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敢要国家的补贴了!
说出这样的话,让很多人不理解的。
是谁说出这样的话?为什么?
我要告诉你,是农垦人!
是什么原因让农垦人说出了这样的话?是不是他们不需要国家的补贴?
回答是肯定的:需要,非常需要!
农垦土地承包时间短,面积大。在承包之初职工手里没钱,只好全额贷款种地,收入十分有限。农业是高风险行业。面对高昂的土地承包费,收入的不稳定性,经常有农户赔的倾家荡产,在经过了近十八年漫长的积累,03年基本实现了两费自理(生产、生活费自理)。在刚刚渡过了温饱线,迎来了国家对农业政策的调整、倾斜。农业补贴也实实在在落到了实处。拿到了第一笔直补款,农垦职工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对美好明天的期待,对致富奔小康也有了切实可行的打算。可这一切的美好愿望瞬时化成了泡影,或明或暗的土地利费调整(上调利费)接踵而至。各农场互相攀比,竟相涨价。
以绥滨农场为例,如果以国家直补时的2000元/公顷的土地承包利费计算,去掉国家免去的300元/公顷,土地承包利费应降到1700元。但农场并没将土地利费降下来,实际上调利费300元/公顷。2006年,农场以调整土地承包利费为名,将旱田承包利费上调到了1865元,水田承包利费上调到了2865元。旱田上调了100元/公顷。水田上调865元/公顷。义务工由100元上调到300元。各农场上调土地利费的理由很简单,口径一致:其它农场都调了,调了多少多少。所以我们要调多少多少。
以矛盾教突出的水田对比一下:
未调整前利费2000元/公顷。
调整后利费2865元。
上调865元。加上未得到的减免土地税300元。实际上调1165元/公顷。还要加上上调义务工200。
国家种子直补225元/公顷,粮食直补180元。两项补贴405元。
农场职工没在国家直补中获利反到背上了承重的负担。以十公顷水稻种植户为标准户均增负12050元。减去国家直补4050元。实际增负7000元。
由于土地利费调整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实行了直补的惠农政策,职工得到了实惠使得某些利益集团眼红。从而直接导致了土地利费的大幅调整。使职工负担急剧加重,种植户苦不堪言。职工拿着国发[2005]24号文件到农场、管理分局、农垦总局、黑龙江省、国家~~~~无果。才有了这样的感慨:我们不要国家直补,全都给你们,只要不调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