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听到一则让人很心塞的消息:“为加速推进醴陵市烟花爆竹产业供给侧改革和结构调整,预计到2017年醴陵有将近一百家烟花鞭炮企业先后退出烟花鞭炮行业。”
而100家企业先后退出是什么概念?这100家烟花企业的工人去哪里就业?与这100家企业相关的供应链还能正常运转吗?那100家企业闲置下来的厂房、机械设备、原材料、半成品、库存能在短时间内消耗掉吗?相信如果市场容量不断递增,这些都不是问题。
通过整合资源、并购与收购并举的方式迟早能消耗以上资源。相信政府也考虑过这些问题,所以通过奖励的方式消耗落后产能,鼓励烟花鞭炮厂退出烟花行业,退出者最高可获补260万。虽然有赔偿,但一个稍巨规模的运营时间超过五年的,恐怕负债都不会少,更别说其他。而如果不退出企业将面临更多的经营风险和债务,所以他们只好选择退出。退出后那些老板和工人该怎么办呢?
据不完全统计醴陵有几百家烟花爆竹企业,有二十万人从事烟花鞭炮行业。那些从业人员大多只有初中甚至是小学文凭。离开烟花鞭炮,他们并没有更好的选择。在浦口特大爆炸案之前,工厂里可能没有被经常检查,也不用老是被整改,总是处于很忙碌的状态。
在这种环境下,鞭炮厂的每个人都在拼命干活,加班加点的挣钱。当机械设备替代纯手工后,工人们的收入也大幅增加。也就是那几年,基本家家户户都由砖瓦房装修成了亮堂堂的瓷砖房。但最近这两三年工人们的休假明显多了,收入明显少了。
比方说我同学的父母前几年两个人全年的收入不会低于6万(因为是做引线,下雨就不能干活),而今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但他们夫妻俩的总收入还不到1万。还有我隔壁邻居,活多的时候一天至少200元的家庭总收入,而现在即使全家出动贴烟球纸(因为是淡季,鞭炮厂没有活,只能领点手工活回家做),全天的收入也不过40元。
当然,如果不做手工活的话,那这个家里的所有人都要在家闲着,这样的话这个家庭一整天就没有任何收入。这样的情况在我们醴陵东乡还有很多。
从唐朝时李畋祖师爷用竹筒硝药驱邪,再到宋朝时得以发展,再到慢慢的形成产业。中间虽然历经挫折,但却成为了很多代人得以生存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于无技能的工人来说,鞭炮可能是他们唯一能挣钱的途径也是他们的希望。
我想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对自己的生活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期许。而身在鞭炮之乡的我们该如何将自己的这种期许得以实现?如何让我们的烟花鞭炮保持源源不断的生产力和持续的竞争力?
一、 作为员工,需将安全生产牢记心中,建议协会或企业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只有将安全意识植入人的潜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侥幸心理 。
二、 整个供应链的联系应更加紧密。不管是信息还是资源,只要是不对称只要是分散,就会存在浪费,这样的大环境下生产出来的产品成本必然高。
三、 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应从安全、高效入手。材料的检验、入库要严格把关。
四、 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都应该建立中长期发展目标。 一味的抓安全,企业的订单如何履行?交货期如何保证?一旦违约企业将面临赔偿,客户也很难再相信企业。安全固然重要,但发展也是硬道理。
五、 第四,建议像压力容器一样,建立监管体系,建立国家/行业标准。对鞭炮烟花整个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动态的监管,并对流程节点也进行监管。
六、 政府为企业搭建更多交易桥梁
七、 形成标准化的烟花鞭炮生产工艺及流程操作。这几年的职业生涯里,让我有幸见识到了三一重工有条不紊的生产制造,也看到了外企是如何让他们的企业百年长存,也感觉到了江浙沪这边是如何齐心保护一片产业的(如无锡的不锈钢)。不管是外企也好还是三一重工也好,他们都有非常清晰的生产工艺和流程规范。
八、 搭建第三方数据平台,为企业订单管理、原材料,半成品管理提供可参考的数据。
九、 逐步改善、持续创新
作为醴陵游子,我很感谢鞭炮,因为它让我在小小年纪里就能挣到自己的生活费和部分学费,从而为家庭减轻负担。同时,我也非常热切的期待它能走的更远,飞的更高。我能想象到烟花鞭炮从一个创意到一个产业它一路走来有多么艰辛。如果把它比作一棵树,那现在正是给它修剪枝叶、吸收养分的时候,作为灌溉者的我们,不仅要参与它的成长还要跟其共同成长,盼它枝繁叶茂、万古长青!
