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吧 关注:351,664贴子:18,194,197

比较实在的古树知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要是卖普洱的,没有鼓吹自己是台地茶的,都说是古树,因为古树内涵丰富,品鉴的空间大,同时也健康原生态,大家都喜欢。但是您对古树茶真的了解吗?坊间的那些说法真的靠谱吗?
No 1 古树树龄算不清。
多大树龄算古树,有说300年,有说200年,有说100年,有说七八十年,这个不必过于纠结,总而言之不是台地扦插,密度没那么大,不需要打药就算及格吧。
事实上,古树的树龄其实是很难精确测量的,目前并没有太好的方法。科学的说,C14什么的用在这上都不靠谱,没有什么仪器能达到哪怕还凑合的结果。不仅活的难测,即使是砍了数年轮,也可能因为气候土壤等原因出现较大偏差。(树龄问题讨论比较复杂,详细情况请回复“树龄”看结果)
受到自然环境,土壤肥力,修剪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依靠高矮粗细判断树龄并不准确,只能大致评估。
更为重要的是,古树也不一定越老茶越好。相对来说树龄大的更细腻,更平和,也更珍贵。但百年左右的也可能香气高扬,滋味有特色,还是要用茶说话。相比于树龄,树种、土壤可能更加重要(前提都是古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9-18 22:55回复
    No 2 一个山头并非一种茶
    这个是新手最容易进入的误区。老班章和老班章,冰岛和冰岛大不一样。不仅仅是树龄问题,这个还好说,大树小树好区分。更为重要的是树种不一样!品种不一样,喝起来能一样吗?陆羽老师还说啦,阳崖阴林,不同的茶山优质茶园的位置和朝向也不相同呢,有的是阳光充足的好,有的是林地里的好。
    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没人告诉我?那是因为花钱买名山的很多没有细致的研究过,当然如果你喝到是哪家的,自己又认可,那不必研究那么细也没关系。但是这个道理一定要知道,实际上在同样一个茶山,不同茶地、不同茶农家的茶在当地人的心目中的价值也是不一样的。不要以为同一个名山都是一个品质,一个价格!
    同一茶山存在不同茶树品种
    这个对于大多数在市场上买名山古树的朋友来说,其实也不用纠结,因为关于古树一个更冷的事实是,零售市场上买的班章冰岛基本没有真的。
    No 3 明前、头春未必佳
    每年春茶季一出来“明前古树”、“头春古树”满天飞,老茶人也只能“呵呵”了。
    明前是江南一代绿茶的季候概念,和古树关系不大,在云南不同茶区、同一茶区的不同树种采摘时间有所差别。有的地方明前只能采少量,有的只能采芽尖,有的完全没有开采。多数优质的古树都不是明前茶。
    比起“明前”,“头春”要略微靠谱一点,从大的范围来说靠前面的比春尾的要好一些,但是并不是越前面越好。我们曾经对同一片区不同日期采摘做过标记,古树茶有其自身的规律,往往是春茶季期间的某几天最好,前面、后面都相对逊色,这个门道就深了,和植物自身规律、月相都有关系,这么玄的东西,有机会再探讨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9-18 22:55
    回复
      明洲前辈写的东西


