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吧 关注:3,830贴子:32,989
有佛书佛经,佛法开示、佛学知识,念经修行的详细方法指导;化解各种问题,如感情问题,工作事业,求子,疾病等的化解方法。需要的请留下扣号或邮箱。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8-13 11:38回复
    修佛,拜菩萨,念经,为什么可以消业障?
    业障是一份因果关系中的恶果,同时它是你种的因所应得的果,那么除了你用另一份善因果去抵消它,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动它。而善因果就是功德,所以功德可以抵消业障。
    修佛修的是什么?修的是心、修出清净心、善心、平等心、慈悲心,去除妄心、贪心、瞋心、痴心、执着心。大家都知道善恶就在【一念之间】,只有把心修正了修善了,才能保证不种恶因,从而避免恶果,所以【修心为修佛第一要旨】。
    念经拜菩萨,并不是说菩萨就把你的业障消掉了,而是因为念经拜菩萨就是功德,“果报不可思议”,“成就不可思议功德”。在正常情况下,功德会按天理的规定自动排序,不会主动去抵消某一个业障。而每当你祈求菩萨慈悲,保佑你的工作顺利、爱情如意等等时,菩萨可以动用神通慈悲用你的功德去抵消那一个特定的阻碍你事业或爱情的业障,从而使你变的顺利。你的功德和菩萨的慈悲神通缺一不可,但基础还是你自己的功德,一份善果去一份业障。如果有人只是拼命祈求菩萨而不做功德,不念经,那么菩萨也没有办法帮你。如果业障深,功德浅,所求之事同样不会成功……明白了这一切,那么我们就应该明白需抓紧时日,利用每一分钟去修心积累功德。
    ----谁在操纵命运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8-13 11:40
    回复
      2025-05-13 03:58:33
      广告
      我们的弥勒佛为什么肚子这么大?能够包容啊。而我们为什么人这么小啊?因为小肚鸡肠啊。要慈悲别人,要宽容别人。从自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你连自己的妻子嫁给你,你都不能容忍她;你连自己的先生天天为家里付出这么多,你都不能容忍他,你还能容忍谁呀?学会菩萨的大度,学会菩萨的容忍,学会慈悲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8-14 13:11
      回复
        信佛,信的不是神灵,是因果;学佛,学的不是迷信,是智慧;修佛,修的不是成仙,是无量无边的慈悲之心。有时想想,自己有一天突然死去的话,能带走什么?还有谁会陪你?问问自己,实际上没有一样东西可以拿走,没有一个朋友陪你,只有因果能陪你。佛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能让你解脱,就是你所作所为的善因善果。珍惜自己的人生,珍惜生命,脚踏实地,做个好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8-18 07:25
        回复
          学佛不是叫你出家,也不是让你变成一个奇怪的人。真正的佛教徒是什么?真正的佛弟子就是一个善良的人,懂得利用佛法降伏自心,消除傲慢、嗔心等烦恼,成为社会上最好的那个人。在你的岗位把自己工作做好,做人们的榜样,一切为众生着想,你就是人间的菩萨!——师父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8-19 12:54
          回复
            佛陀在信众集会听经闻法的场合要阿难把糕饼分送给在场的人。阿难按照一个人一块饼利和共均。分到一位美丽女子面前时,两块饼粘在一起,怎么分也分不开,阿难干脆两块都给她了。不料大家闲话纷纷。阿难听后,又难过又泄气。佛陀特地为阿难开导道:“为什么别人批评我们?那是因为我们很好,有成就。误会可以作为逆增上缘,批评、指责是消灾解难的好机会。只要问心无愧就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8-20 07:04
            回复
              我们或许知道地球另一端国家的每一个政策,知道Prada最新款手包的颜色,知道一个明星离婚的新闻——我们知道所有与我们无关的事情。但是许多人却不知道怎样解决当下的情绪,不知道怎样度过人生最困难的时期,不知道死亡以及死后到底是如何?与我们最紧密相关的事情,我们从不关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8-21 11:47
              收起回复
                学佛看事情都有两面性,师父跟你们讲一点佛的哲学,一个人学佛之后,他看任何事情都会看到两面性,刚柔相济,所以,真正学佛的人是刚则刚,刚则正刚、更刚,越来越刚强,我坚定学佛的信念,我永远不会变化;柔,柔情似水,看见众生苦难,看见众生要救,慈悲心啊,这就是柔心。所以,要懂得对自身的戒律要刚,对自身的学佛信心要刚,对众生的习性加以劝说,对人间所有的善事要想去做,要越来越柔。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8-22 11:12
                回复
                  2025-05-13 03:52:33
                  广告
                  ……佛法是生活、是做人:修行,不是一天到晚捧着经本念经、数着念珠念佛。古大德常讲“历事练心”,这才叫修行。历是经历,我们从早到晚,不晓得遇到多少人、遇到多少事情,就在这个人事里面磨练。如果遇到事就迷惑颠倒,那不叫修行。只有把你所修学的这些理论、方法、境界应用在实际的生活上,用在穿衣吃饭、待人接物,用在处理世间一切事务上,这样学佛,就学活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8-23 12:57
                  回复
