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吧 关注:495,612贴子:2,149,047
  • 8回复贴,共1

电动汽车发展趋势(转到最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那时的日本汽车销往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从北非撒哈拉沙漠里的恐怖分子到美国纳斯达克交易大厅里的交易员,几乎每一个人都曾经乘坐过日本汽车。丰田和本田两家公司凭借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爆发,几乎垄断了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这两个核心部件的所有关键专利——要知道汽车总成本的百分之六十都花费在这两个部件上,直到十年前即使庞大的中国都制造不出来物美价廉有竞争力的变速箱。
那时的丰田和本田如日中天。丰田的市值在世界车企里长期第一,世界前十的车企日本拥有三家,日本一个国家拥有的汽车公司生产了世界将近百分之四十的汽车。由它们带动的一系列相关产业如汽车零部件、精密器械的产值甚至可以占到日本进出口总额的一半。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8-10 21:40回复
    那个时候日本已经研发燃料电池有二十年了,积累的相关数据和经验可以说是全球第一,放弃燃料电池就等于放弃之前二十年的所有努力,和中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线上,铁锂电池领域甚至不如中国,和美国的差距更像是当时索尼和苹果的差距。
    而且纯电电动车的结构太简单了,简单到实在不足以支撑起一个与其配套的产业来。纯电电动汽车完全抛弃了传统发动机和变速箱,使得汽车的零部件一举被削减百分之七十。如果选择了这种电动汽车,那些曾经依附在汽车产业上的大批零部件供应商和产业工人何去何从,如此简单的结构又如何能把日本已经低迷的经济带动起来。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8-10 21:42
    回复
      这次对决完美复制了之前发生在屏幕产业里的一切。就像开始时等离子屏幕拥有优势一样,燃料电池汽车无论行驶里程、充电时间、成本还是原材料来源都超过纯电电池。其技术成熟度根本就不是纯电电池汽车这种炒作起来的概念可以比较。但美国和中国庞大的体量迅速改变了这一切。
      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规模太小了,和中美规模庞大的纯电电动汽车比较起来,只有日本一国选择的燃料电池简直就像是霸王龙面前的母鸡一样。小,就意味着全方位的弱。中美两国可以不惜成本,做着拿钱打水漂的准备扶植起特斯拉、比亚迪这样的行业巨头和产业集群,又因为产业集群所造成的滚雪球效应把边际成本压缩到近乎为零。可以把钱砸到一些看起来天方夜谭的项目上,巨大规模产生的创新碰撞远超过燃料电池,新技术被迅速应用,快速把燃料电池甩到了背后。
      还有重要的一点,无论纯电还是燃料电池汽车,都需要大量的充电桩或者加气站来与之配套。而相比竖立几个简单的充电桩,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危险系数高、成本巨大的加气站显然不是什么更好的选择。中美两国迅速在国内各主要城市铺开了充电桩,对比之下,日本即使在本国普及加气站都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8-10 21:43
      回复
        相对复杂的燃料电池给日本提供了另外一条道路。燃料电池可以保留简易的变速箱,让日本车企依然继承之前的优势。更何况日本包括丰田在内的日本几大车企和日本石化同属于两大财团,燃料电池汽车如果普及对于裂解氢气的订单将是天文数字。
        浸淫于此多年的日本车企希望可以凭借着积累的经验在燃料电池上快速突破,一举压制住纯电电动汽车的发展,继续保持住之前传统汽车之时的市场领先,获得市场主导地位。
        一位哲学家说过,历史上的事情总是会不断重复。只不过这些事情第一次发生时是悲剧,第二次就成了闹剧。
        曾经发生在屏幕上的市场主流地位和产品标准话语权之争再一次在汽车动力系统上演,从等离子和液晶的交锋变成了燃料电池与纯电电池的对决。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8-10 21:44
        回复
          这次对决完美复制了之前发生在屏幕产业里的一切。就像开始时等离子屏幕拥有优势一样,燃料电池汽车无论行驶里程、充电时间、成本还是原材料来源都超过纯电电池。其技术成熟度根本就不是纯电电池汽车这种炒作起来的概念可以比较。但美国和中国庞大的体量迅速改变了这一切。
