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纪吧 关注:93贴子:1,288
  • 51回复贴,共1

比圣贤还高的等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四种长寿之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
《内经》称摄生者为人,并将其分为与道同生的真人、通达于道的至人、顺从于道的圣人、符合于道的贤人。古人认为,凡夫要以学做圣贤为起步功夫,必先完成圣贤修养,达成圣贤境界,再谈修真修道,而进入最后真人境界,以完成人生最高境界之目的。所以,如果
要成为圣贤(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就是从超凡下手,以心性修养与道德修养,已超凡进入圣人境界。《内经》把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等为养生长寿之人分为四等,以真人为养生最高水平之代表。其中“尊道贵德”的思想颇为突出。古代之圣人、贤人皆为道德高尚之人的尊称。那到底具备了什么人才能有此称谓呢?
真人:他们掌握了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能够调节呼吸,吸收精纯的清气,超然独处,令精神守持于内,锻炼身体,使筋骨肌肉与整个身体达到高度的协调,所以他们的寿命同于天地而没有终了的时候,这是他们修道养生的结果。这种人可以归属于真人之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9-14 22:12回复
    至人:他们具有醇厚的道德,能全面地掌握养生之道,调和于阴阳四时的变
    化,离开世俗社会生活的干扰,积蓄精气,集中精神,使其远驰于广阔的天地自然之中,让视觉和听觉的注意力守持于八方之外,这是他们延长寿命和强健身体的方法,这种人可以归属至人的行列。
    圣人:他们能够安处于天地自然的正常环境之中,顺从八风的活动规律,使自己的嗜欲同世俗社会相应,没有恼怒怨恨之情,行为不离开世俗的一般准则,穿着普通,举动没有炫耀于世俗的地方。在外,他们不使形体因为事物而劳累;在内,没有任何思想负担,以安静、愉快为目的,以悠然自得为满足,所以他们的形体不益衰惫,精神不益耗散,寿命也可达到百岁左右。这种人可以归属于圣人之列。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9-14 22:13
    回复
      贤人:他们能够依据天地的变化、日月的升降、星辰的位置,以顺从阴阳的消长和适应四时的变迁、追随上古真人、使
      生活符合养生之道,这样的人也能增益寿命,但有终结的时候。这种人可以归属于贤人之列。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9-14 22:14
      回复
        如果孔子算贤,老子算圣,古代还有更高层次的人的概念说明有出现过这种牛逼的人,这种人不该是真的成仙了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9-14 22:17
        回复
          @道纪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9-16 21:41
          回复
            每一本书,都有自己讨论问题的模型。而不同的书,模型不同。因此,我们无法用《内经》里这四种人的模型去理解《老子》,《论语》里的圣人。至于《老子》、《论语》是否在同一模型下,我们也不能轻易下结论,需要仔细甄别,找出他们的内在联系。《道纪》实际上做的就是这个事情。通过《道纪》的讨论,我们确认了《老子》、《论语》都是基于绝对光速宇宙观的,他们的主要概念有着同样的内涵。于是,我们才能比较放心地引用这两部作品的内容来讨论同一个问题。在确认了这两部作品的一致性之后,《道纪》也讨论了《庄子》和《孟子》与《老子》,《论语》的不一致。因此,在之后的讨论中,就无法引用《庄子》和《孟子》来讨论问题。尽管《庄子》、《孟子》里也有忠、信、孝等概念。


            IP属地:甘肃7楼2016-09-17 20:23
            回复
              就是说,如果我们想用《内经》里的这四种人的,模型来和《老子》,《论语》一起讨论同一个问题的话,应该首先证明他们的一致性。


              IP属地:甘肃8楼2016-09-17 20:25
              收起回复
                天地的不仁体现在没有仁旋钮,它们不会先比对正确与否而后做事,就如同地震不会先选地方而后再震一样,它们只是按照道的规律做事。这样方式虽然不以正确与否为基准,但也并不是说一定要做错。这就是天地、圣人之不仁与小人不仁的区别。忠信是道的体现,不是仁的体现。属于地的动物反映出忠信的特性也并不能说明它们拥有仁旋钮。
                仁旋钮是人特有的,它的设立与德容器和学习单元密切相关。这种安排是对应有限人生可以获得最终自由而设计的,尽管不是人人都可以将自己的仁旋钮都调整到无为的状态。


                IP属地:甘肃9楼2016-10-04 11:51
                收起回复
                  谢谢李先生的耐心回复 虽然您在 书中有解释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但我还是不知道 一个人做什么事才算益生 怎么判断是否 开始物壮则老 我在19岁这个工作期 有时会感觉身心疲惫 有可能是工作耗费的精力 和有为的为学日益 耗费精力 的原因 挺容易身心疲惫的 是不是调出了内部的道啊 然后 早衰 具体的 益生 和日祥是什么呢


                  11楼2016-10-06 19:40
                  回复
                    物壮则老出现过两次,三十章和五十五章,而三十章中没有“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可见人生这两次遇到“物壮则老”的情况不同。三十章处于人的黄金年龄段,外部的道充盈,没有心使气的需求。此时的人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于用强,而使自己的黄金年龄段提早终结。这一章的物壮则老指的是黄金年龄段的发展。而到了五十五章,才有益生,不强行用气的注意事项。
                    现在,说说19岁。人的实习期在此时结束,即将到来的工作期初期不是那么令人愉快,会使人有些迷茫。我在书中将其比喻为在大雾里开车。但是,如果你知道有一个美妙的黄金年龄段跟在后面,就会坚定前行的脚步。从此时开始,作为社会的新鲜血液,社会中的到会像你身边聚集,基本不会要求你调出自己内部的道。这阶段道的流向总是由外向内的。至于身体的疲劳,有时耗些精力,都无需介意。心使气曰强不是这个阶段的人所面临的问题。


                    IP属地:甘肃12楼2016-10-09 14:56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11-05 18: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