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西方求道
前面已经做过很多铺垫,这里我就简略叙述如下:引导孙悟空追求长生不老,是整个故事的开端,一切的布局就开始了:
【原文】“小的们,替我折些枯松,编作筏子,取个竹竿作篙,收拾些果品之类,我将去也。”果独自登筏,尽力撑开,飘飘荡荡,径向大海波中,趁天风来渡南赡部洲地界。
竹筏、竹竿加果品,就是猴王探险的全部装备,趁的是“天风”,我为什么要强调天风呢?《西游记》是一本神话小说,所谓天,都是指的神灵,一切都有人在后面管着的!我给大家看原文:
【原文】他的真身出了元神,赶到半空中,高叫:“那司风的是那个?”慌得那风婆婆捻住布袋,巽二郎札住口绳,上前施礼。……孙大圣又当头叫道:“布云的是那个?”慌得那推云童子、布雾郎君当面施礼。……行者又将前项事说了一遍,道:“你们怎么来的志诚!是何法旨?”天君道:“那道士五雷法是个真的。他发了文书,烧了文檄,惊动玉帝,玉帝掷下旨意,径至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府下。我等奉旨前来,助雷电下雨。”……
行者听得老师父经文念尽,却去耳朵内取出铁棒,迎风幌了一幌,就有丈二长短,碗来粗细,将棍望空一指,那风婆婆见了,急忙扯开皮袋,巽二郎解放口绳。只听得呼呼风响,满城中揭瓦翻砖,扬砂走石。
看到了?风、云、雷、电、雨自然现象在《西游记》中都是玉帝的权利所在,任何行为都代表了他的旨意,且不管他有没有精力管辖全天下四大部洲所有地界的?风、云、雷、电、雨,反正这些神都在他的管辖之下,看他脸色行事。孙悟空求道的时候,一个小竹筏就安安稳稳飘过了东海,在南赡部洲晃悠了八、九年,之后又是一个小竹筏安安稳稳飘过了西海,到了西牛贺洲去拜师学艺,大海之中无风无浪,顺利送他到了目的地,你说,这冥冥之中的“天意”,是谁的旨意?
关于孙悟空在灵台山学艺的过程,吴闲云和游文意两位分析得够多、够好,我就不再敷述,作者在孙悟空出发前就用诗句写明了:“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所以有些本事是这颗“摩尼珠”与生俱来的,只需要说破源流,就如同引发石猴体内的金光感应一样,自然就万法皆通了。因此,“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是孙悟空这颗摩尼珠本身就具有的本事,前七年除了佛、道理论,他没学什么真本事,后来的三年多,如来点破本源,孙悟空很短时间就掌握了混迹江湖的两门绝学:七十二变和筋斗云。
在最初求长生的时候,有一番和祖师的对话很有意思,明明说了是要求长生的本事,祖师偏偏说了很多种本领,悟空一问:“能长生吗?”祖师就含含糊糊地否定了,这个祖师有毛病啊?人家问那么明确,你还说那么多废话!不能长生你说那么多干什么,其实此番对话中也暗藏玄机,我留到分析猪八戒和沙和尚的时候详解。总之,如前面所说的,这个没教出任何有出息徒弟的祖师爷,不调教徒儿的人品,把个顽劣、有本事的弟子赶出了师门,任其闯祸,只是不准提及自己的名号,只要保住师傅的秘密,任你怎么去闹腾都行!大闹天宫的计划,终于慢慢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