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8日讯 10月14日,由21世纪传媒主办的2016中国智造业年会在北京举行,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及政府官员,聚焦于“升级制造 智连未来”的年会主题,其中,对于如何实现中国“智造”,中海阳(股票代码:430065)创始人薛黎明认为企业一定要从自身出发,具备工匠精神。
在此次会议上,各方代表围绕着“全球价值链中的中国制造战略”、“风口上的智造:产业与资本的对接”、“寻找下一个创新智造‘独角兽’”等多个焦点话题进行交流。会议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中国“智造”的定义做了清晰的描述。宏观角度,赵昌文认为,“中国智造”不仅代表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意味着从价值链的中低端逐步迈向中高端、意味着产品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业产品国际竞争力。从微观角度看,“中国智造”可以看作更加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设计,更加智能化、数字化的生产过程,更加高效率、低成本的制造与服务的一体化,更加精细化、科学化的企业管理以及意味着更加一体化、全球化的标准体系。
在此次会议上,各方代表围绕着“全球价值链中的中国制造战略”、“风口上的智造:产业与资本的对接”、“寻找下一个创新智造‘独角兽’”等多个焦点话题进行交流。会议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中国“智造”的定义做了清晰的描述。宏观角度,赵昌文认为,“中国智造”不仅代表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意味着从价值链的中低端逐步迈向中高端、意味着产品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业产品国际竞争力。从微观角度看,“中国智造”可以看作更加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设计,更加智能化、数字化的生产过程,更加高效率、低成本的制造与服务的一体化,更加精细化、科学化的企业管理以及意味着更加一体化、全球化的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