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不一定是高清频道画面的比例,标清频道也有16:9的画面。随着平板电视的普及,标清16:9早已成为当今电视画面的潮流。
在2014年1月15日0时7分28秒,CCTV5标清率先改为16:9,但是台标还是原先的4:3比例。
2014年5月13日20:15播出的电影《紧急迫降》开始,CCTV6标清改为16:9。在播放年代较久远或电影频道只拥有4:3比例视频格式的电影时,仍保持4:3格式,不会像高清版一样左右加黑边。
2014年12月25日北京时间22:45,CCTV-4大部分16:9节目的方式由原先的信箱模式更改成横向压缩,将16:9的节目横向压缩播出(新闻节目仍旧是4:3,2015年1月1日搬入新址调整16;9)。
2015年1月6日,CCTV13从0时开播的《午夜新闻》开始,每日凌晨0时至6时的整点新闻节目(《午夜新闻》和凌晨时段《新闻直播间》)开始在新台址的新闻演播室播出。播出期间,CCTV13标清改为16:9(重播节目仍相当于4:3模式,不影响4:3模式的电视的收看效果,其中《法治在线》重播节目的画面比例也由4:3模式改为16:9横向压缩4:3模式,同样也不影响16:9模式的电视的收看效果),同时开始使用新的新闻片头、镜面(在凌晨跑马中出现了央视新台标“CCTV.”,取代原来的“CCTV-新闻”标志),而6时至24时的节目为了安全播出实行制播分离方案,节目的制作仍在复兴路旧址演播室,画面比例仍旧4:3,节目的对外播出则在新址。
2015年4月1日,CCTV-4、5标清台标和报时器改为16:9(CCTV5有时播出故障恢复4:3,甚至报时器也不显示)。
2015年5月1日,CCTV-2搬入央视总部大楼,标清版本台标、画面比例和报时器都改为16:9。
2015年5月8日,CCTV-6台标改为16:9。
2015年8月17日,央视大规模免费标清频道台标,画面比例,报时器(音乐频道、CCTV1香港版、CCTV13白天时段(台标16:9)除外)改为16:9。
2015年8月31日,CCTV-15标清版本台标、画面比例和报时器都改为16:9,CCTV-1(香港版)实现16:9播出,亚视台标移到了右上角,而新闻栏目、香港版自行编排的部分经典电视剧时为4:3,左右黑色信箱模式。
在2014年1月15日0时7分28秒,CCTV5标清率先改为16:9,但是台标还是原先的4:3比例。
2014年5月13日20:15播出的电影《紧急迫降》开始,CCTV6标清改为16:9。在播放年代较久远或电影频道只拥有4:3比例视频格式的电影时,仍保持4:3格式,不会像高清版一样左右加黑边。
2014年12月25日北京时间22:45,CCTV-4大部分16:9节目的方式由原先的信箱模式更改成横向压缩,将16:9的节目横向压缩播出(新闻节目仍旧是4:3,2015年1月1日搬入新址调整16;9)。
2015年1月6日,CCTV13从0时开播的《午夜新闻》开始,每日凌晨0时至6时的整点新闻节目(《午夜新闻》和凌晨时段《新闻直播间》)开始在新台址的新闻演播室播出。播出期间,CCTV13标清改为16:9(重播节目仍相当于4:3模式,不影响4:3模式的电视的收看效果,其中《法治在线》重播节目的画面比例也由4:3模式改为16:9横向压缩4:3模式,同样也不影响16:9模式的电视的收看效果),同时开始使用新的新闻片头、镜面(在凌晨跑马中出现了央视新台标“CCTV.”,取代原来的“CCTV-新闻”标志),而6时至24时的节目为了安全播出实行制播分离方案,节目的制作仍在复兴路旧址演播室,画面比例仍旧4:3,节目的对外播出则在新址。
2015年4月1日,CCTV-4、5标清台标和报时器改为16:9(CCTV5有时播出故障恢复4:3,甚至报时器也不显示)。
2015年5月1日,CCTV-2搬入央视总部大楼,标清版本台标、画面比例和报时器都改为16:9。
2015年5月8日,CCTV-6台标改为16:9。
2015年8月17日,央视大规模免费标清频道台标,画面比例,报时器(音乐频道、CCTV1香港版、CCTV13白天时段(台标16:9)除外)改为16:9。
2015年8月31日,CCTV-15标清版本台标、画面比例和报时器都改为16:9,CCTV-1(香港版)实现16:9播出,亚视台标移到了右上角,而新闻栏目、香港版自行编排的部分经典电视剧时为4:3,左右黑色信箱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