          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规模太小了,和中美规模庞大的纯电电动汽车比较起来,只有日本一国选择的燃料电池简直就像是霸王龙面前的母鸡一样。小,就意味着全方位的弱。中美两国可以不惜成本,做着拿钱打水漂的准备扶植起特斯拉、比亚迪这样的行业巨头和产业集群,又因为产业集群所造成的滚雪球效应把边际成本压缩到近乎为零。可以把钱砸到一些看起来天方夜谭的项目上,巨大规模产生的创新碰撞远超过燃料电池,新技术被迅速应用,快速把燃料电池甩到了背后。
          还有重要的一点,无论纯电还是燃料电池汽车,都需要大量的充电桩或者加气站来与之配套。而相比竖立几个简单的充电桩,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危险系数高、成本巨大的加气站显然不是什么更好的选择。中美两国迅速在国内各主要城市铺开了充电桩,对比之下,日本即使在本国普及加气站都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8-10 21:46
          回复
            日本这些燃料电池生产厂商没能成为iPhone,也没有像诺基亚一样悲壮的倒下。它们像当年的索尼和松下,依靠为数众多的加气站以一种奇葩的方式在日本国内苟延残喘。就好像智能手机大潮中iPhone和三星席卷全球,也和现在的纯电电动汽车一样唯独拿不下日本市场。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8-10 21:48
            回复
              川崎米乐躺在汽车后排,继续刚才的回忆。车安静稳定的像是没有在行驶,极其适合让他沉浸在记忆当中。后来发生了什么。
              那个时候丰田公司的处境就已经格外艰难了。传统汽车的销量一落千丈,中美两国这两个最大的汽车市场最先丢失,紧接着欧洲也陷落,非洲紧随其后,只能依靠南美和中东的小块区域吊着命。燃料电池汽车根本没有走出日本,仅日本这一个小小的岛国,能有多大市场?
              而且纯电电动汽车继续延续着它扩张的步伐。日本只能依靠政策和贸易壁垒进行着微弱抵抗。这个时候再转行做纯电电动汽车吗?别人已经先发这么长时间了。如果不做,就这样等死吗?
              川崎米乐深切感受到了变化。公司加班时间开始延长,奖金和福利却开始在减少,甚至连工资都越来越低。公司里人心惶惶,不断有裁员的消息私底下流传。报纸上也开始出现公司的一些负面消息。从报纸上川崎米乐知道,公司的负债率早就超过了百分之百,离破产只有一步之遥。
              当然国家绝对不会允许丰田这样的公司破产,虽然这个时候的汽车行业已经不能为日本创造多少进出口额了。反倒因为原本占比进出口额五成的汽车及其相关产业被击垮,日本经济进一步滑向深渊,失去二十年之后又失去二十年。日本软银把资金一笔笔投入到这个黑洞里,但裁员已经不可避免了。技术丰富的川崎米乐幸运逃过了第一次裁员,却又被纷至而来一连串厄运击中。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8-10 21:50
              回复
                为什么,自己,和这个国家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日本错过了互联网爆发的大潮,当年振兴本国互联网的“信息新大航海计划”结束的无声无息,唯一一个拿得出手的line还是由韩国公司创立;错过了屏幕面板,一众面板厂商纷纷垮台,韩国三星电子由此崛起;还错过了智能手机,世界手机市场被美国与中韩瓜分,这一次,又错过了电动汽车。
                到底怎么了?为什么那些曾经应以为傲的工匠精神全部破产了呢?曾经世界第一的胶卷厂商柯达破产了,直到最后它生产的胶卷也是好的,只是世界不再需要它了。曾经处在巅峰的丰田也要完了。中美两国做的不是弯道超越,它们是重新又开了一个赛道,之前几十年的长跑成绩全部清零,甚至成了一种累赘。
                川崎米乐想起很久之前听说过的一个奇怪理论:日本太老了。日本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已经占到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四十,这些老人掌握了日本绝大多数财富和权利,渗入了日本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老,就意味着保守,就意味着没有动力创新和冒险,意味着保持现状远比改变让人安心。日本就这样一次次失去了改变的机会,一步步滑进了深渊里。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8-10 21:51
                回复
                  新宋吧看到,到最好的小说写的不错,就转到比亚迪吧,本人迪粉,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8-10 21: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