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战争受军人素质影响很大。具有贵族精神的现代职业军人,不仅应作战英勇、视死如归,而且须具备现代军人的基本素养。交战不杀来使、不虐待俘虏、不攻击战场红十字救助、不使用化学武器等。
1891年英国《武备报》评选清朝海军实力为世界第8,日本是第16;当时,美国认定清朝陆军居世界前三。甲午战争中国陆军临时招募了63万之众,是日军总兵力24万人的2.6倍;清军的野战火炮和要塞大炮多达1000门以上,且口径极为巨大,是日本陆军师团的炮力的至少10~20倍,表面上数量和质量均占绝对优势。那么,清军与日军差在哪呢?
甲午战争中清军
日本军人在人种上并不比中国军人优越,甲午战前甚至普遍认为日军因身材矮小而较清军为弱。但明治维新26年后的日本,随着人均收入和军队给养的改善,使军队士兵的伙食、营养、医疗、防病等多方面有所加强,最终对士兵的体格差异产生了影响。1894年12月,日本野战卫生部曾对俘虏的敌兵,实施体格状况调查,野战卫生部长官石黑忠惪向全军通报了一份《日清兵体格比较》的研究报告指出:以往日军士兵普遍认为清国军人体格高大、强健,身体素质优于日军。体格检查统计对照显示,日清两国选兵采用的身体检查卫生学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日军采用欧美军队提出的卫生学标准)。以77名战俘与14218名日本兵体格检查的结果比较来看:清国士兵年龄高于日本兵,平均差值高出8岁5个月,甚至有16岁未成年军人投入战场的记录;清兵的平均身高超过日本兵1.8cm,胸围超过日本兵4.6cm。清兵骨架虽然超过日兵,但是平均体重指标低于日本兵6.5kg。日本兵的身体肌肉量高于清兵,平均握力超过清兵10kg(日本兵在战场上手臂动作能力优于清兵);日本兵肺机能超过清兵0.33cm,肺活量超过清兵502ml。日本士兵的战场运动机能及情绪稳定能力也优于清国士兵。《日清兵体格比较》的研究结论:日本兵拥有体格上的综合优势。
日军与清军俘虏
“如果当时清朝能再坚持两三年,日本就会败得一塌糊涂”(宫川俊彦教授)的说法有些牵强。恰恰相反,如果当时清朝再坚持两三年的话,中国的失败会更为惨重,甚至可能让整个清王朝彻底瓦解。《马关条约》签约前,希望通过战争继续扩大战果的强烈渴望,才让日本的主战派、自由党系青年小山丰太郎试图击毙李鸿章,阻止签约。因为继续战争只会让大清败得更惨。
本文中数据来自于《日出日落:解密中日百年较量背后的资本逻辑》
1891年英国《武备报》评选清朝海军实力为世界第8,日本是第16;当时,美国认定清朝陆军居世界前三。甲午战争中国陆军临时招募了63万之众,是日军总兵力24万人的2.6倍;清军的野战火炮和要塞大炮多达1000门以上,且口径极为巨大,是日本陆军师团的炮力的至少10~20倍,表面上数量和质量均占绝对优势。那么,清军与日军差在哪呢?
甲午战争中清军
日本军人在人种上并不比中国军人优越,甲午战前甚至普遍认为日军因身材矮小而较清军为弱。但明治维新26年后的日本,随着人均收入和军队给养的改善,使军队士兵的伙食、营养、医疗、防病等多方面有所加强,最终对士兵的体格差异产生了影响。1894年12月,日本野战卫生部曾对俘虏的敌兵,实施体格状况调查,野战卫生部长官石黑忠惪向全军通报了一份《日清兵体格比较》的研究报告指出:以往日军士兵普遍认为清国军人体格高大、强健,身体素质优于日军。体格检查统计对照显示,日清两国选兵采用的身体检查卫生学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日军采用欧美军队提出的卫生学标准)。以77名战俘与14218名日本兵体格检查的结果比较来看:清国士兵年龄高于日本兵,平均差值高出8岁5个月,甚至有16岁未成年军人投入战场的记录;清兵的平均身高超过日本兵1.8cm,胸围超过日本兵4.6cm。清兵骨架虽然超过日兵,但是平均体重指标低于日本兵6.5kg。日本兵的身体肌肉量高于清兵,平均握力超过清兵10kg(日本兵在战场上手臂动作能力优于清兵);日本兵肺机能超过清兵0.33cm,肺活量超过清兵502ml。日本士兵的战场运动机能及情绪稳定能力也优于清国士兵。《日清兵体格比较》的研究结论:日本兵拥有体格上的综合优势。
日军与清军俘虏
“如果当时清朝能再坚持两三年,日本就会败得一塌糊涂”(宫川俊彦教授)的说法有些牵强。恰恰相反,如果当时清朝再坚持两三年的话,中国的失败会更为惨重,甚至可能让整个清王朝彻底瓦解。《马关条约》签约前,希望通过战争继续扩大战果的强烈渴望,才让日本的主战派、自由党系青年小山丰太郎试图击毙李鸿章,阻止签约。因为继续战争只会让大清败得更惨。
本文中数据来自于《日出日落:解密中日百年较量背后的资本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