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的世兵制度
东汉后期,由于军阀割据,坞堡林立,大批农民为军阀豪强所霸占,成为依附于他们的部曲(近于奴隶的私人部队)。很多壮丁成了地主家兵,全国征兵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三国时期出现了“世兵制”。“世兵”就是父子世代为兵。这种兵家户籍不属郡县,而由军府管理,称为“士家”、“军户”。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只有得到放免才能取得平民的身份。
玄铁重甲
从曹丕在广陵孤城临江观兵时所吟的诗句中,可以感受到曹军的军威:“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这里的“玄甲”,是指黑色的铁铠。早在西汉时,随着炼钢技术的大发展,铁铠在很大范围已取代了青铜甲,到了东汉三国时期,则完全占据了军队的全部装备。
玄甲又称鱼鳞甲,几千片铁甲,用麻绳或者皮绳用复杂的方法编织起来,可以有效防护战士的全身。不过玄甲比较沉,一般都有二十多公斤,不利于单打独斗,更适合重装步兵或骑兵采取军团作战。
这种黑色的甲胄代表着三国时代最先进的生产力,陈琳在其《武库赋》中对大加赞赏:“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钢,函师震旅”。诸葛亮也在《作刚铠教》中说: “敕作部皆作五折刚铠”,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已采用了“百炼精钢”法来打制铠甲,而打制一件铠甲,至少需要迭锻五次。无怪直到后世六朝之时,人们仍然把质地精良的铠甲传为诸葛亮所锻铸。
刀和戟
在三国时期,军队中大量使用的短兵器只有刀,步兵的常见装备便是环口刀配长楯。《刀剑录》有很多关于铸刀剑的记载:孙权在黄武五年造刀一万口,刘备造刀五千口,司马炎造刀八千口……这是因为刀更适合于劈砍,且工艺没有铸剑繁琐。剑则逐渐变为赏玩物和配饰了。
另一个重要的武器是戟,也是唐以前整个冷兵器时代最重要的武器之一。戟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商代,甚至持戟成了士兵的同义词,《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
猛将持戟搏杀的记载在《三国志》里有很多,最著名的有张辽守卫合肥时“披甲持戟……杀数十人,斩二将……”,吓得孙权“以长戟自守”;曹操在濮阳被张绣攻击时,典韦“手持十余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
除长戟外,军中常用的还有双戟,孙权就曾经“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此外还有手戟,经常作为暗器时,譬如董卓就曾用手戟掷过吕布。
三国时期,骑兵的主要装备便是长戟配铁铠,步兵则是长短戟与楯配合使用。剑从此退出了战场主导的地位。
东汉后期,由于军阀割据,坞堡林立,大批农民为军阀豪强所霸占,成为依附于他们的部曲(近于奴隶的私人部队)。很多壮丁成了地主家兵,全国征兵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三国时期出现了“世兵制”。“世兵”就是父子世代为兵。这种兵家户籍不属郡县,而由军府管理,称为“士家”、“军户”。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只有得到放免才能取得平民的身份。
玄铁重甲
从曹丕在广陵孤城临江观兵时所吟的诗句中,可以感受到曹军的军威:“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这里的“玄甲”,是指黑色的铁铠。早在西汉时,随着炼钢技术的大发展,铁铠在很大范围已取代了青铜甲,到了东汉三国时期,则完全占据了军队的全部装备。
玄甲又称鱼鳞甲,几千片铁甲,用麻绳或者皮绳用复杂的方法编织起来,可以有效防护战士的全身。不过玄甲比较沉,一般都有二十多公斤,不利于单打独斗,更适合重装步兵或骑兵采取军团作战。
这种黑色的甲胄代表着三国时代最先进的生产力,陈琳在其《武库赋》中对大加赞赏:“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钢,函师震旅”。诸葛亮也在《作刚铠教》中说: “敕作部皆作五折刚铠”,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已采用了“百炼精钢”法来打制铠甲,而打制一件铠甲,至少需要迭锻五次。无怪直到后世六朝之时,人们仍然把质地精良的铠甲传为诸葛亮所锻铸。
刀和戟
在三国时期,军队中大量使用的短兵器只有刀,步兵的常见装备便是环口刀配长楯。《刀剑录》有很多关于铸刀剑的记载:孙权在黄武五年造刀一万口,刘备造刀五千口,司马炎造刀八千口……这是因为刀更适合于劈砍,且工艺没有铸剑繁琐。剑则逐渐变为赏玩物和配饰了。
另一个重要的武器是戟,也是唐以前整个冷兵器时代最重要的武器之一。戟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商代,甚至持戟成了士兵的同义词,《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
猛将持戟搏杀的记载在《三国志》里有很多,最著名的有张辽守卫合肥时“披甲持戟……杀数十人,斩二将……”,吓得孙权“以长戟自守”;曹操在濮阳被张绣攻击时,典韦“手持十余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
除长戟外,军中常用的还有双戟,孙权就曾经“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此外还有手戟,经常作为暗器时,譬如董卓就曾用手戟掷过吕布。
三国时期,骑兵的主要装备便是长戟配铁铠,步兵则是长短戟与楯配合使用。剑从此退出了战场主导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