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好不好,谁说了算?
凡爱茶之人,不可避免探究一个问题,什么是好茶?
如果是在古代,好茶的标准,皇帝老儿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全国各地的茶,只有极好的,才能进贡。比如说赵佶这位艺术天皇,品起茶来也是一套一套的,还出了本《大观茶论》,里面就有他心目中的好茶标准——“香甘重滑,味之全也”。
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茶,无论口味是苦、是涩、是甘、是甜、是刚、还是柔,颜色是绿、是黄、是白、是青、是红、还是黑,每一款总会有相惜之人。
但凡存在,即是合理。
那么,问题来了,一款茶好不好,谁说了算呢?
在茶店喝茶,老板会夸自己正在冲泡的这款茶好,而当您选中另一款茶准备付款时,他肯定也会夸真您有眼光,淘到好茶了;
,大哥最有发言权,这位大哥可能是茶龄较长,也可能是年级稍长,一般都实力雄厚。这种实力可以是财力,也可以是权利;
在网络上,则是大师们的舞台,他说是好茶,那就是好茶,还不容你质疑;
在职场,如果上司说某款茶好,作为下属,估计也没人会反驳吧。
茶,是个很江湖的东西。
同一款茶,会因为喝的人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而得出截然不同的评价。很多时候,我们喝下的,其实不止是茶
①
小荼是建州通往京城官道旁一间茶肆的店小二。
他出身制茶世家,从小与茶为伴,心性单纯开朗。有日闲暇,刷知乎瞧见一问题:当我们喝茶的时候,我们喝下的其实是些什么?
小荼失笑,对掌柜的说:我们喝茶的时候,喝下去的难道不是茶还会是清水吗?
掌柜慈祥地摇着蒲扇,告诉小荼:是茶水,也是清水,是明月,也是清风。
小荼不解,掌柜的告诉他:你可问问这天南地北的茶客。
②
一日尚早,天色蒙蒙,来一樵夫。
小荼奉上茶去,那樵夫满身大汗,是刚从山上打柴下来。
樵夫一饮而尽,说道:好茶。
好茶!
小荼问他:茶哪里好?
樵夫说:茶解渴。
小荼不语。
③
一日午间,来了行路商人。
小荼奉上茶去,行路商人颇为讲究,他小啜一口,对小荼说:你这茶太差,换你这里最好的茶来。说罢掷了一把碎银在桌上。
小荼换上上好的正岩肉桂,商人饮之,说道:好茶好茶!
小荼问他:茶哪里好?
商人说:你没见着桌子上白花花的事物?
小荼不语。
④
一日申时,来了一儒生。
小荼见之甚喜,不待交代,奉上正岩水仙。
儒生饮之,说道:好茶好茶!
小荼问他:茶哪里好?
儒生说:因为是茶,所以好。
小荼若有所悟。
⑤
一日日色将尽,来一大轿,乃官人至也。
小荼不敢怠慢,奉上正岩铁罗汉。官人轻啜一口,甚喜,连饮之。
三碗之后呼气长叹:好茶好茶!
小荼问他:茶哪里好?
官人说:香气凝而不散,汤水厚重兼得细滑,岩韵昭然若骨,饮之心旷神怡,精神一振。
小荼若有所思。
⑥
一日晚间,来一白发老叟。
小荼上前奉茶,老叟细细饮之,说道:好茶!
小荼问他:茶哪里好?
老叟说:茶可养生。
小荼似有所得。
⑦
一日月至中天,来一提刀好汉。
小荼上前奉茶,好汉曰:此为何茶?
小荼说道:今年的头春水仙。
好汉说道:我乃罗家人,可有铁罗汉?
小荼说:有。
于是小荼转至水房,将原封不动的水仙茶奉上,说:上等铁罗汉来了。
好汉一饮而尽,叹道:好茶好茶!
小荼问他:茶哪里好?
好汉指尖触唇,轻声道:嘘— —情怀。
茶,樵夫用以解渴,老叟以之养生;商人喝下的是金钱,好汉饮下的是名头。
茶,是雅物亦是俗物, 入的了官场,随的了江湖。
如在某个茶会上,看到众茶人对着一款茶齐声叫好时,您也千万别激动——
茶者,多半圆融,场面上的话,当不得真。
茶无绝品,适口为珍?
“自己觉得好喝的,才是好茶!”——这又是目前很多爱茶之人的观点。他们认为,人生得一知己难,得一好茶也难。
但,不同品类的茶叶,味道自然不同,其评判标准也自成体系,有的清香,有的醇厚,有的苦涩中带甜。
让喝惯绿茶和红茶的人来品论一款普洱,能得出客观的结论么
让一个小孩子来选,他可能会觉得奶茶更好。
自己觉得好喝的,按审评标准来看,也不一定就是好茶。
so,还是回到那个问题,茶好不好,我们到底该相信谁?
首先,一款茶,好不好,安全是要放在首位的,这是好茶的底线。喝茶不能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忽视了茶的健康本质。要坚决抵制农残、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超标的茶。这是一个客观标准。
其次,茶冲泡后,闻起来很香;看起来很美(汤色亮、叶底鲜活);喝下去很爽(无异味、怪味、水味,身体通透)。这是一个主观标准。
我们自身的体感会对一款茶做出判定,凡喝后神清气爽、生津回甘者,未必很好,但必定不坏。
第三,按审评流程评茶(盲品),大多数人说好的。(一个人评价是主观的,众多人的评价则又显得相对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