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西安演唱会已落下帷幕,在演唱会后,很多家长和孩子一样喉咙沙哑地走出体育场。周杰伦用才华不仅征服了孩子,也将家长征服了。
华商报9月22日报道 周杰伦西安演唱会已落下帷幕,在演唱会后,很多家长和孩子一样喉咙沙哑地走出体育场。周杰伦用才华不仅征服了孩子,也将家长征服了。
“没想到周杰伦这么有才华”
20日晚的演唱会现场,满场五颜六色的荧光棒,一声高过一声的呐喊。一群群穿着打扮很潮的80后,加上一大群领着90后小朋友看演出的家长。
其实不管对于家长还是小朋友来说,周杰伦的歌他们并不陌生。从《简单爱》、《双截棍》再到《东风破》、《菊花台》,周杰伦一直在创造乐坛销量的奇迹。每张唱片,都有音乐上的突破;每张唱片,都有曲目成为经典。
如果没有看过周杰伦的演唱会,一定不知道周杰伦这么有才华。钢琴、架子鼓、吉他、古筝,还有双截棍、抖空竹,样样都是那么精通。一位 17岁高三学生小薛告诉记者:“杰伦在舞台上展示了架子鼓和钢琴弹唱的《安静》、《开不了口》;吉他弹唱了《南泥湾》和改成抒情版的《双截棍》;更出其不意地弹奏了古筝版的《发如雪》,我真的太激动了,眼泪都掉下来了,旁边的妈妈也和我一起掉眼泪。之前,她反对我喜欢周杰伦,她和我说,没有想到周杰伦这么有才华,她希望我能像周杰伦一样,热爱学习。”
而读小学的小马在看完演唱会后决心从此以后把周杰伦当作偶像。“没想到,周杰伦这么厉害。我觉得他非常用心,我决心以后都喜欢他。我也要把钢琴练好。”
“希望儿子能像他一样积极”
周杰伦太红了,新专辑未录,泄密先行。新专辑定名《魔杰座》,有“方文山天马行空的歌词”、“周杰伦中国风的歌曲”,并融合了“亚瑟小子式的美式嘻哈”。周杰伦不是中国风的发明者,却是制造它流行的人。很多80后、90后因为喜欢周杰伦,也爱上了中国风,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国文化。
绝对够潮的外形,酷酷的表情,让很多周杰伦的粉丝坚定地认为,周杰伦非常的帅。但这种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帅,让很多家长难以理解。
白女士告诉记者,儿子去看完演唱会的时候,嗓子哑了,眼睛也红了。“我和儿子一样都喜欢周杰伦,我觉得他非常有才华。周杰伦非常爱他的妈妈,我希望儿子能够像他一样积极、上进,有才华和坚持理想。我想,这样的偶像,家长都是可以接受的。”
专家:“追星”也能成为激励
心理咨询师林泳海认为,十几岁的青少年对美好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憧憬,追星,是这个年龄阶段十分正常的心理反应。
但一些青少年崇拜偶像到了盲目和疯狂的地步,以至于影响了学习和正常的生活,这是一种“心理缺陷”。要避免这种现象,关键在于引导。作为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理解并坦然接受孩子对明星的崇拜,对孩子的崇拜心理和行为科学地干预和适当介入,恰当地因势利导。如以明星所走过的艰苦历程教育青少年,使他们从表面的模仿走向本质的学习,启发他们要为实现理想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文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
华商报9月22日报道 周杰伦西安演唱会已落下帷幕,在演唱会后,很多家长和孩子一样喉咙沙哑地走出体育场。周杰伦用才华不仅征服了孩子,也将家长征服了。
“没想到周杰伦这么有才华”
20日晚的演唱会现场,满场五颜六色的荧光棒,一声高过一声的呐喊。一群群穿着打扮很潮的80后,加上一大群领着90后小朋友看演出的家长。
其实不管对于家长还是小朋友来说,周杰伦的歌他们并不陌生。从《简单爱》、《双截棍》再到《东风破》、《菊花台》,周杰伦一直在创造乐坛销量的奇迹。每张唱片,都有音乐上的突破;每张唱片,都有曲目成为经典。
如果没有看过周杰伦的演唱会,一定不知道周杰伦这么有才华。钢琴、架子鼓、吉他、古筝,还有双截棍、抖空竹,样样都是那么精通。一位 17岁高三学生小薛告诉记者:“杰伦在舞台上展示了架子鼓和钢琴弹唱的《安静》、《开不了口》;吉他弹唱了《南泥湾》和改成抒情版的《双截棍》;更出其不意地弹奏了古筝版的《发如雪》,我真的太激动了,眼泪都掉下来了,旁边的妈妈也和我一起掉眼泪。之前,她反对我喜欢周杰伦,她和我说,没有想到周杰伦这么有才华,她希望我能像周杰伦一样,热爱学习。”
而读小学的小马在看完演唱会后决心从此以后把周杰伦当作偶像。“没想到,周杰伦这么厉害。我觉得他非常用心,我决心以后都喜欢他。我也要把钢琴练好。”
“希望儿子能像他一样积极”
周杰伦太红了,新专辑未录,泄密先行。新专辑定名《魔杰座》,有“方文山天马行空的歌词”、“周杰伦中国风的歌曲”,并融合了“亚瑟小子式的美式嘻哈”。周杰伦不是中国风的发明者,却是制造它流行的人。很多80后、90后因为喜欢周杰伦,也爱上了中国风,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国文化。
绝对够潮的外形,酷酷的表情,让很多周杰伦的粉丝坚定地认为,周杰伦非常的帅。但这种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帅,让很多家长难以理解。
白女士告诉记者,儿子去看完演唱会的时候,嗓子哑了,眼睛也红了。“我和儿子一样都喜欢周杰伦,我觉得他非常有才华。周杰伦非常爱他的妈妈,我希望儿子能够像他一样积极、上进,有才华和坚持理想。我想,这样的偶像,家长都是可以接受的。”
专家:“追星”也能成为激励
心理咨询师林泳海认为,十几岁的青少年对美好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憧憬,追星,是这个年龄阶段十分正常的心理反应。
但一些青少年崇拜偶像到了盲目和疯狂的地步,以至于影响了学习和正常的生活,这是一种“心理缺陷”。要避免这种现象,关键在于引导。作为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理解并坦然接受孩子对明星的崇拜,对孩子的崇拜心理和行为科学地干预和适当介入,恰当地因势利导。如以明星所走过的艰苦历程教育青少年,使他们从表面的模仿走向本质的学习,启发他们要为实现理想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文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