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倍思吧 关注:136贴子:828
  • 9回复贴,共1

奥美赵圆圆:写好微信,是一件了不起的小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以下为演讲全文,根据本号风格有适度的调整:
大家好,我是赵圆圆,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分享一件非常非常小的事情。
这件小事就是——写好微信。
今天的PPT一张图都没有,我也没有做任何排版,都是昨天晚上临时写出来的。但这里面所有的方法论、每个字、每一条都是我们在长达3年的时间里,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和心得。


1楼2016-08-17 16:23回复
    我们内部有个很有趣的说法,管微信叫做“脖子”。脖子是人身体上一个很奇怪的器官,你说它很重要吗?好像不是;你说没脖子行吗?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对于品牌来说,微信就是一个怪怪的,你必须有,但却无从下手的自媒体平台。
    之前品牌在微博上已经被营销号和段子手号甩开了距离,希望在微信上不要重蹈覆辙。
    我讲的都是很基础的东西,但魔鬼都藏在细节当中,很多大事也都是从小事做起来的。


    3楼2016-08-17 16:26
    回复
      1、服务号要干嘛呢?
      主要有三件事情:第一,合并、融资、辟谣,类似这些大稿,通过服务号来发布会显得比较正式。第二,大型campaign的扩散,这是必须。第三,日常后台服务,这个要勤维护。
      服务号是每周更新一次,它的低频率就要求你每次更新的内容要有一定的分量。
      服务号是可以建立一整套后台服务系统,而订阅号的后台都可以不用放人管理,读者的留言、投诉、咨询你可以统统不予回复,而服务号是一定要做相关回复的。
      服务号关联到的电商部分,在此不赘述。
      举个例子,每次企业如果传出重大的消息,譬如说合并,出来辟谣的往往是CEO或VP或市场总监的朋友圈,声称“没有这回事”。而一旦事情成为定局,往往是公司的主体号将消息披露出来。所以,这也是以后大家判断重大消息是真是假的标准。
      相比于订阅号,服务号应该是企业形象的主体。大家不要在乎服务号到底有多少粉,或者阅读量高低,它的主要价值是向消费者证明:我这个企业还健在,没出啥事挺好的,最近还搞了个有趣的大新闻。


      5楼2016-08-17 16:28
      回复
        2、订阅号
        相反,提高影响力和关注度的任务主要落到了订阅号肩上。
        订阅号要做的事情就比较复杂了,这里列举了几项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写日常、搞互动、做UGC、追热点,这两天大家追热点追得也蛮痛苦的。还有就是搞促销。可以说订阅号所承载的功能非常驳杂。
        在运营的时候需要一条清晰的主线,头条始终放什么、次条放什么;像做报纸栏目一样,做起来至少要做3个月以上。


        7楼2016-08-17 16:29
        回复
          第一步:开号。
          我们研究了很多号,不仅仅是品牌号,还有垂直的品类号,相关的行业号,个人号,多种多样,发现起名字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
          第一, 名字一定要短。不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尽量短,不要起太长的名字。比如说“写给非广告人的广告常识”、“一条特立独行的广告”,这种号名字起得就很失败。(哈哈)
          第二, 尽量跟人名相关,因为人格化的号往往比较好运营。比如胡辛束、姜茶茶。最近奥美社交运营总监古里奥,开的号就叫古里奥,号的名字和人名是一样的。
          第三, 不要出现生僻字,尽量不要用英文。比如说“深夜发媸”,很多人压根不知道最后那个“媸”字怎么写。(但徐老师的内容太强悍了,硬是做成了,这是天赋)
          第四, 不要使用流行词汇。你可能今天用了“火钳刘明”、“洪荒之力”注册ID,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热度过去了,这个号的名字一下子就会显得非常老土。
          第五, 清晰地表现产品属性。就是说一看到这个号,大家就知道你是干嘛的,是卖矿泉水还是卖方便面,尽量将类别定语放在名字当中。
          第六, 可以有设问,可以有动词,可以带有情绪化。学生们最喜欢的一个号叫“我要WhatYouNeed”,这其实就是一个设问句。可以有动词,比如说“开始吧”。可以有情绪,比如说“差评”,你一看到这2个字就已经带情绪了。
          以上这些其实都是起名字的一些小技巧,让人们在看到你的ID的时候比较容易记,并且有着清晰的定位。同时,它还能让你的名字自带“小钩子”。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方便记忆,让号更有影响力。


