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核心在于“拍”艺术价值不被定价
阿沙从广州美院毕业一直做平面摄影,四年前用运动相机,自己组装无人机,后来随着整机品牌的诞生就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做航拍,他约记者一起到广州塔补拍一段镜头,这也是广东企业宣传片最常用的镜头。
小白乱了安全规矩
职业人反而不好做事
早上七点天才刚亮,南都记者与飞手阿沙一行就到了广州塔下。“早上8点-10点是光线最好的时候,能赶在这个时间点拍摄最佳。”阿沙如是表示。团队里还有一个云台手,一个助手负责设备,以及一个协调人,这是他们每次出任务的标准模式。
到了塔顶,装备完素材就开始工作。阿沙手持遥控器控制一台inspire1RAW上天,另一个云台手控制镜头角度,调整天线保持信号通畅,阿沙盯着云台显示屏了解镜头效果,云台手则看着无人机的去向,时不时为阿沙汇报其方位。几分钟后一条片子拍完,阿沙喊了一声“cut”,飞机返航,助手快速换上新电池再出行。因为无人机上天的视角跟肉眼不同,阿沙他们不会提前规划路线,需要连拍几次,第一次试飞,最后还要一次补拍。
拍完广州塔“环绕”,一行人又前往花城广场拍摄广州塔中景。这时候广场出现一个小插曲:一个保安注意到一位父亲带小孩玩大疆精灵4,便跑过去告知广场不允许操控飞行物体,勒令其马上降落,而慌张的父亲手忙脚乱一通操作反而让飞机越飞越高,最后坠落到马路对面。
阿沙瞟了一眼说,老是有这样没有安全意识的小白乱飞导致真正做事的人更难做。“之前灯光节就有个精灵3直接撞上西塔,在目前没有相关法律的情况下,上面要求一刀切不准飞在情理之中,毕竟这东西还是有一定危险性,容易伤到人。没玩过遥控飞机还是别随便玩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