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的故事
壶是家中的老二,就在大哥瓶离开家的第二年,发生了一件影响了壶一生命运的事:
那一天,村里的南海岸上,村民们发现了两艘插着国军旗帜的大船,正缓缓朝岸上驶来。未待船靠岸,村里已经乱成一锅粥:“抓壮丁啦!快跑!” 几分钟内,全村都传遍了消息,村里的年轻人,藏的藏,跑的跑,还隐约听到了几声枪响……
壶当时藏到了院子外面的草垛里,国军士兵很快的来到了他的家,看了看10岁出头的老四,没搭理,问壶的母亲:“家里有没有其他人了?”母亲摇摇头,这时,一个国军士兵,来到院子外面的草垛,喊:“里面有没有人?!”母亲的心此刻提到了嗓子眼,不知道该怎么办。
那个国军士兵端起刺刀,开始猛扎草垛,母亲顿时坐到了地上,哭着喊:“壶啊!你出来吧,跟他们走吧!” 壶出来了,向母亲磕了个头,随着国军的队伍走了……那时,他18岁。
据说,那一天,村里的南海岸上,挤满了男女老少送别的亲人,军船开启时,岸上的哭声震天动地……母亲从这一天开始,天天来到海边,望着大海哭,眼睛哭瞎了,一年后,疾病结束了她饱经沧桑的一生。
壶当了国军士兵,紧急训练了不到一个月,就被派往淮海战役的战场。
行军的途中,长途跋涉,士兵们很多都体力透支。壶见很多士兵把背包(被子、衣服)扔掉了,于是,他也找了个合适的地点,悄悄把背包扔下,然后急赶队伍。不一会,他的班长跑了过来,手里拎着他刚扔掉的背包:
“混小子!你怎么把背包扔了!”
“太重,好多人都扔了……”壶紧张地回答。
“你把枪扔了,也不能扔背包啊!这大冷的天,扔了晚上盖什么?!”班长说出了令他大跌眼镜的话——一句真话,实话,原话。
从这简单的一句话,我们可以想象出这几个方面:
1、国军中,也存在着兄弟情谊。
2、国军的军纪已经腐朽得不堪一击。
3、很多人,没上战场之前,已经想好了后路。
果然,没几天,壶所在的预备队,还没有投入战斗,就被一个营级军官带领着投诚了解放军,还好,不算是俘虏。
投诚到解放军的壶,被安置在后方的卫生所,照顾伤病员,也曾参加过渡江战役,那时,他已学到了一点医术,已经是卫生员了。
解放后,壶离开了部队,但当时的阶级斗争激烈,他曾加入过国军,怕连累家里,没回家,到梁山郓城县的一所医院,当了医生,在那娶妻生子,还学了一身武艺。
壶在梁山郓城县一直住到退休,1990年携家眷回到了龙口,三兄弟重新聚到了一起(大哥此时已去世2年),直到2012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