                    给身体看病的是医生……
                    给房子看病的是风水先生……
                    给心灵看病的是佛陀……
                    学佛最可贵之处,并非从此就能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而是在于面对顺、逆界时,能以智慧心了达因果及无常之理,并积极从因上努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8-26 16:07
                    回复
                      有位云居大师曾经说过,世界上有8种后悔,劝告世人:
                      1、逢师不学去后悔
                      2、遇贤不交别后悔
                      3、事亲不孝丧后悔
                      4、见义不为过后悔
                      5、见危不救陷后悔
                      6、有财不施失后悔
                      7、因果不信报后悔
                      8、佛道不修死后悔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8-27 10:59
                      回复
                        一年轻人到寺院,问禅师:“我放生、印经和参加法会,为什么生活还是不顺呢?”
                        禅师从口袋拿出一百元递给年轻人,“麻烦你用这一百元,帮我完成禅院的建设。”
                        年轻人惊讶的反问道:“这一百元怎么够建禅院啊?”
                        禅师说道:“那你的几次发心,怎么能消除你累世的罪业呢?” 年轻人会意一笑,告别禅师......
                        不管遇见啥事都要理智客观的去精进前行,不必怨天尤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要遇见点事就退缩。只要你每天行善,肯定会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你的善业大过你的恶业时,就是柳暗花明、心想事成之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8-28 13:16
                        回复
                          经常说“对不起”的人,会消掉你很多业障!
                          师父教你们学佛,首先你要消除业障。
                          消业障是什么?就是做错的事情必须忏悔、改正。师父问你们,你们愿不愿意改?有多少人发现自己的错误后隐瞒,有多少人发现自己做错事情后狡辩,从来不肯承认,那你这个业障消得掉吗?
                          不肯承认自己错误的人,永远活在虚假的意识当中。明明自己做错了,却想出理由来说自己没有做错,你就活在虚假的意识,因为这个连你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的虚假的意识,你只不过认为我没有做错,但是实际上真实的就是你做错了。所以,我做错了就不承认,不要说你很坚强。
                          师父告诉你们,就是要学会做错了事情马上说“对不起”。师父为什么要你们经常说“对不起”啊?经常说“对不起”的人,才会经常有忏悔心;经常有忏悔心的人,才会有开悟之意。先有开悟的意念,然后才得开悟之心,心才会慢慢地开悟出来。
                          所以,师父教你们一定要先消业障。
                          摘自 --不悟之人就是未见本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8-31 17:58
                          回复
                            "拜佛" 不是弯下身体 而是放下傲慢
                            "念佛" 不是累积数字 而是清净心地
                            "合掌" 不是双手作秀 而是恭敬万物
                            "禅定" 不是长坐不起 而是心无挂碍
                            "欢喜" 不是颜面和乐 而是心境舒展
                            "清静" 不是摒弃欲望 而是心地无私
                            "布施" 不是花钱买功 而是舍弃贪欲
                            "信佛" 不是学习知识 而是践行无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9-01 06:31
                            回复
                              2025-05-13 03:46:33
                              广告
                              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我不具备的优点
                              记住这句话,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9-04 16: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