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伽菩提吧 关注:4贴子:1,675

回复:sofia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清理微信朋友圈: 从前最大的执迷是对人与人间关系的执迷,执迷于永恒,执迷于谅解,忍耐,宽恕。但最近我忽然走到一种状态:接纳就是会有凋零,远离,背叛,冷漠,反目。鬼怪里有一集,鬼怪让两个男女宿命的产生联系,看似缔造了一段甜美恋情,但鬼怪说,随后他们就会发现彼此成为对方的地狱。神魂颠倒的人生路莫过于此了。
不再执着于一段人与人间的关系,而仅仅保持住对于每个相遇相聚的当下的充分感受,我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很明显,我现在已经可以轻松的和一些人说再见了,再也不会因为主动了断一段关系感到自责和抗拒。所以,这也许是你看到我发的最后一条朋友圈,对不起,人生岔路,彼此珍重。
从前执迷于对错公平正义,现在终于明白执迷本身就是将自己交与了他人。一个人只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也只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起全然的责任。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7-05-19 15:32
回复
    今天又被上课了。送可贞去Nadine那里,这比利时老太太跟我一通荷兰语的说。她说你相信我说的话,我养了三个孩子了,马上当奶奶。我带过那么多孩子,孩子需要跟孩子呆在一起而不是跟大人在一起。
    这真是个各种冲突价值观的世界。不说信念就说实际的,可贞去了托儿所之后,开始会跟人说再见,英语荷兰语双语的。去了托儿所之后在家里吃饭更喜欢自己动手而不是让大人喂,因为托儿所的小伙伴大多都是自己吃。前天托儿所回来,她开心得很,饭也吃得好,也没有寸步不离的粘着我。
    好,现在问题来了,我们中国人的观念是,孩子最好妈妈自己带,自己带不了四个老人带。似乎把孩子送托儿所是迫不得已之举。因为孩子需要全心陪伴需要妈妈给安全感和全然的关注不然长大人格就会有潜藏的坑洞。
    比利时人的观念则是,孩子需要跟孩子在一起,孩子总跟大人在一起对孩子对大人都不是好事。因为大人会因此没有自己的生活,而孩子也无法真正的学会与同龄孩子相处自然不利于成长。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哪个想法对。但我确实接触的老外,我的意思是各种欧洲人,都比我接触的绝大多数中国人人格要成熟完整。对不起打击一大片哈,但这就是我漂泊欧洲十来年,长住过两个国家六座城市,接触了来自世界各地人等最后得出的结论。
    我一直观察,为什么这些欧洲人更成熟,我其他在欧洲很久的朋友也有同感,结论是,他们有健康的界限感,脐带正常剪断,因而他们是个成年人,对自己负起全然的责任而不是成年的巨婴。
    这段时间我再次经历自我的炼狱,我因为可贞异常焦虑,因为来自亲戚朋友的各种建议不知所措,这一切的本质就是我依然在某些方面是个巨婴很遗憾。这些我的人格坑洞至今仍然存在,即便我用了近两三年的时间在不断修复。但这***是太艰难的过程。
    我真心希望可贞不会如我一般要经历漫长的自我修复。
    说实话,我一点不觉得我们当代中国人说的传统美德是什么美德。你叫这些成天说美德的中国人说说孔夫子到底说啥了估计没一个能说的清的,更何况夫子的思想之精深怎是一个经历自我文化贬低和抛弃断层的一代所能触及的。
    我们的孝道,我们的儒,道,被误读太久了,现在坊间日常封建糟粕的残余远远多于我中华上千年近于大道的文明传承。
    说到底,这一切都还是我自己的修行。一切纷纷扰扰,都会在内在发展出超然的平等心时消融。给自己加油。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7-06-02 18:48
    回复
      评判是什么?是你的阴影。当你去评判他人的时候,你在将你的阴影外化。当你感受到别人在评判的时候,你在经历你的阴影他化。
      控制是什么?是你的阴影。当你试图去控制他人的时候,不管是赤裸裸的"你不应该""你应该"还是隐形的"我是为你好",都是你在试图控制外在而完成对内在不安全感,或者叫恐惧的补偿。
      当你感受到他人在试图控制你,你也依然在经历你的阴影。特别是当你振振有词的确认那是隐形的控制时,你在经历的,正是这些隐形控制触痛到了内在低价值的死穴。
      没有一个人是没有阴影的,没错。觉者和庸人的区别可能在于,前者觉察并看到自我的阴影,而后者永远活在阴影里却从来不自知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7-06-15 23:39
      回复
        当我放手对外抓取的时候,机会开始自行来到我身边。这一段时间,不少朋友找我,希望一起合作各种事项。我特别感谢你们对我的信赖和认可。这些事情可以说都是我特别喜欢视为终生挚爱的,从管理咨询,到定制私人欧洲游,到比利时儿童教育研究及推广,到灵性课程设计。
        这些都是我非常愿意花一生去做的事情,但就因为如此,我不急迫,反倒更愿意顺其自然。
        相对于具体的做事,我更看重朋友们的一路同行。所以,我的朋友圈几乎是我日常状态的真实反应。希望即便我们无法立刻开始一场激动人心的丰盛之旅,你也依然相信,我一直与你们同在,并永远对你们敞开。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7-07-22 00:53
        回复
          爱,大概就是,在你焦虑的时候能让你平静的那个东西。。。。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7-07-22 01:17
          回复
            也许有太多种命中注定,但有一种,叫,能给你内心平静的宿命相遇。你跟这个人一起,敢做最真实的自己,感到温暖,自如。其实,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幸福。我是想说,幸福不是狂喜,心跳,眉来眼去,你哝我哝。它只是允许你安静,自如的存在着。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7-07-22 01:20
            回复
              所谓包容,就是恐惧的卡点越来越少,因而竖起的自保围墙越来越低,感知到的被越界越来越少,更因为不再恐惧而不需要寻求保护和爱而跨越其他人的心理防线,从而,能够实现对那些依然因由恐惧而防卫的人的接纳与了解,这便是爱。。。。所以,爱,起源于消减自我的恐惧,守貞,神贫。。。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7-08-04 13:01
              回复
                昨天在花园,突发奇想伸手去感受植物,不是触碰,而是感受,模糊的感受,但还是可以感受到它们各自的秉性,甚至情绪。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7-10-17 23: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