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简清肺仪吧 关注:37贴子:351
  • 2回复贴,共1

什么是肺性脑病?怎么治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肺性脑病又称肺心脑综合征,是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及肺功能衰竭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及脑循环障碍。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是肺部损害致二氧化碳潴留及缺氧,引起高碳酸血症及低氧血症,加之因肺部循环障碍及肺动脉高压更进一步诱发或加重脑组织的损害,而引起肺性脑病。
1
临床表现
早期可表现为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工作能力降低等症状。体检时医生会发现老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患者两眼水汪汪,嘴唇、甲床发乌,颈静脉可见充盈,肺部可听到干、湿罗音,心脏检查可见剑突下波动增强,上下肢可见水肿。此外还有颅内压升高、视神经乳头水肿和肌阵挛、全身强直-阵挛样发作等各种障碍。
严重时,甚至可出现烦躁不安、言语不清、精神错乱、双手扑翼样震颤、嗜睡、昏迷、抽搐和呼吸抑制。这些临床上肺性脑病的表现,多存在一定诱因,比如说肺部感染、低氧血症的出现、镇静剂使用不当等。
2
临床分析
肺性脑病是以中枢神经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按症状可分为3级:
轻型肺性脑病:①出现神态恍惚、淡漠、嗜睡、精神异常或兴奋、多语表现者;②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
中型肺性脑病:①出现半昏迷、谵妄、躁动、肌肉轻度抽动或语无伦次;②结膜充血、水肿、多汗、腹胀,对各种反应迟钝,瞳孔对光反应迟钝;③无上消化道出血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
重型肺性脑病:①昏迷或出现癫痫样抽搐;②结膜充血、水肿、多泪或出现病理性神经系统体征,瞳孔扩大或缩小;③可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或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楼2016-08-17 15:31回复
    痰为百病之源
    痰是体内脏腑功能障碍时的病理产物。主要由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调,影响津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以致水湿停聚而成。
    湿气凝聚在体内,导致气血流通不畅,气血阻滞,经络不畅,就容易产生痰。痰淤积在体内会随着气血的运行流窜到身体各处。上达头面下至脚足,内置脏腑,外渗肌肤,从而诱生百病,如肿瘤、乳腺增生、中风、高血压、肥胖、动脉硬化、肺部疾病、咳嗽等。人们常说“百病皆由痰作祟”、“顽痰生怪症”,就是这个道理。
    痰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脾为生痰之源
    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建议脾虚的人用健脾利湿的药品及食品来调理。如人参健脾丸、香砂养胃丸,食补可吃苡仁、茯苓、扁豆、山药、党参、黄芪、大枣等。
    肺为储痰之器
    肺主呼吸,调节气的出入和升降,负责将身体的水液从肌肤皮毛散发出去,以及水道的通调。当邪气侵袭肺时,津液便停留在肺内,凝聚成痰,就会形成咳嗽、痰多,甚至上逆导致喘憋。
    临床上常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四肢困重、食欲减退、大便溏泻、咳喘痰多等,多是由脾虚导致的,积聚在肺内,治疗时除了化痰止咳平喘之外,还应该补益脾气,增强脾运化水湿的功能效果更好。
    防肺生痰的最好办法是防止外邪伤肺或久病损肺而致肺气虚,既要注意防寒保暖,又要对原有肺病如结核、气管炎等应积极治疗。食补可用白银耳、百合、沙参、冬虫草、杏仁等,少吃油条、辣椒等温燥上火的食品,以防伤津化燥。
    肾为生痰之根
    肾藏精而主水液,肾虚则不能藏精,水液之糟粕留而不去,邪、淤、毒积聚在肾中,水汽与邪气杂混就成了生痰的根本了。因此老年人痰多应多追根于肾。
    在调养上可补肾,用六味地黄丸调补,再服苡仁、山药、芡实仁、核桃、蛤蚧、杜仲等。


    2楼2016-08-17 15:37
    回复
      痰的庐山真面目
      有形之痰,指咳吐而出的痰液。
      1、寒痰:
      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欢喝热的,舌苔薄白。这种情况多是由受了寒邪引起。可以多用些陈皮、桔梗等化痰的药物泡水,同时治疗风寒感冒。
      2、湿痰:
      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体沉重、容易累或大便稀等症状,舌苔薄白或白腻。这是由于湿邪侵入人体(如居住在潮湿环境中),使肺脾功能失调,或者饮食过于油腻,缺乏运动等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失调。这时要多吃些健脾的薏米、山药等食物。同时加强锻炼,控制体重。
      3、热痰:
      痰黄黏稠,由热邪侵肺或受风寒发高热数天后转化而来,病人怕热喜欢喝凉的,舌红苔黄。
      此时就要清热化痰了,饮食要清淡,不要吃些容易上火的煎炒食物,可以喝些梨汁等。
      4、燥痰:
      痰粘稠不易咳出,病人感觉口鼻咽燥,舌苔薄黄。这时要多喝水,可以适当用麦冬、沙参等养阴的药物代茶饮。同时保持呼吸道湿润,室内可用加湿器。
      无形之痰
      无形之痰是由于机体气机郁滞或阳气衰微,或情怀不畅,不能正常运化津液,使体液停留积聚,逐步蕴结而成,往往不被人们所察觉。
      有些疾病如头目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短、神昏或癫狂等也可能由无形之痰引起的。
      痰:百害而无一利
      痰在体内,是百病之源,排出体外,同样是疾病的源头和传播者。
      当人们呼吸到不干净的东西时,这些东西在人体的呼吸道中经过特殊“处理”,最后会通过咳嗽被排出体外。所以即便是身体健康的人,他们吐出的痰也是不干净的。
      而大量咳嗽吐痰的人往往是身体患有各种疾病的人,他们的痰液里存在着更多的致病物。 有时病人的痰液得不到有效、正确的处理,即便吐在公共排污系统中,也会对周围居民的健康带来威胁。某住宅区200多户居民感染非典,相关部门调查认为是痰液等非典病人的排泄物污染公共系统造成。


      3楼2016-08-17 15: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