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太极拳不与对手能量硬顶而是传簇对手能量的技击方式,自身与对手能量之间的能量传簇就需要粘连黏随,粘连黏随是能量之间的粘连黏随,目的是保持与对手的外形接触以与对手能量实现传簇,直至将对手能量引进落空并实现借力打力。 自身能量与对手能量之间不同的阴阳转换方式可分为八种,即蓬捋挤按踩冽肘靠。八劲就是要以松紧与对手粘连拈随,对手发力我就松吞,对手卸力我就紧吐。实现粘连黏随及吞吐对手能量的方式。此八劲接手就使出,蕴含在举手投足之中,所以八劲是无形无势的,将八劲理解为一个固定的套路动作是错误的,身体处于任何一种形势均可使出八劲。太极套路练的就是八劲,而不是套路动作本身。 八劲均蕴含吞吐,任何一种劲力都会在阴阳转换中吞吐对手劲力,即任何一种劲力都可能实现借力打力而结束战斗。太极能量来源于上下贯通的能量,技击时接手就要使出这个上下贯通之力,此为蓬。此向上之力可将任何对手打来的劲力向上蓬起,如水浮舟,将对手能量浮起,让对手没有根基。蓬劲是贯穿八劲的,即任何一个劲力之中均蕴含向上的蓬,其作用就是拔对手的根,即对手劲源。对手被蓬起后,功夫好的,会松下来以压缩旋转吞入蓬劲,我则用松紧与对手粘连拈随,对手发力我就松吐,对手卸力我就紧吐。对手如果不会压缩旋转吞入并传簇蓬劲,只会无谓地松沉,就会被蓬掀翻。如果对手被蓬后硬顶,则自身由蓬转换为捋,捋即顺其势吞入对手硬顶进来的能量;如果对手撤劲,则自身由蓬转换为挤,跟进对手,挤住对手劲源,接触到对手劲源就转换为按,按为与对手劲源的最大接触,形成与对手最直接的劲源接触,然后转换为踩,踩为纯粹的吞,将按接住的对手所有能量一并吞入并传簇到脚下,提引上下贯通之力;经过踩,对手已经落空,会与自身贴脸,自身由踩转换为冽,就能把对手掀翻;如果冽不成功,又与对手贴脸,此时可肘靠。如果对手功夫好,双方就要经过多次吞吐的阴阳转换,比的就是双方谁的功夫好了。一般来说,双方都会八劲吞吐的,谁也赢不了谁,这时就要打了,即不用借力打力,直接传簇能量到拳头脚打击对手。蓬为万劲之母,引进落空之始,捋挤为粘连黏随的主要手段,按为堵住对手劲源,实现与对手劲力的最大接触,以为踩做准备,踩为吞,冽肘靠为吐。实战中双方能量交着,任何一劲不可能一次性成功,就需要多次的阴阳转换。比如说捋挤,在捋挤过程中,对手发力就要吞入,对手卸力自身就要吐出,紧跟对手劲力,抢占先机先势,一步一步接近对手劲源。八劲也不是按顺序使出的,可以随时转换。蓬只要使对手落空了,就可以直接冽肘靠。对付多人时,不用什么八劲吞吐了,用上下贯通之力直接打击对手,来拳就打对手的拳,来脚就打对手的脚,对手劲力越大,上下贯通之力的贯穿力越大,因为对手的肌肉紧张本身就不能传簇对手能量,是一根杆,只能全部吸收打击的能量,所以肌肉紧张发力的人对太极的拳头的感觉就是“震”。吞吐就是借力打力,吞为引进落空,吐为发力打击。太极拳有句话叫四两吞千斤,现在被谬传成四两拨千斤了。将对手劲力向外拨是人体的本能,不是太极功夫,练拨对手劲力的就是花架子。一般习练太极的,三、五年左右可以推手,实战中只要接住对手第一下进攻便主动上前与对手贴脸,将对打转换成推手,一般的习武者就赢不了你了。但是习练太极拳要参加现代的格斗技击比赛,非七、八年以上功夫不可。对付现代格斗术,必须要把身体练满,达到用胳膊就能吞吐对手劲力的程度,心神抽合也要强大到抽合身体比肌肉紧张发力迅速。现代格斗术的特点就是又快又狠,实战期间对手不会给你引进落空的机会和时间,所以就要尽量与对手贴脸,不给对手肌肉紧张发力需要的距离,太极拳能量传簇在内里,发力不需要空间距离。对于对手移动很快的,就需要心力强大到一定程度,即便不用吞吐,也能硬碰硬地与对手对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