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界吧 关注:260贴子:1,657
  • 8回复贴,共1

学佛心得留记(1)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学佛心得留记(1)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地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多闻,不成圣果。"
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常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维: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虽身出家,心不入道。比如穷子,舍父逃逝。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摘录自<楞严经>卷一
个人学习心得:
1、妄想不息,轮回不止!
色、受、想、行、识,同名妄想!
任何一部佛经,都有严格的修学次第。<楞严经>从一开始的"七处征心",到"十番显见",乃至"六尘、六根、六入"的刨析,都是让人明心见性而开悟的;最后才是破除色、受、想、行、识这五蕴!
不要以为破五蕴简单!若不能开悟,借助自性般若慧照力,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所以,凡是任意篡改经文、颠倒佛经次序,就是造作灭法的恶业!
2、阿难为佛陀侍者,又是佛的弟弟,本想着佛陀能送给他解脱的三昧,没想到"身心本不相代"!
无论任何法门,包括净土法门,如果自己不努力,你绝对不能解脱!阿弥陀佛也没办法硬拉你到极乐世界!
3、多闻固然重要,若不能亲自落实与证明,和没有听闻佛法是一样的!
就像知道了做饭的方法,还要真实的把饭做出来,才能解决你的饥饿问题。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09-18 10:15回复
    学佛心得留记(2)
    阿难白佛言:世尊!必妙觉性,非因非缘,世尊云何常与比丘宣说:见性具四种缘?所谓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义云何?佛言:阿难!我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阿难!吾复问汝:诸世间人,说我能见,云何名见?云何不见?阿难言:世人因于日、月、灯光,见种种相,名之为见;若复无此三种光明,则不能见。阿难!若无明时,名不见者,应不见暗!若必见暗,此但无明,云何无见?阿难!若在暗时,不见明故,名为不见;今在明时,不见暗相,还名不见!如是二相,俱名不见。若复二相,自相陵夺,非汝见性,于中暂无。如是则知,二俱名见,云何不见?是故,阿难!汝今当知: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见空之时,见非是空;见塞之时,见非是塞。四义成就。汝复应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云何复说因缘、自然,及和合相?汝等声闻,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吾今诲汝,当善思惟,无得疲怠,妙菩提路。
    ——摘录自《楞严经》第二卷
    若以色见我,以声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摘录自《金刚经》
    个人学习心得:
    《金刚经》这四句偈语,是分别邪正的无上法宝。学佛就怕“着相”!
    但是,这几句偈语到了学习净土法门的这里,就行不通了!为什么?因为他们必须要心里有阿弥陀佛的“相”,还要念佛号,用声音求!
    净土经典是佛讲的,《金刚经》也是佛讲到的,为什么到这里感觉有点矛盾呢?
    不矛盾!因为《金刚经》是阐述第一义谛的最上乘经典,而净土经典虽然是大乘经典,却只是权教经典,是不了义的经典!就像佛陀回答阿难的问题一样——“佛言:阿难!我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
    我们一直有一个学佛的误区——认为见到佛就万事大吉了!如果是那样,当初在佛陀出生的国度有三分之一的人亲眼见过释迦牟尼佛,难道这些人都成就了吗?不要说见过的,就是在释迦牟尼佛的僧团里,也不是个个成就啊!
    再说明白一点,即使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来到你身边,和你住一个月。但是他们讲的你听不懂!也做不到!难道就凭你见到阿弥陀佛你就解决生死了?!
    记得:你到极乐世界还是要解决“心”的问题,还是要明心见性!
    许多人口气很大,说我要上品上生!告诉你,如果你没有开悟而往生,无份!你绝对生不上去!
    更有无知之辈,听邪师讲法,他要生到常寂光土!告诉你——常寂光土是每尊佛的自受用净土!你如何能去的了?!往生极乐净土最高品位的是实报庄严土!都是开悟的大菩萨去的,二乘人都无份!阿罗汉都生不上去!
    所以,生到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也只是个化城,让你在那个没有逆缘又长寿的环境里,好好用功,直到明心见性而花开见佛!
    所以,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里的权教方便法门!切记,不要因此而诽谤《金刚经》的了义法门!否则,就真的犯了“诽谤正法”的罪过,而彻底不能往生极乐!


    3楼2016-09-19 21:33
    回复
      2025-05-22 07:40:40
      广告
      学佛心得留记(3)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摘录自<金刚经>
      自我学习心得:
      中国的佛经,都是古大德用文言翻译和记录的。
      文言,是中国祖先在语言上的智慧体现与发明。祖先把"语"(平时说的话,就是口头语)和"言"(就是书面语言,古代的文言)分开来用。
      文言一直延续至清末,被废弃不用!改用现代白话语文。
      但是,你要知道,"语"是在不断变化的,主要是词语的变化。尤其是网络时代!
      但是,文言是永远不变的!这也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什么要用文言文翻译和记载的原因。
      所以,我反对把佛经译成白话文!一是因为翻译的人几乎都不是明心见性的大德,用自己的意识心去理解来进行翻译,会曲解经文义理,造成误导众生的恶果!二是,即使当时翻译的对,因为白话语的变异性,也会给后人带来阅读上的巨大障碍!
      这句经文,因为是文言,简约是特点。古文很少找到多余的句子和词语。
      这句经文如果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一切圣贤,都因为无为法而与凡夫有差别。"
      但是,许多人因为不懂的文言,就错误的认为圣贤与圣贤之间会有差别,而且是因为无为法。
      你要知道,<金刚经>是最上乘一佛乘经典。他不会去讲权教的差别法门!所以,这里的圣贤是平等的究竟觉悟的圣人,这里的无为法是究竟无得无证的无为法!
