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二中吧 关注:503贴子:31,623
  • 1回复贴,共1

名校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收藏回复

  • 124.67.160.*
      名校”给我们带来什么?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一帆风顺,所以做家长的为了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比其它的孩子更优秀,不惜花更大的代价,为孩子选择那些所谓的“名校”,而当这些愿望都实现之后,在高额的费用面前,家长们更多的体会是,“名校”到底给他们带来了什么? 

  家在哈尔滨的某夫妇,为了能让自己的儿子,走进名门,能让孩子将来考上理想的学校,从上小学开始,处在工薪阶层的夫妇舍近求远,放弃了离家较近的普通学校,通过走关系、请客,终于让儿子就读了跨区域,口碑较好,费用较贵的“名校”,5年的时间,夫妇体会了太多的心酸。如今看着离家较近的普通学校,也在不断的完成各类教学设施,一步步的走进先进化,再看看儿子的学校,由于学校学生较多,连孩子玩的操场都没有,而且一个班级里要装70多个孩子,孩子像挤豆包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孩子没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孩子本来就小,更喜欢玩,而大部分的时间,从早到晚都浪费在去学校或回家的路上,夫妻两人感叹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到底该怎样选择孩子的将来。 

  这样的问题不在少数,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够上一个教学质量比较好的学校,所以想进办法,找各种关系让孩子去念那些“名校”,到底“名校”真的就那么好吗? 

  “名校”也许从最初建校时的初衷是好的,也希望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让孩子得到更优秀的教育方式,更加完善教学工具,达到理想的目的,然而,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扩大,再加上高额的学费,所带来更多的利益,最终,由最初的理念而转变成商业化的学校,不再靠真正的教学去管理,而得到的将是更多的利润。让我们想一个问题,一个班级能容纳多少人,一般来讲一个班级应该有学生40人左右,较为正常,因为老师可以独自照顾这些学生,学生也不会拥挤,班级内也不会显得嘈杂,无论坐在前排还是后排的孩子都能听到老师讲课,这样的班级才是合情合理的,而有的“名校”,为了招收更多的学生,不顾及班级的大小,只要有孩子来,只要你肯花钱,就可以给你安排,以至于有的孩子都坐到了老师的讲台下,每天都要向上望着老师,这就是“名校”的特征。 

  我们也不能因一弊而否决“名校”的优点,“名校”的确也有它的可贵之处,那些可贵之处,也就是我们最初时所说的初建,初衷也许是好的,只是后期的行为在不断的变质,导致不该发生的也发生了。“名校”师资雄厚、教育资源丰富,很多家长因为这样的诱惑,便选择了“名校”。 
               

  关于“名校”的就学问题,就拿我们这个中小型城市来说吧,9月1日新入学的队伍又要开始陆续的忙碌了,从幼儿园开始升入小学,我们国家的政策是就近入学,国家的这一政策,从很大方面来讲,更多的减轻的家长接送孩子的困难,而有的家长认为,离家较近的学校教育质量可能会差一些,不如那些离家远的学校,所以,便找人去那些质量较好的学校报道,可没想到,大部分的家长都是一样的想法,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好的学校上学。所以,在报道那天,你可以看到学校的整个操场及教学楼内,到处都是家长的影子,都是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报名的,不看过那种场面,你真的无法体会到什么是壮观。 

  一个入小学都如此,更何况孩子读初中、高中、大学,当家长的用意我们能够理解,可家长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这种“名校”是否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心里压力,“名校”内的学生较多,老师可能无法照顾到更多的孩子,再加上家长的工作繁忙,孩子一旦真的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又能向谁去诉说。所以,在为孩子是否再继续选择“名校”的同时,是不是应该更多的听从孩子的意见,毕竟上学的是孩子而不是家长,孩子需要更多的是理解。 

  “名校”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同时也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为何会有“名校”一词的诞生,为何要让学校划分为高与低,国家出台的政策是响应九年义务教育,就近入学,为的就是不要将学校层次划分。如果一旦有高低之分,不仅给家长带来心里上的压力,同时也给孩子们的内心,带来阴影,认为自己没在“名校”上学,将来就没有出路,让孩子过早的去接受这个市场经济。 

  我们的反思太多,我们看到的事情也太多,到底该怎样教育一个孩子,也并不是只让孩子读个“名校”,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1楼2008-09-02 21:42回复
    带来荣誉


    禁言 |2楼2009-03-13 12: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