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
老师不好好教,导致孩子学生就不好好学
老师教不好,所以学生考不好
不过博小易可不这么认为
要让一个孩子喜欢上学习,究竟需要什么东西?要让学生喜欢上学习,首先得考虑怎么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没有责任的学习是走不快的,更不要说走得远了。
其实,要让学生愿意走上学习这条道路,不外乎要做到这三点:
第一,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任;
第二,让孩子感到有未来,有希望;
最后,得靠榜样和班级氛围,而不是孤注一掷地依靠在兴趣身上。
1 / 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
首先琢磨一个问题,学习的责任究竟是谁的?所有学法律的人,看到任何一件事情,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件事情的底线在什么地方。换句话说,这个事情究竟应该由谁负责任,是我们思考这件事情的起点。
学习的责任是谁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喜欢把学习的责任强加到老师身上。
在中小学,无形之中形成了两个因果关系:
第一,因为老师不好好教,所以学生就不好好学;
第二,因为老师教不好,所以学生就考不好。
这两个因果关系,说小了,害了一个孩子;说大了,害了一个民族。大家说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相信老师肯定是一个职业,但这个职业的光辉,是不是可以照耀到学生的学习,并取代学生的学习责任,我是不大相信的!我不是在替老师解脱,而是希望让学生能够真正地与学习相随。
在女儿七岁的时候,在上学的路上我陪着她一起跑步,跑着跑着,突然她摔了一跤。等到她站起来,却惩罚性地在我屁股拍了两下。
我说,我又没有摔跤,你拍我干什么。
她说,为什么你不好好保护我,害得我摔跤。博易数学:http://www.byjc.org/
这时,我一改平时的不严肃,很正式地对她说:“女儿,你得记住,自己永远是自己人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没有谁能保护你,也没有谁有保护你的义务。”
注意,你永远是自己人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这就是责任。
还有一次,我在学校里,晚自修的时候,我办公室来了一位高二的男生,身高有一米八几,一进办公室就站在那里哭。我从来不安慰正在哭的人,因为我始终认为哭就是他们的一种需要。
等他哭了一分多钟,他看我不睬他,就不哭了。我说你怎么像个小女孩似的,碰到问题就哭。他说校长,班主任对我不公平。我说真的?他说是真的,我说那你回去把他搞定。他说校长我搞不定。我说那你搞不定,你就只能忍受,为什么班主任可以对你不公平,就是因为你搞不定他,你搞不定他,你又不忍受,你还能干嘛。
他说,校长你去帮我搞定,我说我帮你搞定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得告诉你结果,我帮你搞定是容易的,可你回去后他就可能把你“搞死”。
的确,身为校长,要把这个班主任“搞定”是比较简单的,老师肯定对校长说我知道了,回去以后肯定对他好。但从人的本性来说,老师回去后真的要对学生好,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他说那我要怎么办,我说,我们两个坐下来商量,看怎么才能搞得定,但是回去以后究竟怎么搞,还要看你自己。
2 / 让孩子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任
大概20年前,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那个年代里,宣传得最多的是那双“大眼睛”,一个放牛娃趴在教室外面朝里面看,然后我们美其名曰叫做“对知识的渴望”。因为这双“大眼睛”启动了浩大的希望工程。
如今,有了义务教育,我们终于可以对那个放牛娃说,进来吧,孩子,不要钱。然后,他终于进来了,可是读了两天读,他决定我还是放牛去吧。因为他没有发现读书给他带来什么他想要的东西,反倒觉得去外面放牛更自由。
所以,身为老师,我们要让孩子感到有未来,让他觉得活着有希望。很多老师说,我知道了,有希望就是让他们每个人都有好成绩。可是,成绩是最打击人希望的东西,那怕一次没考好就是对希望的又一次打击。我们当老师就是要有个本事,让他每次考得差,但是还觉得下一次可能考好,至少对下一次考试有信心,这才是我们当老师的本事。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要能够给孩子正能量,这里面我是有体会的,高考第一年我没有考上,就拿高考成绩到县中报名复习班。
在复习班里面报名的老师跟我讲了一番话,你这个成绩到我们这个学校来,好好读一年,明年考个专科,还是有可能的。我倒不是说考专科不好,但是他对考专科还设置了无数的前提条件,顿时让人觉得人生特别暗淡。所以,我现在对这个学校也没有什么好印象。
2001年,我准备去考次托福,于是去了一家非常出名的英语培训机构。因为我的英语并不好,所以显得很紧张。报名的老师对我说了一番话,“不要怕,到我们这个地方来学习,只要是个人,最后都过得了。”虽然你明明知道这是个骗子的说法,但是你喜欢这个骗子吗?喜欢,关键是对自己有了更大的信心。
3 / 榜样和学习氛围比兴趣更靠谱
人人提倡,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对自己的职业最不感兴趣的人群中,老师应该说是其中之一。老师这个职业,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做,教书的兴趣总是很容易被磨损掉。当老师都不没有多大兴趣去教书的时候,他怎么去激发别人的兴趣呢?