          9楼2016-08-17 16:30
          回复


            10楼2016-08-17 16:31
            回复
              第三步:头图。
              头图就是微信文章的封面图。大家也知道,微信有个bug。在订阅号的历史记录里,看到的文章封面是一张横图,接近于16:9,但是你如果把它发送到某个群里面,它就变成了一个标标准准的5:5的缩略图。到现在为止,微信改到最新版本,这个bug也没有解决。
              第一, 使用头图的忌讳。尽量不要用元素复杂的图,不要用海报,不要用带字的截图,尤其是字很多的图,因为文字一旦密集起来特别难看。不要用低精度的图,不要用表情包。这两个方面主要是基于对头图质量的要求,低精度的图插图,表情包不太适合做头图,除非你把表情包做成一张组合图再放出来。
              第二, 选择头图的技巧。尽量用单色,尽量用波普风的素材。单色比较好控制,大家可以去看银教授的账号,他每篇文章就是一张单色底的图,没有其他的东西,非常有连续感和识别度。所谓波普风其实就是单一素材的连续,无论放大缩小,无论怎么切割,你都会发现它都能相对的保持完整。最后,尽量保持风格统一,不要今天扔个表情包,明天用一张海报,其实我自己也经常犯这种错误。


              13楼2016-08-17 16:33
              回复


                14楼2016-08-17 16:33
                回复
                  第四,文字。文字尽量短句子,文字尽量三行分段,文字居中注意长度。一般人看微信的时候,如果出现一坨文字,中间断句断行又不明晰的话,其实阅读起来是非常费劲的。因为人用眼睛去阅读的时候,远比不上用耳朵去听,用眼阅读速度会慢一些,眼睛除了看文字还需要识别图形,这个时候去读长句其实是很累的,所以说尽量写短句子。大家可以去看大师兄朱炫的文章,通篇都是用短句写成,读起来非常舒服。
                  文字尽量三行分段,如果你要写很多话,尽量在写到第三行的时候就分一下段,分出来一个小标题或是另起一行。千万别一写就是七、八行,一大段,其实读者一般是看不下去的。
                  最后,文字居中注意长度。文字居中的时候,如果字数太多,超过14个字,断句就会非常的丑。
                  第五, 分割线/小标题/符号。首先,分割线统一。如果你要用分割线,那么前后应该统一。其次,小标题统一。前面的小标题是什么字号和颜色,那么后面的也用一样的字号和颜色,包括一些句式也尽量要统一。
                  最后,就是减少无用的符号。最近,我遇到一些90后的小朋友,他们特别喜欢用符号。一会儿插个手指头向下指(的符号),一会儿冒出很多小箭头,时不时用上一些小花纹,我称之为“排版纹身”,好像是抑制不住体内“洪荒之力”,一定要放一些他们觉得酷炫的东西进去。这些符号其实并不好,它会破坏我们阅读的流畅性,所以在排版中应尽量避免。
                  第六, 底图。诱导关注的二维码和诱导评论的收尾是两个功能,如何运用就要看你需要什么了。如果你希望大家关注你的号,那么就放一个二维码,大家长按就能关注。
                  诱导评论的收尾,比如我自己,想跟读者进行互动的时候,那么结尾的时候我就会说上一句“在评论区等你哦!”,这是非常基础的。有些号搞得更复杂,比如会在结尾提出一个问题,像“说说今天你们是怎么过的?”,底下的评论立马就会打开话匣子,有点像在结尾处设个Topic。


                  17楼2016-08-17 16:35
                  回复


                    18楼2016-08-17 16: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