注:以上只代表个人愚见
文/伟玲
而100家企业先后退出是什么概念?这100家烟花企业的工人去哪里就业?与这100家企业相关的供应链还能正常运转吗?那100家企业闲置下来的厂房、机械设备、原材料、半成品、库存能在短时间内消耗掉吗?相信如果市场容量不断递增,这些都不是问题。
通过整合资源、并购与收购并举的方式迟早能消耗以上资源。相信政府也考虑过这些问题,所以通过奖励的方式消耗落后产能,鼓励烟花鞭炮厂退出烟花行业,退出者最高可获补260万。虽然有赔偿,但一个稍巨规模的运营时间超过五年的,恐怕负债都不会少,更别说其他。而如果不退出企业将面临更多的经营风险和债务,所以他们只好选择退出。退出后那些老板和工人该怎么办呢?
据不完全统计醴陵有几百家烟花爆竹企业,有二十万人从事烟花鞭炮行业。那些从业人员大多只有初中甚至是小学文凭。离开烟花鞭炮,他们并没有更好的选择。在浦口特大爆炸案之前,工厂里可能没有被经常检查,也不用老是被整改,总是处于很忙碌的状态。
在这种环境下,鞭炮厂的每个人都在拼命干活,加班加点的挣钱。当机械设备替代纯手工后,工人们的收入也大幅增加。也就是那几年,基本家家户户都由砖瓦房装修成了亮堂堂的瓷砖房。但最近这两三年工人们的休假明显多了,收入明显少了。
比方说我同学的父母前几年两个人全年的收入不会低于6万(因为是做引线,下雨就不能干活),而今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但他们夫妻俩的总收入还不到1万。还有我隔壁邻居,活多的时候一天至少200元的家庭总收入,而现在即使全家出动贴烟球纸(因为是淡季,鞭炮厂没有活,只能领点手工活回家做),全天的收入也不过40元。
当然,如果不做手工活的话,那这个家里的所有人都要在家闲着,这样的话这个家庭一整天就没有任何收入。这样的情况在我们醴陵东乡还有很多。
从唐朝时李畋祖师爷用竹筒硝药驱邪,再到宋朝时得以发展,再到慢慢的形成产业。中间虽然历经挫折,但却成为了很多代人得以生存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于无技能的工人来说,鞭炮可能是他们唯一能挣钱的途径也是他们的希望。
我想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对自己的生活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期许。而身在鞭炮之乡的我们该如何将自己的这种期许得以实现?如何让我们的烟花鞭炮保持源源不断的生产力和持续的竞争力?
一、 作为员工,需将安全生产牢记心中,建议协会或企业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只有将安全意识植入人的潜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侥幸心理 。
二、 整个供应链的联系应更加紧密。不管是信息还是资源,只要是不对称只要是分散,就会存在浪费,这样的大环境下生产出来的产品成本必然高。
三、 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应从安全、高效入手。材料的检验、入库要严格把关。
四、 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都应该建立中长期发展目标。 一味的抓安全,企业的订单如何履行?交货期如何保证?一旦违约企业将面临赔偿,客户也很难再相信企业。安全固然重要,但发展也是硬道理。
五、 第四,建议像压力容器一样,建立监管体系,建立国家/行业标准。对鞭炮烟花整个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动态的监管,并对流程节点也进行监管。
六、 政府为企业搭建更多交易桥梁
七、 形成标准化的烟花鞭炮生产工艺及流程操作。这几年的职业生涯里,让我有幸见识到了三一重工有条不紊的生产制造,也看到了外企是如何让他们的企业百年长存,也感觉到了江浙沪这边是如何齐心保护一片产业的(如无锡的不锈钢)。不管是外企也好还是三一重工也好,他们都有非常清晰的生产工艺和流程规范。
八、 搭建第三方数据平台,为企业订单管理、原材料,半成品管理提供可参考的数据。
九、 逐步改善、持续创新
作为醴陵游子,我很感谢鞭炮,因为它让我在小小年纪里就能挣到自己的生活费和部分学费,从而为家庭减轻负担。同时,我也非常热切的期待它能走的更远,飞的更高。我能想象到烟花鞭炮从一个创意到一个产业它一路走来有多么艰辛。如果把它比作一棵树,那现在正是给它修剪枝叶、吸收养分的时候,作为灌溉者的我们,不仅要参与它的成长还要跟其共同成长,盼它枝繁叶茂、万古长青!
注:以上只代表个人愚见
文/伟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