此外,把学习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靠得住吗?当刚在课堂里面放PPT,一用PPT学生就很感兴趣,但是用了这么多年,如果找不到一两张精彩的图片,谁还感兴趣?今天你要是上公开课,如果没有一个精彩的视频,上课谁还感兴趣?等到视频看完了,再用PPT的时候,除了老师自己上来演,学生还对什么感兴趣呢?
所以,兴趣这个东西可能并不靠谱,把学习建立在“兴趣”之上也可能是一个谎言。
兴趣靠不住的时候要靠什么呢?榜样。这时候榜样就很重要。让学生读书,如果他身边的人都不读书,那么他也会不读书。如果学生身边的人都在读书,那怕读书苦一点,也还是可以接受或者忍受的。
朋友的小孩今年读高一。今年寒假回到老家,我在老家里面待了14天,几乎没有见过他们家的小孩。我问这位朋友,这位小宝贝天天在家干什么,也不出来走走。这位朋友说,他一天到晚打游戏,打到凌晨三四点。
有一次我终于见到他了,我问他为什么要打游戏。他说,不得不打呀。我说难道不打还要死人吗。他说,不打虽然不死人,但也活不下去呀。我问为什么呀。
他说,同学聚在一起,都在讨论哪个游戏好玩,哪一关怎么才打得过,要是自己不打游戏,跟他们坐在一起,怎么融入他们?如果不能融入他们,他们就会排斥你,故意或者无意。
当和他谈到这儿的时候,突然之间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同辈群体间的相互影响,远远超过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人不是生活在空气之中,是生活在人群之中的,而整个人群对他所产生的压力,就会成为这个人模仿他人的动力,这在社会心理学里面叫从众心理。
老师不好好教,导致孩子学生就不好好学
老师教不好,所以学生考不好
不过博小易可不这么认为
要让一个孩子喜欢上学习,究竟需要什么东西?要让学生喜欢上学习,首先得考虑怎么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没有责任的学习是走不快的,更不要说走得远了。
其实,要让学生愿意走上学习这条道路,不外乎要做到这三点:
第一,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任;
第二,让孩子感到有未来,有希望;
最后,得靠榜样和班级氛围,而不是孤注一掷地依靠在兴趣身上。
1 / 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
首先琢磨一个问题,学习的责任究竟是谁的?所有学法律的人,看到任何一件事情,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件事情的底线在什么地方。换句话说,这个事情究竟应该由谁负责任,是我们思考这件事情的起点。
学习的责任是谁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喜欢把学习的责任强加到老师身上。
在中小学,无形之中形成了两个因果关系:
第一,因为老师不好好教,所以学生就不好好学;
第二,因为老师教不好,所以学生就考不好。
这两个因果关系,说小了,害了一个孩子;说大了,害了一个民族。大家说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相信老师肯定是一个职业,但这个职业的光辉,是不是可以照耀到学生的学习,并取代学生的学习责任,我是不大相信的!我不是在替老师解脱,而是希望让学生能够真正地与学习相随。
在女儿七岁的时候,在上学的路上我陪着她一起跑步,跑着跑着,突然她摔了一跤。等到她站起来,却惩罚性地在我屁股拍了两下。
我说,我又没有摔跤,你拍我干什么。
她说,为什么你不好好保护我,害得我摔跤。博易数学:http://www.byjc.org/
这时,我一改平时的不严肃,很正式地对她说:“女儿,你得记住,自己永远是自己人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没有谁能保护你,也没有谁有保护你的义务。”
注意,你永远是自己人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这就是责任。
还有一次,我在学校里,晚自修的时候,我办公室来了一位高二的男生,身高有一米八几,一进办公室就站在那里哭。我从来不安慰正在哭的人,因为我始终认为哭就是他们的一种需要。
等他哭了一分多钟,他看我不睬他,就不哭了。我说你怎么像个小女孩似的,碰到问题就哭。他说校长,班主任对我不公平。我说真的?他说是真的,我说那你回去把他搞定。他说校长我搞不定。我说那你搞不定,你就只能忍受,为什么班主任可以对你不公平,就是因为你搞不定他,你搞不定他,你又不忍受,你还能干嘛。
