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唐氏一族
http://qun.51.com/tangzu 请选择你要赠送的{name}{unit}数: {unit}
(0.1个51币一{unit},每{unit}{fun}2个魅力值,{message})
您现在已经拥有{gift_num}{unit}{name}
点击确认赠送后将根据您送出的数量先扣除您拥有的{name},
再扣除51币。
{price_info}
对不起您的余额不足, 点此为您51帐户充值
推荐充值渠道:
51点卡充值 - 大部分网吧都有卖
神州行卡充值 - 没有手机?买张神州行手机充值卡即可获得51币
更多充值渠道 >>
价格: 个51币
说明: 我将本帖鉴定为
2个51币
2个51币
2个51币
2个51币
3个51币
3个51币
3个51币
3个51币
当前位置: 中华唐氏一族 » 唐【敬祖收支】晋 -> 复制本帖地址,发给好友分享!
标题: 山东临淄昌乐唐氏宗源考略
用户:manystate
昵称:大唐
彩虹号:1668858
群组职务:本群正管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时间: 07-12-08 16:00:14 举报本楼 楼 主 Top
山东临淄南仇庄,自古是方圆百里唐氏的祖庭。据我谱载,先祖讳虞。于大明洪武4年迁自河北正定府枣强县王均村,高祖母郝氏。东迁时挟3子1侄,先祖与长子子仲公落籍青州府益都县南仇庄。(现属淄博市临淄区)600余年间,坚辛创业,遂为著姓,尤以家风仁厚,乐善好施,享誉四方,现有本支族人8000余口,延传至25 世,分布于南至临朐,沂源,北至广饶,博兴40余个村镇。
而高祖母郝氏则继续东迁,相传占籍昌乐,后又一支迁往沂水县。时延日久下落不明。但我唐门从未忘过,我们这支亲族,早在1680年我唐氏族谱首创时,14世祖维德公,就遗言后世子孙,一定要找到这支兄弟之族。以后历次修叙,都设法找寻未果。62年我唐氏族人不顾年景饥馑发起第8次修叙时,族中长老又念起昌乐一族,遂遣族人元荣,增兰前往探访。经多方打听,终在昌乐乔官山唐村找到这支族人。在村北唐氏祖茔中,顶辈子一座名嬷嬷坟,正是高祖母郝氏之墓,墓前碑刻言迁自益都城西南仇,更铭证这正是我先祖遗脉,嫡亲兄弟。2人焚香祭拜,以慰先灵。但因当时社会形势,无法进一步动作。2人只得反回,但总算有拉着落。这一晃就是30多年过去。其间社会动荡,天下大乱。我唐门祖坟被毁,族谱被烧十不余一,所历坚辛,无法细述。延至90年代,族人深感族谱若再不修叙,恐有中断之危,实有愧祖先后世,遂信达四方族人,于96年发起我唐氏族谱的第9次修叙。其间又念昌乐一族,此时增兰业已故去,唯有元荣尚在,不顾年高体弱,又前往联落,始又得联系,两支血脉相连的兄弟之族,在分开630余年后又同聚一堂之下,和谱连宗,共拜祖先,想先祖有灵亦应心慰。一个家族只有孝子不匮,方能繁荣兴旺,愿我普天下的唐氏一族,家风仁厚,人才辈出,兴旺发达,传承永久。
临淄唐氏谱辈字叙:
知见应锡增,元行敬思维,继述承先志,传习裕家修,学成能保大,法立绍宗功,文官来庆寿,万福找肇金生。*****
昌乐唐氏谱辈字叙:
树炳基锡洪,本烈培铭澄,林然在钟汝,桥耀增铎清。怀有卫国志,繁荣昌盛家,升平安泰世,和睦勤俭丰。
P.S.1.我高祖母挟子侄东迁后,历经社会动荡,1-5世失讳,族人分为4支,现有族人1800余口。聚居于昌乐县马宗镇,乔官镇一带。宗迹遍于南北数省。另有一支相传迁往沂水一带,现尚未有音信。如有知者望祁赐告。
2.恐怕我就是迁往沂水的那一支族人,本人是锡字辈,第20世。现居于沂山北边的临朐县卧龙镇新王庄村,传说来自南仇。
3.您是20世。我们应是虞祖长子“子仲公”的后裔。我们是同宗本支。临朐的青石崖村也有我们的本支宗亲。谱载迁沂水县的是我们的高祖母郝氏迁昌乐县后,由昌乐复迁沂水的一支。也就是虞祖的3子之后。是我们的同宗近支。长子落籍临淄,次子迁昌乐,3子迁沂水。
唐本祁姓,尧初封为唐侯,其地中山县是也。历代缵璎有魏大夫唐雎,天策长史莒国公唐俭,及至我五世祖都璋公唐天佑年间在高安锦水街经商立籍,并制定字派“庆衍洪都,支分筠阳”。我的51群
http://qun.51.com/tangzu QQ442163507 QQ群江西唐氏17629771 邮箱manystate@foxmail.com欢迎唐氏宗亲联络!