虑。承担漕粮运输与商船来往重任的汶河(即运河)、卫河,穿新城蜿蜒而过,河道在城内交汇,沿河两岸,密布码头和集
市。
据学者估计,明清时代临清城内店铺总数至少在五六百家以上,如果加上各类手工作坊、市集流动摊贩等等,极盛时期城内大小商户应该有上千家。
以此而论,当年临清商业繁华的程度,不仅大大超过与其平级的州城,即便在行政地位更高的北方诸多府城、省城中,也实属罕见。可以推断,至迟到明隆庆(1567~1572年)、万历(1573~1620)年间,也就是说,到明朝后期,临清
已成为华北首屈一指的商业城市,至少与兼具漕运和海运优势的天津不相上下。清代的临清商贸地位虽有所回落,但在北方也仅次于天津,民间称为“小天津卫”。
时至今日,有机会探访临清古城,漫步于汶河、卫河两岸的游人,仍然可以从喧闹的市集人群、琳琅满目的店铺商品,特别是那些历尽沧桑依然保留下来,极具市井商贾气息的古老街巷铭牌中,近距离感受到这座运河商都昔日的繁华。
说不定此时此刻,你才会真正意识到,三四百年前那段“小说家言”,端的是所言非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8-04 02:39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8-09 02:42
    回复
      很好的史料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8-12 13:21
      回复
        元朝临清是万户府,这个《元史》上又明确记载,说临清明朝以前是乡村县的说法,是小报的造谣中伤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8-22 23:1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