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人能够进入自己之前,这个「人存在的模式」必须被了解,而这个了解不应该只是理智上的,它必须更深入,它必须穿透到无意识的层面,它必须到达身体本身。
因此阿伯亚沙(abhyasa)——经常性的内在练习是很重要的,这两个字非常有意义:阿伯亚沙和拜拉格亚(vairagya);阿伯亚沙意味着经常性的内在练习,而拜拉格亚意味着不执着、没有欲望。接下来派坦加利的经文是顾虑到这两个最有意义的观念,但是在我们进入这些经文之前,这个「人的人格模式并非完全是智性的」的概念必须被牢牢地把握住。
如果它只是理智,那麽就不需要有经常性的、重复的努力,任何理性的东西都能够立刻透过头脑而了解,但是只有那个了解是没有用的,比方说,你可以很容易立刻说愤怒是不好的、有毒的,但是这个了解并不能够使愤怒离开你,或是使愤怒消失,尽管你已经了解,愤怒还是会继续,因为愤怒存在于你无意识的头脑的很多层面里,不仅在头脑里,它也在你的身体里。
或许你的概念会继续改变,但是你的人格将会持续,然后就有一个新的冲突会产生,你会比以前更混乱,因为如此一来你能够看到什么是错的,而你仍然继续在做它。
你继续在做它,然后罪恶感和自我谴责就产生了,你开始恨你自己,你开始认为你自己是一个罪人,你了解越多,你就越会谴责,因为你知道要改变你自己很困难,几乎不可能。
瑜伽不相信理智的了解,它相信身体的了解,她相信整体的了解,在整体的了解当中,你的整体都涉入,不只是你的头脑改变,你存在深处的源头也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