      把圣贤分层次,在无为法里建立差别-----那是权教法门的方便引导!那不是佛陀的本义,不是究竟平等的第一义谛!
      佛佛道同,佛佛平等,圣贤岂有差别?
      无为法如果还有差别,那就是有为法!与无为何干?!
      读经,就怕曲解!因为那会让自己的修行发生扭曲和错误!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6-09-21 09:21
      回复
        学佛心得留记(4)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摘自<心经>
        自我学习心得:
        <心经>是600卷般若经典的浓缩,是三藏十二部的眼睛,是无量诸佛的等身文字舍利,是一代时教的不二宗旨!
        这几句话明确的告诉我们:般若波罗蜜多,是诸佛最究竟的圆满心咒!再没有任何其他法门所能超越!是无等等!
        最重要的,般若波罗蜜多,人人本具之般若智慧,"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读过<心经>的人都知道,从凡夫开始修行,到成就无上佛果,都是依靠般若智慧的!所以,<心经>里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般若,是整个佛教的归宿和最高宗旨!离开了般若的修行,就是外道!所以,释迦牟尼佛49年讲经说法,22年在专讲般若!而不是邪师们为了"独大一宗"而妄言的"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记得:佛是觉悟的意思,而不是指一个人,或某个人!
        有形象的佛,那叫报身佛!那不是究竟的佛!报身佛是有生死的!
        究竟的佛就是无相的法身佛!
        只要是报身佛,他一定会入灭!事相上的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也不例外!也是要入灭的!阿弥陀佛入灭后,观世音菩萨在极乐世界示现成佛!
        记得:阿弥陀佛是表法的!阿弥陀佛的名号翻译过来是:无量光,无量寿!只有自性佛,才能是无量光、无量寿!只要是有相佛,统统不是无量光无量寿!
        所以,佛经说: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
        邪师们动不动就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来说事。而对于这品经文的真实义理,却如盲不见!
        导归极乐,是指我们要回归清净自性!只有我们的清净自性才是真正的极乐世界!我们的清净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就是阿弥陀佛!
        这都不懂,还在哪里曲解佛陀的无上经典的最后密义!
        诸大菩萨,要成就的是自己的本性的清净极乐世界!而不是跑到一个报身佛示现的有生灭的有相佛土世界!
        事相上的极乐世界,对于凡夫特别重要。因为,到那里你容易成的多!且没有娑婆之苦!但是,对于大菩萨来讲,往生不往生极乐世界,又有什么意义呢?!
        有的人说了,等觉菩萨始终不离念佛。
        没错!但是,你时刻要知道:佛,是觉性!
        念佛,是念般若智慧!念觉!
        你念那个有相佛,念无量劫,又有什么用?!
        把无知的愚昧知见,当作唯一指导原则,是学佛的人最大的悲哀!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6-09-23 07:43
        回复
          学佛心得留记(8)
          1、学佛要从根本处着手!根本处是自己的佛性!自己若无佛性,如何成佛?!
          2、要经常问自己:身体死的时候,佛性死吗?身体碎了,佛性碎吗?
          3、身体饿时,佛性饿吗?身体病时,佛性病吗?身体受苦,佛性受苦吗?
          4、<楞严经>云:见明之时,见不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
          这段十番显见的文字,是在告诉你,见性和任何所见到的尘境无关!
          佛性也是如此!如果佛性是任何尘境,尘境灭时,难道你的佛性也跟着灭了吗?!
          所以,套用一下佛经的表述形式,可以这样说:见佛之时,见非是佛;见净土时,见非净土!
          所以,见性、佛性和任何东西没有关系的!
          自性本来是佛,不是因为你生到极乐世界才变成佛的!
          佛也是假名!只是个名字!
          无佛可成,只是让你觉悟自性而已!
          莫错会!
          5、有得有证,皆为增上慢人!必落魔外!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6-09-26 11:01
          回复
            学佛心得留记(9)
            天堂地狱、三界六道,这些被某些教内外道吹嘘的不得了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是幻妄!
            佛陀比喻说,你瞪大眼睛往虚空里看,久了,眼睛疲劳,结果看到虚空狂花生灭!这是眼睛疲劳的毛病,是妄见!与虚空何关?!
            三界六道也是如此!
            是你虚妄所见,与清净自性有何关系?!
            佛陀说,一个开悟见性的人,你和他讲三界六道的事,就像和一个睡醒的人,讲他梦里的事情。
            你说,把梦里的东西拿来,这多么无知和可笑!
            所以,永嘉大师在<证道歌>里讲: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净土法门,对于真正宗门下而言,就像有人夸夸其谈他的梦里事!觉得高妙的不得了!
            我真的不知道,在中国的佛教史上,居然有那么多净土外道的所谓祖师,哪来的那么大的自信和勇气,竟敢无知的对禅宗指手画脚?!
            说不好听的,这是在非议、诽谤、扰乱佛陀的正法眼臧!
            这些诽谤佛陀正法的人,不要往生净土,不堕地狱就不错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6-09-26 13:07
            回复
              学佛心得留记(11)
              <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声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禅宗,从四祖以后,不再用生涩的<楞伽经>作为印证学人见地的经典,而改用<金刚经>来印证学人的见地。
              所以,<金刚经>是了义的无上法宝!也是指导学人参学的重要宝典!所以,<金刚经>的每句经文,你都不要轻视!
              如来是什么?是我们的佛性,是我们的清净自性!
              特点:灵明,空寂,无相。
              声、色,是有相,是生灭法。
              所以,以色见、以声求,与无相清净佛不相应,所以不能证得,也就无法见到真实的如来!
              邪道,就是把不真实的修学方法,硬说成是对的!坏乱了佛法!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这是三藏十二部的心脏!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6-09-27 09:16
              回复
                阿弥陀佛,确实不假,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20-02-12 21: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