      IP属地:黑龙江4楼2016-09-18 22:56
      收起回复
        No6 是否古树和外形无关
        常有各路大师通过干茶或叶底的外形来点评是否古树,这都是胡扯。台地茶的品种简单,古树品种恰恰是丰富多彩的。不仅包括大叶种,也包括中叶种,小叶种。有长的、圆的、扁的、柳叶形、卵形、心形;有锯齿锋利的,也有锯齿模糊的;有叶子厚得跟皮革似的,也有跟纸那样薄的。这些外形差别都是品种不同带来的,和是不是古树没有半毛钱关系。如果不知道,那就是少见多怪了。
        不同种类古树叶型比较
        过去受易武和勐海地区茶山影响,有的人认为大叶是正宗,现在这种观点已经逐渐被抛弃了。如果你去困鹿山,会发现小叶的古树比大叶的贵得多,所以不如虚心一点,以免被市场打脸。
        还有的人通过叶底拉丝来判断古树,这个也不靠谱,有的化肥上多了的台地茶,拉丝也很厉害!
        唯一能通过外形判断是否古树的情况是,你知道原料就来源于这个山,而这个山有几个品种你完全门儿清。这个就不是大师能干得了的,能分出来的是茶农,当然出了这个山,茶农的经验也不灵了。
        No7 看待名山须理性
        关于名山,记住三句话:名山一定有好茶,名山茶不一定好,好茶未必在名山。
        第一句,名山一定有好茶。不管名山成因如何,有历史的,有一时口感偏好的,有炒作的,但是有一点,名山一定是有好茶的,而且是特点鲜明,让人喜爱的,性价比不论。
        第二句,名山茶不一定好。名山有好茶,但你去名山收的茶未必好,为什么?看第二条,一个山头不是一种茶。
        第三句,好茶未必在名山。太多的好茶因为交通的、文化的、产量的、或者说不清楚的原因,不为人知,水平并不低于名山。我们发过一篇文章做个评估,《普洱好茶,能进入大家视野的不足10%》。对于我们来说,虽然普洱茶的产区基本都了解了,但是里面的品种,我们也远远没有穷尽。
        月上布朗山
        买名山还需要考虑原料真假,即使真的还要考虑性价比,即使不差钱还要考虑过度采摘品质下降的问题。所以,马云说的对,花钱有时候更累人!最简单的还是喝你喜欢的古树就好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9-18 22:56
        回复
          8 冲泡古树不简单
          很多朋友一看普洱茶,就认为是沸水冲泡,这样是欠考虑的。实际上绝大多数古树都不适合沸水冲泡,除非是存期十几年以上的老茶。不同的古树合适的温度不同,据我们的长期测评,大多数短存期的古树(一两年至七八年),适宜的冲泡温度在80-90度之间,过高的温度会掩盖香气的层次。
          冲泡古树的器皿也不是紫砂壶最好,对于短存期的古树,密度高的白瓷盖碗的效果更好,更容易发挥古树细腻的香气。同样的,昂贵的柴烧器也和紫砂一样会吸味儿,不适合短存期的古树。相对来说,熟茶和老茶用紫砂的效果更好。
          茶器贵在适用,普通的白瓷盖碗
          用来泡短存期的古树就很好
          冲泡的核心因素在于器皿、用水、水温、投茶量、出汤时间和手法。这个的详细讨论可以看我们其他相关文章。
          No9 品鉴古树有内涵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相比于葡萄酒、咖啡等文化饮品,对古树茶的品鉴整体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显然不在茶,古树茶要比前面两种饮品更加丰富有内涵,那原因应该就是在人了。
          前些年我们听说普洱茶最多的关于品鉴的词叫做“霸气”,相反的叫做“柔”,再不就是冰岛的冰糖香。而实际上,普洱茶的香气大类就可以分为二十几个,关于口感的词汇也不少,关于体感的词汇更要远比其他饮料丰富。之所以目前大家还没有用上,和经济发展阶段,文化兴起的时间点有关系。
          这里不详细讨论,大家可以看《升堂入室话品茶》系列文章。我想说的是,文化说白了就是玩,古树茶提供了一个健康而又有丰富内涵的平台,可玩的东西还多着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9-18 22:57
          回复
            这10条 很多内容没有展开说,你可以试着展开说说 才能体现你做茶水平。


            IP属地:黑龙江7楼2016-09-18 22:57
            收起回复
              No10 茶气并不神秘
              听到茶气,有的人就觉得玄虚,包括一些茶人也号称抵制“茶气”这类和文化传统相关的体验。这种老害怕上当受骗的心理未免有些脆弱,或者是因为教育偏差对传统语汇心存芥蒂。
              实际上茶气是绝大部分喝古树的人都会有的一种体验,简单的说,后背发热、渗汗、身体通泰,敏感的人会感受气血运行,在身体的一些穴位比如百会、涌泉等也会有感应。这种你叫茶气也行,叫什么也行,这个现象是存在的。
              茶气这个词是近年来兴起的,但是这些体验并非是现代人的发现,古人早就记载过,大家比较熟知的是卢仝的《七碗茶》诗,对茶气的描述不仅准确,也很优美。
              用古树茶可以完全还原七碗茶诗中描述的品茶体验
              除了古树茶,为什么现在其他茶体验不到茶气?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部分岩茶和一些古树乌龙,以及其他品种陈年老茶也是有的。但是现在大规模扦插种植的台地茶是没有的,无论什么品种都一样,这是不是和古人喝的茶根本区别所在?值得思考……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9-18 22:57
              回复
                本内容转自,明州的茗寿堂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9-18 22:58
                回复
                  学习学习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6-09-18 23:06
                  回复
                    一起学习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9-18 23:41
                    回复
                      学习了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6-09-18 23:48
                      回复
                        好贴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6-09-18 23:48
                        回复
                          只喝适口,其它都神马


                          IP属地:广东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16楼2016-09-18 23:55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6-09-18 23:55
                            回复
                              说得相当好,相当好。但是希望能写出如此好文章的茗寿堂能真实卖茶,那就没有辜负了。另外,困鹿山如人粗的树就那么几颗,手臂粗的都挂牌。粗的那几颗,倒是确实好喝。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9-18 23:5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