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文化吧 关注:2,956贴子:119,784
  • 22回复贴,共1

【闲余书话】巴托比症候群在中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百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9-03 09:57回复
    二楼自占&一些说明&其他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9-03 09:57
    收起回复
      先祭书摘:
      1.
      m'exalta el nou, m'enamora el vell
      我为创新而喜悦,我因传统而醉心
      (福斯,加泰罗尼亚语)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9-03 10:02
      回复
        2.
        如果有一天,一股潮流将我卷起,带到人生的最高点,我将自行消解这股帮助我向上的力量,毫不犹豫地往回走,回到最低下、最卑微的黑暗之中。只有身处低处,我才能继续呼吸。
        —— 罗伯特·瓦尔泽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9-03 10:03
        回复
          3.
          在墨西哥的最后几年,我感到有点孤独,几代新作家占据了一切,甚至出现了“职业文学”必须用的一种时髦的写作方式。人们写了那么多小说,像火苗,像火焰,作家不得不写另一种小说,以便冲淡前一种。所以,他就失败了,谁也不再记得他。今天使用的语言,每个季节都会过时。这个世界和我格格不入……不是我辍笔不写作了,我仍在写我没有完成的东西。
          ——胡安·鲁尔福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9-03 10:04
          回复
            回来再说,有兴趣的可以先去了解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9-03 10:05
            收起回复
              先说说书名儿的问题(前言吧算作):
              我们都认识巴托比,他们是一群打从心底否定这个世界的人。“巴托比”这个名字,来自赫尔曼·梅尔维尔笔下一位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的职员。故事里,从来没人见过巴托比先生阅读,连读报纸也没有。他总是站在透着苍白光线的窗边向外看,凝视许久。他背后立着一扇屏风,再后面则是华尔街的一堵红砖墙。他从来不喝啤酒,不喝茶,连咖啡或其他饮料也不喝。他甚至住在办公室里,哪儿也不去,连星期天也不例外。他从来不曾谈论自己是谁,来自哪里,或在这世上有没有亲人。每当有人问起他在哪里出生,请他聊一些关于自己的事,或者交代他去做一项工作,他总是这么回答:“我宁愿不做。”
              在文学世界里,我追踪这种难以分类的“巴托比症状”已经好长时间了。我研究病症本身,也研究当代文学的弊端。那是一种本能的负面情绪,也可能是受到“无”吸引的一种莫名情绪,让某些作家就是无法写出东西来,即使他们对于文学创作抱持着严谨的态度(或许就是这种严格的自我要求,反而使得他们无法真正提笔写作)。有些作家则是在完成一两本书之后,就不再继续写作了;也有些作家起初能够非常顺畅地按照进度下笔,但某一天,却突然停滞,怎么也写不下去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9-03 11:29
              收起回复
                借7楼的定义描述,这个贴里主要想谈谈中国文学界(或是其他领悟)的那些“巴托比”们。
                其中最为这里大多数朋友熟知的就是《红楼梦》的作者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9-03 11:42
                收起回复
                  应该还有,本文未完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9-16 19:01
                  收起回复
                    不太认可此文,其实80年代前,这事很明确,脂砚斋批语写的很明白,稿子确实80回后是完稿,只是作者不断为了完善反复修改,每次修改幅度还相当大,
                    就是撇开脂砚斋,至少乾隆帝的孝贤皇后之侄富察明义看到此稿从头到尾是完整的,并有二十首题诗《题〈红楼梦〉绝句二十首》,富察明义确实属于曹雪芹亲友圈人物,敦敏有七律题为《芹圃曹君沾别来已一载余矣。偶过明君琳养石轩,隔院闻高谈声,疑是曹君,急就相访,惊喜意外,因呼酒话旧事,感成长句》
                    敦敏在明琳书房中听见隔院曹雪芹的声音,可知雪芹亦正在富察氏家中访友,明琳是明义兄长
                    其 十六 生小金闺性自娇,可堪磨折几多宵。芙蓉吹断秋风狠,新诔空成何处招。
                    肯定晴雯事 78回事 无争议
                    其最后四首我认为都应该80回后真故事,只是有的地方和传统理解有些不一样‘。
                    其 十七 锦衣公子茁兰芽,红粉佳人未破瓜。少小不妨同室榻,梦魂多个帐儿纱。
                    宝黛三月订婚事,同时感慨能订婚而不能成婚,同步回忆到第3回“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橱里”,宝玉在“碧纱橱外的床上
                    其 十八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
                    黛玉死 无争议
                    其十九 莫问金姻与玉缘,聚如春梦散如烟。石归山下无灵气,纵使能言亦枉然。
                    宝玉出家,金玉姻缘成空,补天石回到原处
                    其二十 馔玉炊金未几春,王孙瘦损骨嶙峋。青娥红粉归何处,惭愧当年石季伦。
                    宝玉沦为乞丐 其中似乎有青娥红粉因为外力被逼死典故,宝玉却没有选择同殉,有愧当年石季伦,用绿珠和石季伦典故。



                    IP属地:上海12楼2016-09-16 19:33
                    收起回复
                      我想谈的第二类中国的巴托比作家们,他们其实本可以避免走上这条道路的,然而却由于各类外部环境因素而被迫入选。
                      这其中容易说的一个典范的例子是沈从文,也有一部为大众所熟知的作品《边城》,后来也陆续写过一些短篇随笔散记等,让人们看到一个民风纯朴、风景秀丽的湘西村落的生活。这也让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很多人看到了新文学的方向,或者说彼时对于这种乡土文学的喜爱可以说大半是沈的作品的影响。可惜的是,沈后来转而去研究文物,于文学这边就此撒手,脱离得很彻底,偶有见相关研究论文涉及,也是主谈文物。汪曾祺作为沈的挚友,曾在沈书的一篇序言中隐晦地提到过这个问题,并且透露沈后来(具体时间记不清了)又去为作品创作去实地考察调研过,已形成10万字左右的文稿资料,可是终究没能付诸创作。沈当时弃文从文物,对文物史或研究却是一张白纸,好在后来终有所成,也算是一份大的回报。那么再看沈的弃文之路,联系当时背景,原因不难想到。而之所以说他是这类“巴托比”的典型,自然是因为还有很多人和他出于同样的原因而走上拒绝写的道路,甚至他是很幸运的,因为很多人比他付出的代价要大得多,即便是“巴托比”之路还是不能帮助他们真正的逃离。
                      这类人群,可以预见,也许换个背景,他们每个人都有阿基米德式的在文学这根竿上苦心寻找支点来给文学界一次大地震,他们会很乐意将巴托比的帽子甩出银河系。
                      (附:一个域外的案例是陈寅恪先生的罢课。)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9-18 08: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