他说,校长你去帮我搞定,我说我帮你搞定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得告诉你结果,我帮你搞定是容易的,可你回去后他就可能把你“搞死”。
的确,身为校长,要把这个班主任“搞定”是比较简单的,老师肯定对校长说我知道了,回去以后肯定对他好。但从人的本性来说,老师回去后真的要对学生好,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他说那我要怎么办,我说,我们两个坐下来商量,看怎么才能搞得定,但是回去以后究竟怎么搞,还要看你自己。
2 / 让孩子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任
大概20年前,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那个年代里,宣传得最多的是那双“大眼睛”,一个放牛娃趴在教室外面朝里面看,然后我们美其名曰叫做“对知识的渴望”。因为这双“大眼睛”启动了浩大的希望工程。
如今,有了义务教育,我们终于可以对那个放牛娃说,进来吧,孩子,不要钱。然后,他终于进来了,可是读了两天读,他决定我还是放牛去吧。因为他没有发现读书给他带来什么他想要的东西,反倒觉得去外面放牛更自由。
所以,身为老师,我们要让孩子感到有未来,让他觉得活着有希望。很多老师说,我知道了,有希望就是让他们每个人都有好成绩。可是,成绩是最打击人希望的东西,那怕一次没考好就是对希望的又一次打击。我们当老师就是要有个本事,让他每次考得差,但是还觉得下一次可能考好,至少对下一次考试有信心,这才是我们当老师的本事。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要能够给孩子正能量,这里面我是有体会的,高考第一年我没有考上,就拿高考成绩到县中报名复习班。
在复习班里面报名的老师跟我讲了一番话,你这个成绩到我们这个学校来,好好读一年,明年考个专科,还是有可能的。我倒不是说考专科不好,但是他对考专科还设置了无数的前提条件,顿时让人觉得人生特别暗淡。所以,我现在对这个学校也没有什么好印象。
2001年,我准备去考次托福,于是去了一家非常出名的英语培训机构。因为我的英语并不好,所以显得很紧张。报名的老师对我说了一番话,“不要怕,到我们这个地方来学习,只要是个人,最后都过得了。”虽然你明明知道这是个骗子的说法,但是你喜欢这个骗子吗?喜欢,关键是对自己有了更大的信心。
3 / 榜样和学习氛围比兴趣更靠谱
人人提倡,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对自己的职业最不感兴趣的人群中,老师应该说是其中之一。老师这个职业,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做,教书的兴趣总是很容易被磨损掉。当老师都不没有多大兴趣去教书的时候,他怎么去激发别人的兴趣呢?
此外,把学习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靠得住吗?当刚在课堂里面放PPT,一用PPT学生就很感兴趣,但是用了这么多年,如果找不到一两张精彩的图片,谁还感兴趣?今天你要是上公开课,如果没有一个精彩的视频,上课谁还感兴趣?等到视频看完了,再用PPT的时候,除了老师自己上来演,学生还对什么感兴趣呢?
所以,兴趣这个东西可能并不靠谱,把学习建立在“兴趣”之上也可能是一个谎言。
兴趣靠不住的时候要靠什么呢?榜样。这时候榜样就很重要。让学生读书,如果他身边的人都不读书,那么他也会不读书。如果学生身边的人都在读书,那怕读书苦一点,也还是可以接受或者忍受的。
朋友的小孩今年读高一。今年寒假回到老家,我在老家里面待了14天,几乎没有见过他们家的小孩。我问这位朋友,这位小宝贝天天在家干什么,也不出来走走。这位朋友说,他一天到晚打游戏,打到凌晨三四点。
有一次我终于见到他了,我问他为什么要打游戏。他说,不得不打呀。我说难道不打还要死人吗。他说,不打虽然不死人,但也活不下去呀。我问为什么呀。
他说,同学聚在一起,都在讨论哪个游戏好玩,哪一关怎么才打得过,要是自己不打游戏,跟他们坐在一起,怎么融入他们?如果不能融入他们,他们就会排斥你,故意或者无意。
当和他谈到这儿的时候,突然之间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同辈群体间的相互影响,远远超过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人不是生活在空气之中,是生活在人群之中的,而整个人群对他所产生的压力,就会成为这个人模仿他人的动力,这在社会心理学里面叫从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