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H5营销的传播,一定是面向大众的
1.一个自娱自乐的H5营销案例
第一个案例。去年有一款比较火的手游《DOTA传奇》做了一个H5,叫“世上最难测试”。这个H5的形式就是一个普通的测试答题活动。答题完成以后,可以得到一个游戏礼包。这个活动是H5吗?从技术角度来说,它的确是一个是H5,但是它不属于微信活动营销。为什么?因为它没有传播性。它的活动面对的是他们游戏的现有用户,而朋友圈里的用户都是大众用户,尽管《DOTA传奇》非常火,但是在大众用户眼里,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究竟是做什么的。所以它不会得到传播。
2.2015年度最受欢迎的H5营销案例
“一个陌生号码来电”,这个活动可能很多人都看到过。它被评为是2015年最受欢迎的H5,它为什么会达到这么好的效果?首先它属于主动传播里面的第一点,有意思,趣味性比较强。其次,内容是面向大众用户的。同时,它还结合了当时的一些实时热点,那会《复仇者联盟2》比较火。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它看起来不像广告。这个H5除了最后一屏,通篇没有LOGO,没有产品信息。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广告很容易让用户产生排斥心理,如果把广告转出去的话会觉得自己被这个广告商利用了。营销学上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效果越好的广告,看起来越不像是广告。
3.把用户攀比心理用到极致的“围住神经猫”
“围住神经猫”这个H5营销案例,把用户的攀比心理利用到了极致。这个游戏最精髓的不是游戏本身有多好玩,而是它转发的时候用的标题。例如:我用了十步围住了神经猫,超过了90%的人。当时这个H5真的是每天都在耍朋友圈,不管是各行各业的,大家都在玩。
二.怎么让用户主动传播一个H5页面?
第一个是有价值,用户可以学到知识。比如说互联网产品、运营、营销干货的分享,大多数的心灵鸡汤也都属于这一类。
第二个是有意思。比如过年期间刷屏的晒结婚证H5,这就属于特别好玩的。
第三个是颠覆认知。比如说“震惊!闹钟每年杀死人数超过车祸。”这些让人一看就是违反常理的,跟自己之前的认知是不一样的。这种标题就是让人很有冲动去点进去看一下。
第四个是攀比心理。一些H5小游戏,在最后游戏结束可以分享成绩的时候就会有类似这样的文案,我得了2万分,超过了99%的人。或者是,据说只有智商超过150的人才看得懂。
第五个是情感共鸣。比如之前刷遍社交网络的“我只过1%的生活”这种非常走心的,能够引发用户情感共鸣的。
第六个是同情心。“汶川地震,你是第多少万个祈福的人”,这就属于同情心。
三.怎么让用户被动传播一个H5页面?
再来说一下第二种传播形式,被动传播。主动传播分析起来,用户痛点有很多,但是真正要做起来是比较难的,对这个创意和文案的要求都需要比较高的水平。被动传播则相对容易一些,而且效果可能还会更好。
被动传播主要有两种形式两种。
第一种是单向传播。例如分享朋友圈领滴滴打车券这种的。
第二种是双向传播。比如“快来帮帮我,还差350元就能免费抢手机了”,让用户主动去把这个H5分享给身边的朋友,然后拉朋友去帮他点击。
这两种传播相比,双向传播的技术门槛高一些,需要服务号的支持。而单向传播的话放到现在微信规则里面属于诱导分享,双向传播的风险会小一些,很少有被封号的。
四.策划一个成功的H5营销案例,应当有5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活动的目的,我们需要了解做这个H5的目的是什么?是增加公众号的关注数?还是增加曝光量?或者吸引注册?
第二步,确定目标群体,这个H5面向的是现有用户还是大众用户?一定要非常明确。
第三步,确定活动形式。是采用主动传播还是被动传播?如果是被动传播的话是使用单向传播还是双向传播?
第四步,是确定奖励,就是用这个虚拟道具奖励,还是实物道具奖励?或者找一些公司做商务合作,比如滴滴,大众点评等等,去提供一些代金券。
第五步,确定推广渠道。H5做好以后,我们有哪些资源可以去推广?比如是公众号、贴吧、微博、官方网站。如果有费用的话是做广告投放还是软文推广?
最后向大家推荐一款很好用的H5制作工具,他能帮助你一键生成H5,并实现全网营销:iebook超级H5:http://h5.iebook.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